《在中美贸易战和COVID-19的影响下,GaAs RF收入在2020年将下降3.8%》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7-19
  • 在中美贸易战和COVID-19大流行之际,中国政府采取脱钩政策的将影响射频前端组件集成设备制造商(IDM)和代工收入。根据TrendForce表示2020年对电信终端设备的需求减少,这将导致砷化镓(GaAs)RF前端市场看跌,因此预计2020年GaAs RF前端收入将同比下降3.8%至57.93亿美元。

    尽管中美贸易战持续存在,但5G将在2021年推动RF复苏。中国政府试图采取与美国脱钩的政策,转而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和服务。但是,由于射频前端组件的研发能力不足,中国仍依赖美国IDM来生产PA组件和RF模块。虽然美系IDM厂因贸易战导致中国区域营收下降,然而,中国手机品牌厂仍不得不采用美系业者产品,使之营收维持一定水平。2020年第一季度,Qorvo的收入同比增长15.7%至7.88亿美元,而Skyworks的收入仅7.66亿美元,同比下降5.5%。

    GaAs代工总收入同样受到2019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战的干扰。但是,在2019年下半年,由于中国与美国商品和服务脱钩的影响,大陆半导体设计商直接向台湾稳懋与宏捷科进行采购。在2020年第一季度,WIN的收入同比增长67.8%至2.01亿美元,而AWSC的收入也增长162.6%至2700万美元。

    rendForce预计,随着全球5G基站建设加速,以及5G手机在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年产量中所占份额的增加,主要的射频前端IDM的收入可能会在2021年从谷底反弹。同时,一些晶圆代工厂也可能会从这些情况中受益,GaAs晶圆代工厂的整体收入也有望反弹。

相关报告
  • 《由于市场疲软以和中美贸易战的波及,Cree的LED收入同比下降22%》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11-10
    • 美国Cree 公司公布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19年9月29日)收入为2.428亿美元,2019财年的第一季度收入为4.083亿美元,第二季度收入为4.13亿美元,第三季度为2.74亿美元,第四季度为2.51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2.512亿美元下降3%,较去年同期的2.742亿美元下降11%。Cree于5月13日将其照明产品业务部门停止经营,该部门已出售给IDEAL IndustriesInc。业务的持续下降是因为LED产品收入为1.151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7.4%),比一年前的1.468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4%)下降了22%,原因是市场环境疲软以及中美贸易战关税问题。但是,这仅比上一季度的1.17亿美元下降了1.6%,好于预期的2-4%的下降。 Cree旗下Wolfspeed的射频业务收入为1.27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2.6%),比去年同期的1.27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6%)有所增长。按非公认会计准则基础计算,毛利率进一步下降,从一年前的37%和上一季度的36.6%下降至31%(尽管高于预期的30.8%)。运营费用(OpEx)为8400万美元(占收入的34.6%),高于上一季度的8200万美元(占收入的32.6%),并超过了目标8300万美元。 对于2020年第二季度,Cree的目标收入为2.34-2.4亿美元。由于认为LED市场前景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预计LED收入将环比持平。因为华为禁令的影响和5G网络支出的疲软以及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下降,Wolfspeed的收入预计将比上一季度下降3-6%。目标毛利率约为30%。其中包括LED毛利率为19.5-20.5%,比上一季度略有增长。 随着Cree继续投资以提高Wolfspeed业务的增长,并控制LED成本结构与,运营费用在2020财年第二季度应会略有上升,达到约8500万美元。
  • 《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 LNG和甲醇均受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28
    • 9月17日,美方宣布自24日起将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9月18日晚间,中方同步进行反制,对进口自美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5%~10%不等的关税,涉及近1200种石化产品,其中液化天然气及甲醇均在其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昉表示,短期来看,加征关税对中国石化产品进口影响不大,个别会有些影响,且后期会逐渐显现。由于进口的不平衡,随着进口关税的征收,供需需要有一个再平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原料短缺,部分产品价格可能会异动。基于2017年的公开贸易和进出口数据,本文对加税清单中涉及的液化天然气和甲醇分别进行了分析。 液化天然气:去年自美进口153万吨,有替代选择 近两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消费不断增加。2017年,中国LNG产量为1479.6亿立方米,总消费量为2407.3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39%。 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共采购LNG3800万吨。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LNG1736万吨,位居第一;卡塔尔750万吨,位居第二;美国153万吨,位居第六。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LNG出口国是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家。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在LNG出口市场高歌猛进。据国际能源署预计,美国有望在2022年年底超越卡塔尔,成为全球第二大LNG出口国。 作为全球LNG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也被美国视为重要的LNG出口对象。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016年2月~2017年12月,中国是美国LNG出口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墨西哥和韩国,出口中国的LNG量占美国总出口量的13.5%。 虽然中美产业界的合作意愿都很强,但业界也有担忧,怕受特朗普对商品加税影响,美国在建LNG出口基础设施会成本大增或者工期延后。 有分析称,美国LNG供给增长显而易见,而中国作为主要买方却有更多选择。澳大利亚和卡塔尔都是中国进口LNG主要来源地,相应的LNG接收站也已建成,从这两国获取LNG对中国企业来说成本更低。因此,与美国新签订的LNG项目可能会进展缓慢。 中国对美LNG加税,对于美国已经投产和正在建设的LNG项目影响较小,因为绝大多数LNG权益量在项目做最终投资决策时已经签订,仅剩少量LNG量未确定;对美国一些还未做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影响较大,多数项目或将因为中国对美LNG加税而无法完成最终投资决策。 甲醇:小量进口,长期影响值得关注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甲醇进口量为814.48万吨,同比2016年的880.28万吨缩减65.8万吨,降幅7.48%。 2017年,中国甲醇进口来源国仍以中东、东南亚及美洲市场为主。其中,年内进口伊朗货物252.35万吨,占比30.98%,仍居于首位;新西兰是第二大进口来源,进口181.6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2.30%;位于第三位的是沙特,进口80万吨,占比近10%。而从美国进口仅7.88万吨,占比不到1%。 据了解,2015年前中国甲醇进口并无美国货抵达,当时美国甲醇还以进口为主,随着美国页岩气的飞速发展,美国甲醇供应增多,在套利窗口开启及中国需求持续增加情况下,美国货源开始间歇性地流入中国,但货量有限,占据中国进口总量的比例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年底,预计美国将有超过10套大型新建甲醇装置计划投产(其中包括山东玉皇170万吨/年和150万吨/年的装置,预计2019年左右投产),涉及产能近2000万吨/年。2018年中期,OCI合资企业Natgasoline180万吨/年甲醇新建装置开始商业化生产,使美国成为甲醇净出口国。 虽然当前的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甲醇进口影响有限,且很容易寻找到替代国,但这或许只是暂时的。2020年之前,美国将有不少新建项目计划投建,建议对此保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