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 LNG和甲醇均受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28
  • 9月17日,美方宣布自24日起将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9月18日晚间,中方同步进行反制,对进口自美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5%~10%不等的关税,涉及近1200种石化产品,其中液化天然气及甲醇均在其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昉表示,短期来看,加征关税对中国石化产品进口影响不大,个别会有些影响,且后期会逐渐显现。由于进口的不平衡,随着进口关税的征收,供需需要有一个再平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原料短缺,部分产品价格可能会异动。基于2017年的公开贸易和进出口数据,本文对加税清单中涉及的液化天然气和甲醇分别进行了分析。

    液化天然气:去年自美进口153万吨,有替代选择

    近两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消费不断增加。2017年,中国LNG产量为1479.6亿立方米,总消费量为2407.3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39%。

    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共采购LNG3800万吨。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LNG1736万吨,位居第一;卡塔尔750万吨,位居第二;美国153万吨,位居第六。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LNG出口国是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家。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在LNG出口市场高歌猛进。据国际能源署预计,美国有望在2022年年底超越卡塔尔,成为全球第二大LNG出口国。

    作为全球LNG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也被美国视为重要的LNG出口对象。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016年2月~2017年12月,中国是美国LNG出口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墨西哥和韩国,出口中国的LNG量占美国总出口量的13.5%。

    虽然中美产业界的合作意愿都很强,但业界也有担忧,怕受特朗普对商品加税影响,美国在建LNG出口基础设施会成本大增或者工期延后。

    有分析称,美国LNG供给增长显而易见,而中国作为主要买方却有更多选择。澳大利亚和卡塔尔都是中国进口LNG主要来源地,相应的LNG接收站也已建成,从这两国获取LNG对中国企业来说成本更低。因此,与美国新签订的LNG项目可能会进展缓慢。

    中国对美LNG加税,对于美国已经投产和正在建设的LNG项目影响较小,因为绝大多数LNG权益量在项目做最终投资决策时已经签订,仅剩少量LNG量未确定;对美国一些还未做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影响较大,多数项目或将因为中国对美LNG加税而无法完成最终投资决策。

    甲醇:小量进口,长期影响值得关注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甲醇进口量为814.48万吨,同比2016年的880.28万吨缩减65.8万吨,降幅7.48%。

    2017年,中国甲醇进口来源国仍以中东、东南亚及美洲市场为主。其中,年内进口伊朗货物252.35万吨,占比30.98%,仍居于首位;新西兰是第二大进口来源,进口181.6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2.30%;位于第三位的是沙特,进口80万吨,占比近10%。而从美国进口仅7.88万吨,占比不到1%。

    据了解,2015年前中国甲醇进口并无美国货抵达,当时美国甲醇还以进口为主,随着美国页岩气的飞速发展,美国甲醇供应增多,在套利窗口开启及中国需求持续增加情况下,美国货源开始间歇性地流入中国,但货量有限,占据中国进口总量的比例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年底,预计美国将有超过10套大型新建甲醇装置计划投产(其中包括山东玉皇170万吨/年和150万吨/年的装置,预计2019年左右投产),涉及产能近2000万吨/年。2018年中期,OCI合资企业Natgasoline180万吨/年甲醇新建装置开始商业化生产,使美国成为甲醇净出口国。

    虽然当前的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甲醇进口影响有限,且很容易寻找到替代国,但这或许只是暂时的。2020年之前,美国将有不少新建项目计划投建,建议对此保持密切关注。

相关报告
  • 《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哪些化学品深受波及》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10-09
    • 9月17日, 美方宣布自24日起将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9月18日晚间, 中方同步进行反制, 对进口自美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5% ~ 10%不等的关税, 涉及近1200种石化产品。在这一局的对垒中, 哪些石化产品将深受影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 P表示, 短期来看, 这对我国石化产品进口影响不大, 个别会有些影响, 且后期会逐渐显现。由于进口的不平衡, 随着进口关税的征收, 供需需要有一个再平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原料短缺, 部分产品价格可能会异动。本版基于2017年的公开贸易和进出口数据, 对中方600亿美元加税清单中涉及的部分大宗化工产品进行分析液化天然气: 去年自美进口153万吨, 有替代选择近两年, 中国液化天然气 (LNG) 消费不断增加。2017年, 我国LNG产量为1479.6亿立方米, 总消费量为2407.3亿立方米, 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39%。
  • 《贸易战停止!中美双方将在能源等领域加强贸易合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1
    • 终于,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博弈,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束了。中美随后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虽然不长,但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 可以确定,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不打了!这对双方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刻。 贸易战没有赢家。自特朗普政府实施“232措施”、启动“301条款”调查以来,世界对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陷入贸易战深感担忧,“不想打”“不要打”的理性声音不绝于耳。 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其本质是合作共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对能源、高技术产品、农产品等方面有着强烈需求,而美国在这些领域拥有一定优势,对中国而言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比如,中国从美国进口油气,既是我国天然气缺口的有益补充,又有助于我国获取相关开发经验,提升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议价权。“十三五”规划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指出,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美方而言,美国可借助这一对华大宗商品出口,降低对华贸易逆差,同时刺激就业,助力经济发展。此外,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与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合作,未来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将发挥核心作用。 再看农业。中美两国农业合作起步最早、最有成效,也是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随着中国人口从1950年的5.5亿增至近14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交通建设用地增加, 中国市场对农产品和农业技术有着巨大需求。由于自然禀赋优越,美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而且规模经营,具有稳定的供应能力。中美扩大农业合作,将有助于我国优化食品结构,实现食品进口多元化布局,并改善保护耕地,实现部分地区休耕,其结果是惠及两国人民。 中国扩大进口,并非是应对贸易摩擦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是推动国家长远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市场行为和时代选择。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不断扩大,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不但从美国买东西,也从全世界广泛进口不同类型的产品。今年11月,中国将举办第一届进口博览会,迄今已有80多个国家报名参加。很多人想把东西卖给中国,使得中国市场变得有高度竞争性。如果想要在中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本身还要让中国人民高兴。如果中国人民不买,不管提什么要求,都是没用的。 中美双方互有利益诉求,难免存在各种分歧,也会有新问题出现,对此不必感到意外,关键在于保持冷静,以对话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对抗的方式让问题激化甚至失控。有长期从事美中关系的美国前官员指出,对于任何关系的发展,一走了之的任性态度都不会产生建设性作用,家庭关系如此,国家间关系同样如此。过去几十年来,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建立起了有效沟通管道和对话平台,这对于两国管控分歧、确保双边关系不偏离合作共赢的主航道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磋商取得积极成果,正是对中美关系发展这一重要经验的再一次认可。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并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并强调这些重大举措要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 中国经济改革在全面提速,通过扩大市场、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中国过去40年成功的重要法宝,未来也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