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砸40亿欧元支持低碳氢生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06
  • 据报道,法国政府正计划通过一项价值40亿欧元(合43亿美元)的补贴计划,以差价合约(CFD)的形式支持低碳氢项目的生产能力发展。这项计划是法国2020年宣布的90亿欧元公共支持策略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根据8月28日公布的信息,这项法令将释放40亿欧元用于补贴低碳氢生产能力的发展。该计划旨在支持多个项目,总容量为1GW,每年可生产14万吨氢气。首个支持的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上线。

    这个长期的支持计划预计将以差价合约的形式进行,其目标是缩小低碳氢和化石燃料氢之间的价格差距。这种形式的补贴将在未来15年内逐步实现。

    据悉,这项法令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批准。此外,法国能源转型部长Agnès Pannier-Runacher将前往参观由Boracimalis和Dynamics公司实施的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支持的低碳项目。这个项目被视为是欧洲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重要步骤。

    随后,Pannier-Runacher部长还将前往约翰·科克里尔计划的1GW电解槽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底开始运营。这个项目也是法国政府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重要举措。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80467.html
相关报告
  • 《德国拟砸10亿欧元支持动力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15
    • 根据路透社近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将计划拨发10亿欧元,用于支持联盟生产动力电池,同时也将资助一家电池研发机构,用于开发下一代的的固态电池。   路透社指出,上述决定预计将在本周内对外宣布,上述举措旨在降低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亚洲电动汽车电池单元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同时在内燃引擎生产转型的过程中得以保住德国国内相关工作岗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对中国储能网记者分析,德国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大国,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目前奔驰、宝马和大众等大企业都在积极向电动化转型,但是其电池供应商主要来自中日韩,目前筹建本土的动力电池供应体系是可以理解的,但可能为时已晚。   “德国政府将支持固态电池的研发,这对整个固态电池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表明大家都看好固态电池的未来。”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俞会根对中国储能网记者分析,固态电池尚处于早期,在传统的动力电池大国中日韩之外,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美国家都有多家初创企业布局,但现在很难判谁能最终胜出。   德国汽车业的电池危机   从全球来看,德国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相对迟缓,且动力电池严重依赖国外市场。   早在2010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提出,到2020年末德国实现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行驶的目标。   但是这一目标进展缓慢。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份德国大约有46万辆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大约13500个可供公众使用的充电站。   为此,德国政府今年9月决定将此前确定的2020年目标截止日期推迟两年时间,即到2022年实现100万辆电动汽车的上路目标。   在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欧洲传统上擅长的发动机优势已经不再存在,占到整车成本40%的动力电池成为全球比拼的新竞争优势,但相比亚洲,欧洲在这一领域已经明显落伍了。   根据彭博社的统计,全球现有以及计划生产的电池约有80%在亚洲。虽然日本和韩国是该领域的早期领导者,但目前中国电池产能占69%,美国占15%,而欧洲的电池产能所占份额则不到4%。   欧盟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欧盟委员会于2017年成立了欧洲电池联盟(EBA,European Battery Alliance)工作组,可能由于进展不顺,所以具体进展目前没有更为详细的披露。   外媒分析认为,由特斯拉前供应链管理部门副主席Peter Carlsson于2016年创立的瑞典企业Northvolt则被认为是目前为止欧洲唯一一家可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Northvolt计划在2023年建成一个32GWh的动力电池工厂,预计花费40亿欧元。今年上半年,它获得西门子1000万欧元的投资。   在欧洲诸国中,传统汽车大国德国的危机感最强。尽管德国是传统的汽车配件供应链大国,但其动力电池的供应却完全依赖亚洲,主要是日韩的松下、三星、LG和以及中国的宁德时代。   2017年10月11日,在欧盟主办的“欧洲电池研发和生产高级别会议”上,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国务秘书马赫尼西公开表示,“对于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电池包生产以及在德国和欧洲建立电池厂都将是重要的经济和产业政策话题”,“如果德国想保持顶级汽车制造大国的地位,就需要自主生产电池包。”   根据路透社报道,2018年11月12日在柏林开始的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德国财政部长Altmaier将会公布电池支持规划的更多细节,欧盟能源联盟副主席MarosSefcovic也将参加此次会议。   抗衡中日韩为时已晚   市场上很多人都在追问,德国即将支持哪些企业?现在才来支持行业发展是否为时已晚?   “德国的几大车企,此前曾经有专门的部门研发动力电池,但后来都未能坚持下来,甚为可惜。”刘彦龙介绍。   在主流车企的行动之外,早在2017年8月,德国法兰克福公司Terra E联合16家德国公司组建联盟,打算建立一个34GWh的锂离子电池工厂。建成后,它不但是欧洲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也将是全球仅次于特斯拉超级工厂的第二大动力电池工厂。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破土动工,并在2028年达到满负荷生产,建成完工前需要投资超过10亿欧元。该项目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从德国教育部和研究部门的补贴中获得了520万欧元的补贴。   中国储能网分析,现在没有足够的消息判断德国政府计划支持的是不是Terra E牵头的这家超级工厂。   刘彦龙分析,对德国政府而言,不管是支持哪家企业,最大的挑战在于德国没有相关的电池技术和生产制造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对动力电池研发至关重要的3C电池的历史积累。   动力电池的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多种材料,其供应链体系是否健全也是影响一国动力电池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缺少本土的电池材料供应链的产业基础,通过材料进口与中日韩竞争,在性价比上最终能否具备竞争优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刘彦龙分析。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也看好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已经或者计划在欧洲建立动力电池工厂。   其中,LG化学已经决定把在波兰生产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给部分德国车企,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则计划在匈牙利设立工厂。中国的CATL和孚能科技已经对外宣布乐在欧洲建厂的计划。   在传统液态锂电池之外,德国正在筹划支持下一代电池——固态电池的研发。   2017年12月,宝马正式宣布,与美国固态电池企业Solid Power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联手开发电动汽车专用的固态电池技术。   2018年6月,大众宣布向2010年成立的斯坦福大学背景的固态电池技术公司QuantumScape投资1亿美元,这家公司拥有200多项固态电池技术专利。   俞会根分析,即便是在固态电池行业,欧洲企业未来也必须联手中日韩企业,才有可能谋得一席之地。
  • 《德国政府投资七亿欧元大力发展氢能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5
    • 德国联邦教研部1月13日宣布,将投入约七亿欧元资金资助该国三个氢能示范项目,以落实该国制定的《国家氢能战略》。 德国于2020年6月通过了《国家氢能战略》,希望将德国打造为氢能领域的全球领头羊。 德国联邦教研部13日公布的这一计划将资助从去年夏天举行的“德国:氢能共和国”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三个项目。参与角逐的32个项目都是在业界具有领先地位、且与科技界和经济界达成合作关系的大型项目。 赢得德国政府资助的三个项目分别为:致力于水电解槽批量生产技术的“H2Giga”;研究借助风力涡轮机直接在海上生产氢能及其衍生物的“H2Mare”;研发和测试不同距离下氢气运输技术的“TransHyDE”。从今年上半年起,这些项目预计将携手超过200家合作伙伴,在未来四年时间内为德国研发面向未来的氢能技术。 “氢工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将来能够生产和运输大量氢能。这正是这些研究项目的重点。”,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氢能专家施陶比茨(Heiko Staubitz)向中新社记者分析,随着德国根据其《国家氢能战略》实施若干大型项目,今后亦将为国际企业在氢能领域提供众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