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ZEISS)和通快(TRUMPF)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技术(High-NA-EUV)研究团队荣获2024年度“Werner-von-Siemens-Ring”奖》

  • 编译者: 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10-20
  • 如果想提高芯片的性能,必须能够使芯片上的结构小型化。为此,光刻技术必须使用波长尽可能小的激光,例如极紫外(EUV)光。

    近日,2024年度“Werner-von-Siemens-Ring”奖现已授予蔡司(ZEISS)和通快(TRUMPF)的研究团队,以表彰他们在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技术(High-NA-EUV)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High-NA-EUV光刻技术使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和精确的光学元件,可以在相同大小的芯片上制造更多的细节,从而生产出性能更强、能效更高的半导体。这项技术对于数字化进程、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医疗技术以及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High-NA-EUV光刻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芯片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科学创新的力量,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在实现技术突破中的重要性。

    Dr. Peter Kürz 代表蔡司半导体制造技术部门(ZEISS SMT)、Dr. Michael K?sters 代表通快(TRUMPF)接受了这一荣誉。颁奖典礼将于2024年12月13日在柏林举行。

    "Werner von Siemens Ring"奖被视为德国技术科学最高奖项之一,是为了表彰在技术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工程师,特别是那些通过自己的工作显著推动了技术科学进步或开辟了新技术途径的人。

相关报告
  • 《ASML首个High-NA EUV光刻系统 》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4-03-01
    •     2023年12月21日,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表示,已经向英特尔交付首个High NA(高数值孔径)EUV(极紫外)光刻系统。据悉,组装为设备的High-NA EUV光刻机需要13个货柜、250个板条箱进行运输,预计于2026年或2027年投入商用芯片的制造。  早在今年九月,ASML就公开表示将于年底推出业界首款High NA EUV光刻机。相较目前0.33数值孔径的EUV光刻机,High-NA EUV光刻机的数值孔径提升至0.55,可以成比例地提高可实现的临界尺寸——从0.33NA系统的13nm提升到0.55NA系统的8nm,从而进一步提升光刻分辨率,以支持2nm制程及以下工艺的芯片制造。因此,High NA EUV光刻机被业界视为实现尖端芯片量产的关键设备。  ASML组装了两个TWINSCAN EXE:5000高数值孔径光刻系统。其中一个由ASM与imec合作开发,将于2024年安装在ASML与imec的联合实验室中,预计2025年投入量产。另一个由英特尔在2018年订购,时隔5年完成交付。  12月15日,英特尔发布了首款基于Intel 4 制程工艺打造的初代酷睿Ultra 移动处理器,这也意味着英特尔“四年五个制程节点”的目标正在按照计划推进。2021年,英特尔正式提出“IDM 2.0”战略,宣布加大对先进制程工艺和晶圆厂建设的投资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的英特尔代工服务;同年,英特尔公布“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预计将在四年内完成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五个制程节点的开发,力争在2025年重新确立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在Intel 4实现量产后,英特尔计划在Intel 3节点进一步增加对EUV技术的使用,以实现约18%的每瓦性能提升。Intel 20A和Intel 18A预计在每瓦性能上分别较上一个节点提升约10%。  据了解,英特尔会将High-NA EUV光刻设备应用于Intel 18A 工艺的开发和验证中。
  • 《ASML光刻机拟遭禁运 我国光刻机和极紫外光刻技术发展状况》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1-09
    • 近日, 美政府阻挠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向中芯国际出售价值1.5亿美元的EUV(极紫外光刻机),ASML与中芯国际终止合作的 新闻刷爆了科技圈。尽管双方均出面澄清无此事,但事情真伪尚未有最终定论。 众所周知,光刻机 被誉为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现代光学工业之花。光刻是半导体芯片生产流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艺步骤,而光刻机也因制造过程复杂、生产难度极大而仅为少数企业所掌握。 荷兰ASML 连续18年稳居市场第一 ,其市占率超过80%,日本尼康、日本佳能位列其后。我国虽然也能生产光刻机,但目前只能生产 90nm制程工艺的光刻机,其中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占据国内80%的市场。据悉,上海微电子已经开始了65nm制程光刻机的研制。 目前最先进的第五代光刻机采用EUV光刻技术,以波长为13.5nm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 ASML生产的EUV光刻机部分光源由 激光 行业的巨头通快集团提供。据OFweek激光网了解,通快集团为ASML提供用于极紫外光刻的特殊 激光器 是通快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18/19财年该业务的收入从2.6亿欧元增长到3.9亿欧元,增长了48%。 实际上,我国对光刻机和极紫外光刻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 光刻机和极紫外光刻技术 的探索之路 资料显示,1977年,我国最早的光刻机-GK-3型半自动光刻机诞生,这是一台接触式光刻机,当时光刻机巨头ASML还没有出现,但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拥有了接触式光刻机,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于60年代末开始进入光刻机领域。然而苦于当时国内生产工艺尚不成熟,所以光刻机也一直没有得到更深入的研究。 到了八九十年代,“造不如买”的思想席卷了大批制造企业, 大批企业纷纷以“贸工技”作为指导思想 ,集成电路产业方面也出现了脱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光刻机产业同样也出现了衰退。虽然后续一直在追赶国外列强的脚步,但产业环境的落后加上本来就与世界先进企业有差距,使得中国终究没有在高端光刻机领域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2000年后,全球半导体产业开始兴旺,中国也重新开始重新关注并发展EUV技术。最初开展的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分布在EUV光源、EUV多层膜、超光滑抛光技术等方面。 200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极紫外光刻机光源技术研究 ”项目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