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在监测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潜在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3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科研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The potential role of IL-6 in monitor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探讨了IL-6在监测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背景: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武汉市爆发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轻度症状,但其中一些会发展成重症,目前尚无特定药物。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重症COVID-19患者外周血中标志物的变化,这可能在疾病监测中具有价值。研究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重度COVID-19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外周血细胞与细胞因子,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总共包括69名重症COVID-19患者。入院时,重症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女性患者为52.17%。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79.72%)、咳嗽(63.77%)、呼吸急促(57.97%)和疲劳(50.72%),腹泻较少见,最常见的合并症是高血压。入院后,重症病例经CT显像证实双侧肺部受累或间质性肺炎的比例分别为60.87%和27.54%。与非严重疾病患者相比,严重疾病患者表现出淋巴细胞减少症。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现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两名患者(2.9%)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基线免疫学参数和大多数炎症参数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严重类型的基线IL-6明显升高,这与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和CT表现密切相关。基线IL-6也与CRP、LDH、铁蛋白和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升高显着相关。基线IL-6水平的升高表明它可能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治疗前后对IL-6水平进行评估的30例重症患者中,治疗后的25例患者中IL-6显着降低且CT评估得到改善。3例患者IL-6水平进一步升高,这与肺炎的进展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建议IL-6可用作重症COVID-19患者疾病监测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结论:入院时,IL-6、CRP、LDH和铁蛋白的基线水平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IL-6的高水平与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IL-6的减少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而IL-6的增加可表明疾病进展。总的来说,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作重症COVID-19患者疾病监测的标志。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1.20029769v1.full.pdf
相关报告
  • 《3月6日_IL-6在监测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潜在作用》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3-07
    • 信息名称:IL-6在监测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潜在作用 1.时间:2020年3月6日 2.机构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事件概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科研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The potential role of IL-6 in monitor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探讨了IL-6在监测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背景: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武汉市爆发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轻度症状,但其中一些会发展成重症,目前尚无特定药物。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重症COVID-19患者外周血中标志物的变化,这可能在疾病监测中具有价值。研究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重度COVID-19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外周血细胞与细胞因子,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总共包括69名重症COVID-19患者。入院时,重症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女性患者为52.17%。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79.72%)、咳嗽(63.77%)、呼吸急促(57.97%)和疲劳(50.72%),腹泻较少见,最常见的合并症是高血压。入院后,重症病例经CT显像证实双侧肺部受累或间质性肺炎的比例分别为60.87%和27.54%。与非严重疾病患者相比,严重疾病患者表现出淋巴细胞减少症。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现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两名患者(2.9%)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基线免疫学参数和大多数炎症参数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严重类型的基线IL-6明显升高,这与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和CT表现密切相关。基线IL-6也与CRP、LDH、铁蛋白和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升高显着相关。基线IL-6水平的升高表明它可能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治疗前后对IL-6水平进行评估的30例重症患者中,治疗后的25例患者中IL-6显着降低且CT评估得到改善。3例患者IL-6水平进一步升高,这与肺炎的进展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建议IL-6可用作重症COVID-19患者疾病监测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结论:入院时,IL-6、CRP、LDH和铁蛋白的基线水平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IL-6的高水平与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IL-6的减少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而IL-6的增加可表明疾病进展。总的来说,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作重症COVID-19患者疾病监测的标志。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1.20029769v1.full.pdf
  • 《发热门诊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与分诊策略》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0
    • 中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在线发表通讯文章“Therapeutic and triage strategies for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in fever clinics”,文章基于在武汉应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手经验,在成人发热门诊建立了一套临床策略,希望能为其他发热门诊和未来的病例提供指导。 病人在感染的早期可能会发热,只有寒战和呼吸症状。高温不是一般的表现。C反应蛋白(CRP)升高是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正式称为2019-nCoV)的重要因素,以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免疫功能受损是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对于无发热(体温<37.3°C)且无呼吸困难的患者,建议测量全血计数和CRP。随后,如果淋巴细胞浓度≥1100/μL,建议进行自我隔离的家庭护理。口服阿奇霉素或阿莫西林。 胸部CT比x线更敏感,有助于鉴别病毒性肺炎。COVID-19患者的影像学最初显示特征性斑片状浸润,进展为大的磨玻璃样混浊,常表现为双侧。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发热患者(体温≥37.3°C)应同时做胸部CT和呼吸道病毒检查。胸部CT扫描正常的患者采取措施1**进行干预。如果一致认为是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则遵循标准的临床方案。一旦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即被转移到未指定的医院或出院回家(措施2**)。 确诊为病毒性肺炎的患者需要进行隔离和SARS-CoV-2检测(措施3**)。全身和局部的呼吸防御机制受到损害,如果不及早开始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就会导致细菌共感染。经验疗法包括口服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考虑耐受性)和阿比朵尔。阿比朵尔在中国和俄罗斯被批准用于治疗流感。体外研究表明,阿比朵尔对SARS有抑制作用,SARS-CoV-2检测呈阳性的患者被转移到指定的医院。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提示严重肺炎,即使在低热患者中也可疑。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和缺氧(血氧饱和度[SpO2]<93%),则需要补充氧气,进入隔离病房,并评估转移风险。如果患者在措施3**干预下恶化,建议核心治疗原则是抗病毒+抗肺炎球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措施4**)。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覆盖范围很重要,因为合并感染会增加发生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大剂量奈諾沙星(每天750毫克)和利奈唑胺对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有效。 糖皮质激素不是常规治疗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如SpO2<90%,转移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毫克或甲泼尼龙40-80毫克。高通量氧气治疗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都是有效的支持疗法,目标血氧饱和度应为88-90%。侵入性机械通气被用作最后的手段。 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和怀孕的患者,需要特别考虑。老年患者(>65岁)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初步评估中应作为中重度患者进行治疗。孕妇感染后可能发展迅速,及时的临床决策对于为为孕妇提供诸如引产,麻醉和手术等选择至关重要。建议咨询产科专家,根据母亲的情况,考虑终止妊娠。 家庭护理和隔离可以减轻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负担。为了应对大量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在武汉使用了该策略,但不建议在其他地区进行此策略,因为在其他地区可以对每个可疑病例进行适当隔离并在健康环境中进行监控。不适当的家庭护理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并损害公共健康。 在武汉市疫情暴发初期,发热门诊涌入的病人大大超过了医生的人数。由于潜在的交叉感染和补充资源尚未准备好,住院治疗是不安全的。在疫情暴发后,申请和等待SARS-CoV-2检测结果非常耗时,并且无助于临床决策。文章在感染控制和标准医疗原则之间进行了权衡,并在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后对治疗策略进行了调整。 **措施1:居家隔离;口服阿奇霉素或阿莫西林 **措施2:常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转院或出院回家 **措施3:隔离观察;SARS-CoV-2检测;呼吸喹诺酮类+阿比朵尔 **措施4:氧气支持;进入隔离病房;阿比朵尔+奈諾沙星或利奈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