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体系:理论与构建——兼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相关实践》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17-10-04
  •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近年来重大战略发展方向之一——研究支持服务的定义、核心、总体框架、内容体系及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并结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特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近期机构和岗位调整的案例,为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实践、深度创新和知识服务中心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参考。

    随着信息环境的全方位形成,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式发展, 以及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 建设, 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在日益提升—从单一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向多中心角色发展。

相关报告
  • 《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中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综合服务台为例》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1-20
    • 探索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中价值共创的具体构建机制和实施方法,以便为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梳理价值共创理念和发展的基础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综合服务台为案例分析对象,重点从用户支持的服务理念创新、资源整合的制度框架规划、开放融合的服务情境构建以及参与者协同的服务生态建设4 个方面展开机制分析。高校图书馆在用户服务中积极促进价值共创,能更好地满足多元用户需求,促进其服务的持续发展价值共创理念与图书馆服务转型价值共创强调服务提供者与用户共同创造价值,图书馆服务正从知识提供者向互动平台转变。在此背景下,研究图书馆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北大馆综合服务台价值共创实践分析 1. 服务理念创新   北大馆秉持“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理念,综合服务台在拓展价值维度上,依据相关规划挖掘用户关键问题,构建知识共享环境;在塑造互动方式上,以用户为中心确定互动基调;在丰富文化体验上,鼓励服务创新,保障用户参与体验,为服务实践指明方向。 2. 制度框架规划   制度框架是价值共创支柱,北大馆从多方面规划。构建馆内协作体系,通过建立交叉功能团队和见习制度等确保服务高效运作;强化馆员服务能力,制定培训方案和创新制度;促进馆外协同关系,如成立用户关系办公室,开展志愿者参与计划,拓展资源整合范畴。 3. 服务情境营造   服务情境是实现平台,北大馆综合服务台在物理环境上重新设计,布局合理且人性化,促进交流;人员配备融合多元力量,满足不同需求;情境延伸方面,开发反馈平台,开展“馆员探馆”和“带班馆员”服务,加强与用户时空联系。 4. 服务生态建设   服务生态体现共创过程,综合服务台通过拓宽参与者角色,如资深馆员、新馆员和志愿者角色转变;推动跨界知识共享,建立问题收集群、优化工作规范、实施日志策略;促进用户价值延伸,针对焦点用户、短期接触用户和桥梁用户采取不同策略,满足多样需求,建立长期关系。 二、价值共创效果与改进构想 1. 共创效果显著   北大馆综合服务台自2020年底设立后,咨询量可观,培训了众多馆员和志愿者,积累大量工作日志和建议。实现跨部门合作加强,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重视用户智慧,服务更贴合需求;打破价值孤岛,增强互动与认同感。 2. 改进构想提出   未来图书馆发展应重视馆员支持,提供培训机会和良好环境;加强技术支持,降低用户参与成本;深化用户关系,展示共创故事增强归属感。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文章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价值共创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有助于图书馆在理念、制度、情境和生态等方面优化,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多元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 《“新时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研讨会召开》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杨小芳
    • 发布时间:2023-11-30
    • 11月17日,“新时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会议邀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叶继元和他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重构研究”课题组的专家学者,与国家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相关部处的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规划,共商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新使命和新策略,共绘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美好蓝图。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出席并主持会议。 霍瑞娟表示,当前,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推进对图书馆信息组织、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是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保障机构,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和读者提供丰富全面、时效性强的文献信息的使命。如何做好新时代文献保障工作,提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揭示效能,是摆在图书馆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与此同时,图书馆又是信息集散中心,积累了海量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格式的元数据,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多元异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加工,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从资源发现拓展到知识发现,以满足智慧图书馆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召开本次研讨会,共同探讨这些与图书馆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国家图书馆希望在“外脑”的支持下,坚持守正创新,按照需求导向和效能优先的原则,推动相关业务高质、协调、安全发展。 霍瑞娟强调,在国家图书馆提出的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1+3+N”框架中包含“搭建全域智慧化知识服务运营环境”的构想,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创建图书馆文献资源业务协作环境”。在全国“过紧日子”的大背景下,可以先从外文资源专项入手,将搭建覆盖全国的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作为实现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搭建,是共建共享工作的又一次有益探索,也将为其他资源未来一体化建设提供范式。 叶继元作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重构研究”的综述报告,介绍了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进展、发表成果,并对未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北京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朱强,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别立谦,浙江大学图书馆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秘书长金佳丽,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与数字人文系系主任谢欢,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成颖、教授欧石燕,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郑德俊等课题组专家学者分别介绍了项目相关成果。 国家图书馆相关部处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围绕“图书馆多源异构元数据的统一发现、整合与服务”和“新时代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与服务研究”主题先后发言。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交流和讨论,专家们对外文文献资源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 与会人员认为,建设新时代覆盖全国范围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十分必要且迫切,大家应齐心协力推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理论成果转化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丰富的、高效组织的文献信息资源仓储。国家图书馆将认真梳理与会专家提出的观点、意见,并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本次研讨会为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业务管理处)副院长张玮、中文采编部兼外文采编部主任王洋,数字资源部兼信息技术部主任谢强,办公室副主任袁媛,中文采编部副主任槐燕,外文采编部副主任罗翀、宋仁霞、齐东峰,数字资源部副主任韩新月,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等参加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