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近零碳示范区、零碳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9-15
  • “十四五”期间, 南方电网 公司因地制宜,打造36个近零碳示范区,涵盖生产、办公、经营、展示、社会服务等领域,初步形成评价标准引领、先进技术支撑、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近零碳、零碳实施路径。 广东 佛山顺德川崎汽车产业园区近零碳示范区 在广东顺德川崎汽车产业园区,充分开发屋顶资源,建设1.91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统,每年可供应195.17万千瓦时绿色电能,并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模式,提供95万千瓦时调峰电量。项目投产后,园区度电成本下降28%,为 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用能、降本增效提供示范 。 此外,园区的能碳管理监控平台可实时展示光伏年上网电量、各生产单元能耗及碳足迹等数据,为能源管理和成本监控提供决策依据。 广州500千伏科北变电站近零碳示范区 作为 全国首个近零能耗500千伏变电站 ,科北变电站应用了预制装配式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光储充一体化装置、光导无电照明技术、高性能机电设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等多项节能降碳新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通过建筑本体节能、设备节能等技术措施的运用,科北变电站达到了国家《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要求,实现“近零能耗”的目标。 珠海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近零碳示范区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坐落着 全国首个金级“碳中和”建筑 ――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零碳建筑示范大楼。大楼布设了12套导光管,可将自然光引入地下车库、楼梯拐角等暗处,满足约1000平方米场地的日间照明需求;楼顶和车棚则部署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达26万千瓦时,并通过直流供电,减少3%―5%的转换损耗……通过应用一系列节能技术,大楼能耗强度远优于近零能耗建筑标准,同时,通过积极参与绿电绿证交易进一步补足能源绿色属性,最终实现全绿色用电与全零碳运行。 深圳福田供电局近零碳示范区 这是 南方电网首个集“光储直柔”、数字孪生技术于一体的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 。通过集建筑“光储直柔”、用电感知与负荷侧柔性调节为一体,以及车网互动、超充、数字孪生、碳排放监测管理等技术应用,成功打造城市中心既有建筑近零碳改造样板,每年可节约42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9吨,相当于植树1万棵。 广西 南宁六景供电所近零碳示范区 六景供电所是南方电网首个零碳供电所。其通过 “能源转型绿色化+电网建设绿色化+电力消费绿色化+交通出行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文化引领绿色化” 的6个领域管理提升,多领域深挖节能降碳潜能。 供电所通过源荷聚合项目建成“自发自用、绿电存储、富余上网”的“风光储充”一体化供电所;借助先天区位优势,做好可再生能源消纳、电能替代等电力服务,直接助力六景镇每年减碳1387.45吨;该所内公务、生产汽油、柴油车辆逐步由新能源车辆替代。此外,该所搭建近零碳示范区碳排放监测系统,并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开拓绿化空间,供电所绿化覆盖率逐步提高至50.34%,有效提升碳汇能力。 云南 大理水风光近零碳示范区 大理州作为云南西电东送重要起点和滇西北清洁能源送出枢纽,具备打造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和示范区的天然优势。示范区以“绿色低碳”为引领,围绕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应用示范,结合地方产业,协同源网荷储,深化 “一中心、三融合”(“源网荷储”运营指挥中心,“新能源+农业”“新能源+工业”“新能源+旅游业”融合示范)四项融合发展 。示范区可支撑超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非化石能源装机始终保持100%,发展底色更加绿色鲜明;推进新能源多层级功率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建设区域二三道防线集中控制体系,联合保障异步省网和区域送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格局更加安全充裕。 云南计量中心近零碳示范区 这是 南方电网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计量中心, 坐落于昆明市官渡区。该中心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建成“屋顶光伏+太阳花+风机”新能源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123.6千瓦,并配套储能系统,实现光、储、充协同运行。此外,园区作业叉车、公务车实现全面电动化。园区采用全电厨房、太阳能+空气能热水系统、太阳能路灯等绿色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并自主研发“园区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数智化碳排放精准核算、管理。 贵州 贵安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近零碳示范区 贵安数据中心位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市贵安区,以建筑节能、能源绿色、数据中心高效建设为理念,应用多种绿色低碳设计、技术、装备,打造高效、绿色、智能的数据中心产业园。该数据中心结合贵州当地气候条件,围绕 降低碳排放及能耗,应用氟泵空调、浸没式液冷、余热回收等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先进技术 ,以及 智能照明、园区绿化、低传热保温材料、封闭冷热通道等成熟建筑及暖通低碳技术 ,实现PUE(能源利用效率)值从2.2降低至1.19,降幅 46%。利用仿真技术逐一量化各降碳举措应用效果,为构建先进、适用的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路线提供实践经验。 六盘水盘州市羊场乡近零碳示范区 羊场乡纳木村属于传统的农业村,聚居布依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示范区建设前,当地停电频繁,电压波动大,南方电网公司开展一系列绿色化、数字化的技术和装备创新,探索依托分布式智能电网打造零碳乡村。 根据农村电网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半径长、供电区域广的特点,结合整村大量分布光伏接入的实际情况,南方电网公司在羊场乡打造 分布式智能微网 ,创新研制 低压交直流一体化装置和构网型储能换流器(PCS) ,重点解决纳木村供电台区谐波、三相不平衡以及过电压等问题,有效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实现光伏发电的“高储低用”,打造全国乡村能源绿色化发展标杆案例。示范区每年减碳量约 84.66 吨,相当于种植3.84 千棵树。 海南 海南充换电一张网近零碳示范区 为实现海南省“绿色智慧出行”和“交通清洁能源化”目标,南方电网在此成立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示范区,将对外充电服务和新型充换电场站展示融为一体。通过建设 “风光储充放”电动车充电系统 及 多规格多类型充电桩 ,助力实现海南省绿色、低碳出行的目标。 截至目前,已有超270家充换电设施运营商接入海南“一张网”平台,海南省公共充电桩平台接入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一个APP畅行全省”。 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近零碳示范区 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为配合海南近年来成倍增长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消纳,电站机组的运行方式已从传统的夜间抽水、日间发电模式转变为日间抽水支持新能源消纳。 楼宇能源绿色化、弃水发电绿色化、交通出行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 ……海蓄电站以“四维降碳、新能源+”为主题,通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优化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式,加装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性地推进电站降碳。 还有更多零碳示范项目迎来新进展 广东广州黄埔迳下 未来乡村 智慧配电网 零碳示范项目 近日,在广州黄埔迳下村, 广东首个未来乡村智慧配电网零碳示范项目 投产。为了让迳下村充沛的光能和水资源变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大幅提升迳下村配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和新能源承载能力。同时,还在此打造全国领先的零碳配电站。该站采用三层全钢结构预制式拼装,融合风、光、储、充及机械化施工等先进技术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村落建筑与自然风光之中。相比传统配电站,该零碳配电站在建设环节碳排放下降90%,年运维成本下降70%。 广西柳州区域仓 绿色供应链零碳示范项目 广西柳州区域仓为广西电网四大区域仓之一。目前已初步构建新能源智能调度系统与零碳数字化管理平台框架, 常态化使用仓库及办公楼屋面分布式光伏 ,明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施路径。预计2025年完成对接外部绿电供应商,推动外购电力100%绿电协议落地,加速实现零碳目标。该项目将打造“检储配”集成区域仓低碳运行示范、构建绿色循环及物流优化体系示范、建立智慧碳排放与能源管理体系,以及开展仓储物流碳足迹研究,为电力行业绿色供应链提供数据参考、减排依据,推动绿色供应链转型升级。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50911/661797.shtml
相关报告
  • 《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3-29
    • 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张玲?? 2024/3/26 16:02:05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南方电网节碳技术近零碳示范区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春光正好,绿意正浓。 提升“含绿量”,就是增值“含金量”。在南方五省区大地上,“零碳仓库”“零碳供电所”“近零能耗变电站”“零碳乡村”等一系列绿色实践正在生根发芽。 南方电网 公司坚持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着力打造 近零碳示范区 ,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3年年底,南方电网公司首批近零碳示范区通过验收。日前,首批节能降碳效果突出、标杆作用显著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形成了一批具有南网特色的零碳经验做法。 深挖源头减碳 焕新绿色动能 提升含绿量,源头制绿是关键。如何持续打造绿色动能,推动绿电供应?推进清洁能源供给、焕新零碳电网设备、打造零能耗建筑或是其中要义。 在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羊场乡纳木村农户家的屋顶上,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里正在建设贵州电网首个社会服务类“近零碳示范区”。 为了解决建筑屋顶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带来的供电台区谐波、三相不平衡以及过电压等问题,贵州电网公司采用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思路,自主研发了低压交直流一体化装置和构网型储能换流器(PCS),将分布式光伏消纳负担转变为支撑资源,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网架焕新,绿能更劲。2022年底,柔性配网示范工程全面建成。目前,羊场乡纳木村年平均停电时间由0.17小时每户缩短至0.1小时,电压合格率由99.91%提升至99.95%。 花城广州,绿意涌动。2023年3月,全国首个建筑近零能耗500千伏变电站――广州500千伏科北变电站投运使用。其带动企业超过120家,预计支撑周边生物制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产值超3000亿元,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大量创新性、突破性的 节碳技术 应用铸就了这座变电站的绿色基因。预制装配、3D建筑打印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光导无电照明技术……从前期设计到施工建造,从建筑耗材到运营管理,绿电、节能、减排的思路贯穿始终。 目前,科北变电站主控制通信楼和巡检楼已取得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金级,预计2024年6月取得绿色工业建筑认证。届时,科北站碳排放总量预计将较2020年下降超过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大于10%,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年利用率大于20%,绿化覆盖率大于50%。 提升增汇能力 夯实绿色底色 碳汇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能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机制,森林、湿地、土壤等都是重要的天然碳汇。固碳增汇,就像是为环境穿上一件维护其自然绿意的盔甲,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 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驻足超大景观露台,便能沐浴江风,一瞰珠江全景,这是坐落在广州城市CBD中轴线的110千伏猎桥变电站。猎桥站形如“月光宝盒”,温润如玉地融入珠江新城核心区的滨江景观带,与广州塔隔江相望,被称为广州的“城市客厅”。 猎桥站华丽“变身”背后,处处“暗藏玄机”。 漫步猎桥站,脚下踩的并非普通地砖,而是可透水混凝土和散雨透水砖,埋于地下的雨水调蓄池可以收集降水,循环利用;路边看似普通的路灯也大有来历,这种多站合一的智慧路灯具有汽车充电桩、环境监控、视频监控、通信设备、照明等用途;会议室明亮通透,通过光导无电照明系统直接将阳光引到室内;屋面、楼梯两侧随处可见大面积绿植,整站绿化面积增加500平方米。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双认证”变电站科普中心,猎桥站既以出众的公共性和科普性功能设计,成为消除城市变电站“邻避效应”的样板,更是将“还绿于民”践行到底,融合好城市与自然景观的典范。 全电厨房、光储路灯、低碳路面、碳排放监测系统、“六景森林”碳普惠小程序、碳管家队伍……一系列点“绿”成“金”的“魔法”正在广西电网南宁横州供电局六景供电所上演。 从引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到市场化购买绿电,从地面材料低碳化改造到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日常减碳,六景供电所成功建成南网首个零碳供电所。 “一开始觉得这是年轻人的事,后来慢慢被感染了,逐渐乐在其中。”六景供电所配电班副班长兼安全员颜增杏是“六景森林”绿色积分榜上的常客,这一小程序已成为供电所员工茶余饭后的乐趣之一。据悉,六景供电所员工参与碳普惠年减碳12.9吨。 完善管理机制 打造碳治理绿色谱系 天上的光,海上的风,点亮了东博会展馆的灯。 2023年9月,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期间,全部场馆100%使用绿电,会务车辆新能源基本实现100%覆盖,减少碳排放1200吨以上,东博会首次取得碳中和认证,从此步入东博会“零碳”元年。 细究个中奥秘,建设统筹兼顾、协同发力的管理机制是破题关键。 广西电网公司完善顶层设计与重点突破相协调的管理机制,深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清洁能源示范、高可靠供电、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电力价值创造等5个领域降碳潜力,融合广西南宁东盟核心区近零碳示范区与南宁高可靠城市配电网核心示范区,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协同发力,在这条零碳路上走得稳稳当当。 捕光者,南宁国际会展中心E区屋顶光伏装机容量422千瓦,年发电量25.92万千瓦时; 蓄能池,南方区域首个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平陆储能电站建成,10万千瓦时绿电储量,全容量调峰助力清洁能源100%消纳; 超快充,广西首座全液冷超快充示范站建成,充电速度最高可提至“一秒一公里”; 零能耗,石门公园零碳智能预制舱成为广西首个零碳智能配电房,建筑材料、舱体制造、施工工法、运营使用全面实现近零碳化…… 管理要见效,理念见创新。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创新性引入EPC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同时构建仓库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适配仓库运营的数字化碳排放检测系统,为仓库碳排放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的绿色低碳转型。 传统自主投资光伏发电系统资金需求大,维护成本高,EPC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投资和运营,业主方只需缴纳消纳清洁能源电费,合作期结束后业主方将获得光伏发电系统全部资产,以实现双赢。 目前,佛山周转仓已建成装机容量300.24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2023年光伏发电量32.8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吨。该仓库通过购买绿电证书、购买国际VCS标准核证减排量等市场化手段,抵消可能存在的空调氟化物逸散及范围三供应链碳排放,碳汇能力增强,顺利获得碳中和认证,成为南网首个零碳仓库。 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快推进第二批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形成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相关标准体系。逐步扩大示范区范围,主动引领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更大力度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南方电网首个“‘光储直柔’+数字孪生”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在深投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3-29
    • 南方电网首个“‘光储直柔’+数字孪生”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在深投运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郭冬冬?? 2024/3/26 16:02:18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南方电网光储直柔节能降碳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阳春三月,天台上绿草如荫,透光薄膜光伏组件在防晒又不影响楼下中庭采光的同时,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核心办公区供电;一楼停车场,“车网互动”标牌映入眼帘,新能源汽车可在此将车载闲余电能返送电网…… 这里是深圳福田供电局,一栋近“40岁”的老旧建筑,同时也是本月中旬投运的全网首个集“ 光储直柔 ”、数字孪生技术于一体的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通过集建筑“光储直柔”、用电感知与负荷侧柔性调节为一体,以及车网互动、超充、数字孪生、碳排放监测管理等技术应用,成功打造了城市中心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综合示范,每年可节约42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9吨,相当于植树1万棵。 “开源+节流+互动” 助力降能耗、促消纳 “‘新’首先体现在新技术。”深圳福田供电局副总经理邓世聪介绍,“直流电较交流电而言有降低电力传输损耗的优势。我们建设‘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通过复用天台既有的遮阳棚支架搭建光伏,实现绿色用能和直流供电。” “‘光储直柔’包括光伏发电、高效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控制技术,是实现建筑光伏高效灵活消纳的重要技术方案。”深圳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宇明说,光伏自发自用,余电自动储存,夜间通过储能系统再对大楼进行供电。光伏与充电桩、直流空调、直流照明等连接起来,提升光伏发电利用率,直接降低建筑碳排放10%。 “城市电网传输的都是交流电,而在深圳福田供电局,我们光伏发电后,直接为核心办公区提供直流电,相较于交流电的能效可以提高5%以上。”赵宇明介绍,深圳福田供电局设有375伏和48伏两种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前者适用于充电桩、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后者则用于照明等小功率用电。“直流48伏电压对人体而言非常安全,就算不小心碰到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赵宇明说。 使用新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支撑用能管理常态化、精细化。 在办公室,随着工作人员离开,空调转入关停状态。而这都依赖于传感器的作用――福田供电局楼道天花板各角落部署了上百个传感器,照明亮度、高效变频多联式空调+新风系统的温度等皆可根据人流量、气温、光照而自动调节。“我们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这些用电设备的情况体现在后台建筑碳排放多元化管理系统,能耗量、碳排量等数据一目了然。通过分楼层、分区域监测楼宇用能情况,可为制定节能管控措施和相关督办工作提供依据。”邓世聪说。 相较传统绿色建筑,这里的建筑碳排放多元化管理系统对接深圳“双碳大脑”、虚拟电厂,可承接电网指令,“指挥”智能电器设备降低功率,帮助电网精准调节负荷,使建筑和电网“互动”起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同时进一步提升建筑的 节能降碳 成效。 “在深圳打造‘超充之城’大背景下,我们还建设双向充电桩、超充桩,开展车网互动技术应用示范,可实现新能源汽车有序、柔性充放电,降低峰时负荷60千瓦,并提升近零碳示范的影响力。”邓世聪说。 全方位服务 助力公共建筑柔性用能 在大梅沙社区,深圳盐田供电局联合政府打造碳管理和监控功能平台,动态监控各类排放数据,并推动储能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用于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由深圳供电局新兴业务企业新能院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为该园区提供约9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约占园区电能需求85%。 在深圳北站,深圳龙华供电局定制差异化节能降碳减排方案,在光伏项目建设、规划设计、运维、并网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该站达到降碳40%的目标。 在全市首个零碳公园――龙岗零碳公园,深圳龙岗供电局针对项目“光储直柔”技术特点,提供电力图纸设计、技术指导等服务,助力公园建成能源监控系统。 南方电网 公司近年来深挖老旧办公场所的节能降碳潜能,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内打造了近零碳供电所、近零能耗500千伏变电站等标志性成果,计划到2024年底,建成30个左右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据了解,深圳供电局将联合政府、建筑行业等,力争聚合深圳200栋以上公共建筑,实现建筑柔性用能,预计调节量达2万千瓦,可有效助力局部电网在尖峰时段减轻“负担”。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