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首个“‘光储直柔’+数字孪生”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在深投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3-29
  • 南方电网首个“‘光储直柔’+数字孪生”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在深投运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郭冬冬?? 2024/3/26 16:02:18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南方电网光储直柔节能降碳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阳春三月,天台上绿草如荫,透光薄膜光伏组件在防晒又不影响楼下中庭采光的同时,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核心办公区供电;一楼停车场,“车网互动”标牌映入眼帘,新能源汽车可在此将车载闲余电能返送电网……
    这里是深圳福田供电局,一栋近“40岁”的老旧建筑,同时也是本月中旬投运的全网首个集“ 光储直柔 ”、数字孪生技术于一体的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通过集建筑“光储直柔”、用电感知与负荷侧柔性调节为一体,以及车网互动、超充、数字孪生、碳排放监测管理等技术应用,成功打造了城市中心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综合示范,每年可节约42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9吨,相当于植树1万棵。
    “开源+节流+互动”
    助力降能耗、促消纳
    “‘新’首先体现在新技术。”深圳福田供电局副总经理邓世聪介绍,“直流电较交流电而言有降低电力传输损耗的优势。我们建设‘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通过复用天台既有的遮阳棚支架搭建光伏,实现绿色用能和直流供电。”
    “‘光储直柔’包括光伏发电、高效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控制技术,是实现建筑光伏高效灵活消纳的重要技术方案。”深圳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宇明说,光伏自发自用,余电自动储存,夜间通过储能系统再对大楼进行供电。光伏与充电桩、直流空调、直流照明等连接起来,提升光伏发电利用率,直接降低建筑碳排放10%。
    “城市电网传输的都是交流电,而在深圳福田供电局,我们光伏发电后,直接为核心办公区提供直流电,相较于交流电的能效可以提高5%以上。”赵宇明介绍,深圳福田供电局设有375伏和48伏两种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前者适用于充电桩、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后者则用于照明等小功率用电。“直流48伏电压对人体而言非常安全,就算不小心碰到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赵宇明说。
    使用新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支撑用能管理常态化、精细化。
    在办公室,随着工作人员离开,空调转入关停状态。而这都依赖于传感器的作用――福田供电局楼道天花板各角落部署了上百个传感器,照明亮度、高效变频多联式空调+新风系统的温度等皆可根据人流量、气温、光照而自动调节。“我们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这些用电设备的情况体现在后台建筑碳排放多元化管理系统,能耗量、碳排量等数据一目了然。通过分楼层、分区域监测楼宇用能情况,可为制定节能管控措施和相关督办工作提供依据。”邓世聪说。
    相较传统绿色建筑,这里的建筑碳排放多元化管理系统对接深圳“双碳大脑”、虚拟电厂,可承接电网指令,“指挥”智能电器设备降低功率,帮助电网精准调节负荷,使建筑和电网“互动”起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同时进一步提升建筑的 节能降碳 成效。
    “在深圳打造‘超充之城’大背景下,我们还建设双向充电桩、超充桩,开展车网互动技术应用示范,可实现新能源汽车有序、柔性充放电,降低峰时负荷60千瓦,并提升近零碳示范的影响力。”邓世聪说。
    全方位服务
    助力公共建筑柔性用能
    在大梅沙社区,深圳盐田供电局联合政府打造碳管理和监控功能平台,动态监控各类排放数据,并推动储能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用于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由深圳供电局新兴业务企业新能院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为该园区提供约9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约占园区电能需求85%。
    在深圳北站,深圳龙华供电局定制差异化节能降碳减排方案,在光伏项目建设、规划设计、运维、并网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该站达到降碳40%的目标。
    在全市首个零碳公园――龙岗零碳公园,深圳龙岗供电局针对项目“光储直柔”技术特点,提供电力图纸设计、技术指导等服务,助力公园建成能源监控系统。
    南方电网 公司近年来深挖老旧办公场所的节能降碳潜能,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内打造了近零碳供电所、近零能耗500千伏变电站等标志性成果,计划到2024年底,建成30个左右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据了解,深圳供电局将联合政府、建筑行业等,力争聚合深圳200栋以上公共建筑,实现建筑柔性用能,预计调节量达2万千瓦,可有效助力局部电网在尖峰时段减轻“负担”。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40326/653450.shtml
相关报告
  • 《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3-29
    • 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张玲?? 2024/3/26 16:02:05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南方电网节碳技术近零碳示范区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春光正好,绿意正浓。 提升“含绿量”,就是增值“含金量”。在南方五省区大地上,“零碳仓库”“零碳供电所”“近零能耗变电站”“零碳乡村”等一系列绿色实践正在生根发芽。 南方电网 公司坚持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着力打造 近零碳示范区 ,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3年年底,南方电网公司首批近零碳示范区通过验收。日前,首批节能降碳效果突出、标杆作用显著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形成了一批具有南网特色的零碳经验做法。 深挖源头减碳 焕新绿色动能 提升含绿量,源头制绿是关键。如何持续打造绿色动能,推动绿电供应?推进清洁能源供给、焕新零碳电网设备、打造零能耗建筑或是其中要义。 在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羊场乡纳木村农户家的屋顶上,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里正在建设贵州电网首个社会服务类“近零碳示范区”。 为了解决建筑屋顶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带来的供电台区谐波、三相不平衡以及过电压等问题,贵州电网公司采用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思路,自主研发了低压交直流一体化装置和构网型储能换流器(PCS),将分布式光伏消纳负担转变为支撑资源,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网架焕新,绿能更劲。2022年底,柔性配网示范工程全面建成。目前,羊场乡纳木村年平均停电时间由0.17小时每户缩短至0.1小时,电压合格率由99.91%提升至99.95%。 花城广州,绿意涌动。2023年3月,全国首个建筑近零能耗500千伏变电站――广州500千伏科北变电站投运使用。其带动企业超过120家,预计支撑周边生物制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产值超3000亿元,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大量创新性、突破性的 节碳技术 应用铸就了这座变电站的绿色基因。预制装配、3D建筑打印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光导无电照明技术……从前期设计到施工建造,从建筑耗材到运营管理,绿电、节能、减排的思路贯穿始终。 目前,科北变电站主控制通信楼和巡检楼已取得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金级,预计2024年6月取得绿色工业建筑认证。届时,科北站碳排放总量预计将较2020年下降超过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大于10%,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年利用率大于20%,绿化覆盖率大于50%。 提升增汇能力 夯实绿色底色 碳汇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能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机制,森林、湿地、土壤等都是重要的天然碳汇。固碳增汇,就像是为环境穿上一件维护其自然绿意的盔甲,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 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驻足超大景观露台,便能沐浴江风,一瞰珠江全景,这是坐落在广州城市CBD中轴线的110千伏猎桥变电站。猎桥站形如“月光宝盒”,温润如玉地融入珠江新城核心区的滨江景观带,与广州塔隔江相望,被称为广州的“城市客厅”。 猎桥站华丽“变身”背后,处处“暗藏玄机”。 漫步猎桥站,脚下踩的并非普通地砖,而是可透水混凝土和散雨透水砖,埋于地下的雨水调蓄池可以收集降水,循环利用;路边看似普通的路灯也大有来历,这种多站合一的智慧路灯具有汽车充电桩、环境监控、视频监控、通信设备、照明等用途;会议室明亮通透,通过光导无电照明系统直接将阳光引到室内;屋面、楼梯两侧随处可见大面积绿植,整站绿化面积增加500平方米。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双认证”变电站科普中心,猎桥站既以出众的公共性和科普性功能设计,成为消除城市变电站“邻避效应”的样板,更是将“还绿于民”践行到底,融合好城市与自然景观的典范。 全电厨房、光储路灯、低碳路面、碳排放监测系统、“六景森林”碳普惠小程序、碳管家队伍……一系列点“绿”成“金”的“魔法”正在广西电网南宁横州供电局六景供电所上演。 从引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到市场化购买绿电,从地面材料低碳化改造到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日常减碳,六景供电所成功建成南网首个零碳供电所。 “一开始觉得这是年轻人的事,后来慢慢被感染了,逐渐乐在其中。”六景供电所配电班副班长兼安全员颜增杏是“六景森林”绿色积分榜上的常客,这一小程序已成为供电所员工茶余饭后的乐趣之一。据悉,六景供电所员工参与碳普惠年减碳12.9吨。 完善管理机制 打造碳治理绿色谱系 天上的光,海上的风,点亮了东博会展馆的灯。 2023年9月,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期间,全部场馆100%使用绿电,会务车辆新能源基本实现100%覆盖,减少碳排放1200吨以上,东博会首次取得碳中和认证,从此步入东博会“零碳”元年。 细究个中奥秘,建设统筹兼顾、协同发力的管理机制是破题关键。 广西电网公司完善顶层设计与重点突破相协调的管理机制,深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清洁能源示范、高可靠供电、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电力价值创造等5个领域降碳潜力,融合广西南宁东盟核心区近零碳示范区与南宁高可靠城市配电网核心示范区,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协同发力,在这条零碳路上走得稳稳当当。 捕光者,南宁国际会展中心E区屋顶光伏装机容量422千瓦,年发电量25.92万千瓦时; 蓄能池,南方区域首个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平陆储能电站建成,10万千瓦时绿电储量,全容量调峰助力清洁能源100%消纳; 超快充,广西首座全液冷超快充示范站建成,充电速度最高可提至“一秒一公里”; 零能耗,石门公园零碳智能预制舱成为广西首个零碳智能配电房,建筑材料、舱体制造、施工工法、运营使用全面实现近零碳化…… 管理要见效,理念见创新。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创新性引入EPC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同时构建仓库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适配仓库运营的数字化碳排放检测系统,为仓库碳排放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的绿色低碳转型。 传统自主投资光伏发电系统资金需求大,维护成本高,EPC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投资和运营,业主方只需缴纳消纳清洁能源电费,合作期结束后业主方将获得光伏发电系统全部资产,以实现双赢。 目前,佛山周转仓已建成装机容量300.24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2023年光伏发电量32.8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吨。该仓库通过购买绿电证书、购买国际VCS标准核证减排量等市场化手段,抵消可能存在的空调氟化物逸散及范围三供应链碳排放,碳汇能力增强,顺利获得碳中和认证,成为南网首个零碳仓库。 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快推进第二批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形成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相关标准体系。逐步扩大示范区范围,主动引领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更大力度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三明泰宁:首个“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8
    • 4月30日,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大金湖景区内的锦江国际度假酒店“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建成投运,成为当地首个应用微电网技术的绿色能源项目。 锦江国际度假酒店“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依托光伏板发电,并配备储能装置,能够持续为酒店供应绿色电能,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还可全天候为酒店提供通过热泵加热的热水。同时,智能化的酒店配套电气设施最大限度降低了能耗,预计每年可有效利用光能发电40万千瓦时。 “酒店通过光伏板发电、蓄电池储能、热源泵发热等方式,就像拥有一个巨大的充电宝,持续为广大宾客提供清洁低碳的入住体验服务。”泰宁县旅游管委会副主任陈宁璋表示。 近年来,泰宁县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开展零碳交通、零碳住宿、零碳餐饮等一系列创新行动,全力打造“零碳”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据悉,未来三年,泰宁计划在主要景点、交通枢纽及重要场所,建设10个类似的新型电力系统微电网,进一步助力 “零碳” 旅游发展。 据介绍,“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的投运,不仅提升了泰宁 “零碳”旅游的绿色形象,还开创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当地游客数量将超过33万人次,同比增长15%;绿色能源用电量同比预计增长近20%。(汤凯旭 江丽霞 邓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