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亿千瓦时!青海光热项目年度发电创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05
  • 1月3日消息,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在2023年度创下发电量新纪录,达到1.524亿千瓦时,创下电站投运以来历年同期的最高纪录。

    该电站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戈壁滩上,占地3.3平方公里,装机容量50兆瓦,配置7小时熔盐储能系统,镜场采光面积54.27万平方米,设计年发电量1.46亿千瓦时。作为全球首个完全达到年度设计发电量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于2018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2019年4月17日首次实现满负荷运行。经过试运行与消缺,2019年7月开始移交生产运行。在电站移交生产后的首个完整年度,累计发电量1.22亿千瓦时,创下全球同类型电站投运后同期最高水平。

    据统计,2023年度发电量比2022年度提速4.13%,提前10天完成年度设计发电量。其中,11月发电量达到1818万千瓦时,创投运以来月度发电量新高;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单日发电量达成率超过100%。

    该电站的卓越运行表现充分验证了中国光热发电核心技术及装备的先进性及可靠性,也为正在全面推进的风光大基地光热项目建立了扎实基础。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0099.shtml
相关报告
  • 《山东电量交易1651.5亿千瓦时 发电权交易44.84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08
    • 3月19日,山东省2020年年度电力直接交易顺利组织完成,共有90家售电公司、5家电力用户和48家发电企业彼此“不见面”,全部通过山东电力交易平台参与此次交易并签约成功,成交电量达1051.5亿千瓦时。加上前期已成交的600亿千瓦时市场平衡电量,目前已累计达成省内电力直接交易电量1651.5亿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1800亿千瓦时的90%。 此次年度电力直接交易是今年市场交易的“重头戏”。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积极落实省政府工作指示,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精心筹备,强化协同,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年度交易的顺利开展。一是创新开启电力交易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交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手段,发布年度交易操作指南等,做好交易提示,帮助市场主体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指导市场主体通过网络化手段进行“不见面”沟通和交易申报确认,降低各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二是快速适应电力市场发展新要求。结合现货不间断结算试运行工作,制订年度交易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市场注册、交易组织、安全校核、交易结算相关流程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交易工作。三是及时应对电力交易组织新变化。快速梳理市场主体用电信息,充分研判疫情对电力电量的影响,圆满完成“市场平衡电量”测算及分解,完善交易平台功能,调整年度交易组织方式,积极衔接省内外市场及电力现货市场。 在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实现新春开门红后,发电权交易也正在进行。3月26日-30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年内首次发电权交易,共达成发电权交易电量44.8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交易计划的64.06%,实现了2020年省内发电权交易开门红。 这次发电权交易分为高效环保机组替代在役高耗能机组、地方公用关停机组两种类型,全部采用线上交易组织。共有9台高效环保机组与22台在役高耗能机组、12台地方公用关停机组完成了数据申报及确认工作。经过调度机构安全校核后,分别达成有约束交易电量40.3亿千瓦时、4.54亿千瓦时,总额为44.84亿千瓦时的交易,预计可节约标煤2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1.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96吨。 近年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严格落实山东省能源局和山东能监办工作部署,充分认识发电权交易对服务清洁能源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发电权交易工作。中心建立健全了发电权交易机制和交易专项市场,开设省间清洁能源发电权交易绿色通道,大力提升发电权交易规模;广泛征求发电权市场主体意见建议,主动促成政府出台有力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氛围;强化协同配合工作机制,积极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积极配合,保障发电权交易工作顺利开展。 据介绍,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继续开拓省内发电权替代空间,深度挖掘省间清洁能源发电权交易潜力,建立省间和省内两级联动、灵活高效的发电权交易市场,争取提前实现年度发电权交易电量70亿千瓦时的目标任务。(□通讯员郭轶敏杨光宇高立联记者张思凯)
  • 《单月1.17亿千瓦时 电气风电这个风场又双叒叕创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9
    • 截至11月30日,由电气风电提供风力发电机组的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单月完成发电量1.17亿千瓦时,进入四季度以来,11月份单月发电量同比增长21%,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478小时,风机可利用率达99.99%,两项指标达投产以来历史最佳水平,创下投产以来单月发电量最高纪录。 汕头首个风电项目 亮眼成绩单 用数据说话 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头市东部、南澳县南部海域的勒门列岛附近。总装机容量为245MW,安装有35台电气风电7MW风力发电机组,单日设计发电量为588万千瓦时,预计年发电量为7.5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4万吨,减少CO?排放量45万吨。该项目是汕头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广东省唯一的“AAAAA级”海上风电项目。 项目于2021年12月31日全容量并网投产,跑出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海上风电“加速度”。自投产以来,发电量屡创新高,交出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2023.3.2 项目日发电量完成588.22万千瓦时,创投产以来的单日发电量新高,实现超设计满发 2023.3.2-3.28 在短短26天内,项目累积发电量从9亿多度攀升至10亿度,亮眼成绩惊艳各方 2023 在年平均风速不如2022年的情况下,年度等效满发小时数达3406小时,风机可利用率超99%,风机累计利用小时数居广东第一 2023 项目全年发电突破8.3亿度,超可研年发电量10.5% 紧抓窗口期 度电必争 应发尽发 能发满发 汕头地处南海之滨,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为海上能源开发筑牢根基。然而受台风、潮汐、雷电等多重因素影响,海上风电项目发电量较不稳定,且具有明显窗口期限制。 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表现稳定、优异。此次单月完成发电量1.17亿千瓦时,创下月发电量新高,离不开业主单位的科学部署与电气风电团队的精细化运维。在各方的协作努力下,切实做到“应发尽发、能发满发”。 与此同时,运维团队做实、做细设备日常定检维护,同步开展无人机叶片巡检,确保设备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使其在冬季大风大负荷的关键时期“顶得上、发得出”。 行稳致远,质敬未来。在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一次次发电量突破的背后,是电气风电拥有中国最大海上风电样本库的扎实积淀,是电气风电工程师团队10余年间的稳扎稳打和匠心打磨,是向客户兑现“高可靠、可信赖”的整体解决方案承诺的持续坚持。电气风电将持续不断地打造标杆风场项目,实现自身及中国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