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网储能爆发将拉动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17
  •   现如今, 锂电池已经成为国内储能尤其是电网储能应用的主流, 最迟2020年储能将会在一两个细分市场实现真正大规模爆发。预计到2020年, 锂电储能在发电侧和电网侧的总需求量为8GWh。

      根据调研发现, 配合国家电力改革以及电网集团为缓解自身供电压力, 以变压器端的输 (配) 电侧储能、工商业端的用户侧储能为主的电网储能项目需求增加, 根据今年多个电网储能招标及实施项目来看, 应用锂电池配套的储能系统已经成为电网集团、运营商的主流选择。

      目前, 国内应用于储能端的锂电池还是以磷酸铁锂系为主此次, 国内电网储能需求爆发, 这将直接拉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电网储能需求的爆发为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磷酸铁锂电池提供了一条去产能的出路; 二是随着近年来, 动力电池企业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发展, 磷酸铁锂电池相比铅酸、铅炭电池有着性价比优势。

      电网储能正在拉动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目前,不少签获储能项目的锂电池企业囿于动力和储能产能同时开工“忙不过来”,业内中小锂电池企业纷纷寻求代工合作。可以预见的是,国内电网储能将为磷酸铁锂电池赢来一个新的市场突破口。

相关报告
  • 《储能电池出口爆发式增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6
    •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5月,动力电池出口量为9.8 GWh,同比减少13.1%,其他电池(主要指储能电池)出口量达4GWh,同比大增664%。储能电池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多家锂电企业签下海外大单。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储能电池产品具有的成本优势可以有效抵消海外关税政策的冲击,目前各锂电企业正在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储能电池出海持续火热 在近日亿纬锂能举办的首届锂电池大会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宣布,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达全球第二,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明年年底储能工厂将实现量产规模。 储能电池出海持续火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储能、比亚迪储能、瑞浦兰钧在内的多家锂电厂商斩获海外新订单或新项目。 根据EESA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达到了103.5GWh,已超过全球储能装机的历史累计规模101GWh。国际能源署4月发布的《电池与安全能源转型》特别报告预测,全球安装的电池储能系统将从2023年的86GW增加到2030年的1200GW。 储能成锂电业新增长点 在新型储能市场中,锂电池厂商占据先天优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指出,全球能源转型是电池转型的重大机遇,可以明确电池储能是目前最主要的储能方式。一位锂电企业内部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延续的优势,让中国的储能电池产品受到海外青睐。“由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磷酸铁锂在全球储能市场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该人士说。 储能业务成为各锂电厂商的新增长点。锂电厂商欣旺达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储能系统类业务实现了144%的增长。欣旺达副总裁梁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布局新型储能是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同时也是满足投资者和市场对于公司的期待。“不能说有某个饭碗就只吃这口饭,要把第二个饭碗提前准备好。”梁锐说道。 记者观察 保持成本优势应对出口挑战 欧美是我国储能电池出口主要目的地。日前,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将对动力电池和非车用锂电池加征关税税率,从7.5%调整为25%。其中,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非动力电池延后至2026年,给予了2年的缓冲期。 业内认为,对于“2年的缓冲期”,可以看出美国市场对于中国储能电池的需求量大,依赖程度也较高。真锂研究创始人、首席研究员墨柯表示:“中国拥有成熟的锂电池产业链和大规模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西部证券指出,目前中美储能电池制造成本差距较大,即使叠加25%关税后,测算出国内电池成本优势依然明显。西部证券表示,为迎接2年后的关税加征,预计将引发美国业界近期抢装储能系统,并推动储能电池出口短期内进一步增长。 未来将如何维持住成本优势?刘金成表示,低成本竞争是企业发展战略之一,公司要有管理产品成本的能力,除了技术与制造效率外,供应链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据悉,亿纬锂能将与戴姆勒卡车、帕卡及康明斯在美国合作建立电芯工厂,亿纬锂能将为合资工厂提供技术许可,由合资公司建设电池产能。这一合作方式被刘金成称为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
  • 《电池巨头储能战况升级 磷酸铁锂迎来新机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7
    • 近年来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占比在不断上升。特别是2020年三大运营商5G投入相比2019年成倍提高,随着5G基站储能市场的爆发,预计将会带来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大幅增长。 巨头们之间的竞争总是全方位的。进入2020年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频放大招,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展开正面厮杀的同时,在另一个战场——储能领域也将战况不断升级。 先来看,财大气粗宁德时代的排兵布阵。7月21日,宁德时代与闽投配售电公司合作的储能微网项目一期正式通过竣工验收;6月29日,与中天宏信签订协议就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等达成合作;3月,与国网综能成立新疆国网时代储能合资公司;2月,宣布拟投资逾300亿元,扩产宁德湖西、江苏时代、四川时代和宁德车里湾等项目,其中155亿元涉及储能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再看宁德时代的老对手比亚迪,近期在储能领域也是动作不断。近日,比亚迪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共同为电源侧储能场景打造最优的储能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而就在此之前不久,青海省委相关领导在西宁与比亚迪副总裁何龙座谈,就投资发展储能发电项目进行对接交流,对比亚迪有意愿在青投资发展储能发电项目表示欢迎。 而在技术、市场领域皆坚持多元化路线的亿纬锂能,近年来在储能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开花结果。4月29日,中国移动发布2020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亿纬锂能与中天科技、海四达、双登集团、南都电源、雄韬电源等8家企业中标,获得5G基站储能订单。而就在此之前几天的4月25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亿纬动力拟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6GWh的锂离子储能电池项目。 实际上,今年在储能领域发力的远不止以上这些企业。与亿纬锂能同时中标中国移动5G基站项目的南都电源,在7月14日披露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资不超14.16亿元,用于年产2000MWh 5G通信及储能锂电池建设等项目。 应用条件日益成熟 储能一直被业内大佬看作是未来极具发展前景的蓝海。早在2016年,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就曾表示,储能未来的市场规模甚至可能超过动力电池,甚至可以用万亿这样的产值来衡量。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一直未能起量。实际上,回溯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可以窥得一二。宁德时代正式涉足储能的时间要早于动力电池。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的前身ATL就中标了当时备受瞩目的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中标的为4MW×4h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 但是直到2018年,宁德时代才开始设立储能事业部,将储能列为重点发展业务。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的战绩要远逊于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表现。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锂电池在技术、成本上还缺乏足够支撑优势,同时当时储能的市场环境未成熟, “储能市场的核心逻辑是成本下降驱动储能产品大规模应用。”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锂电池企业进入,储能技术有望实现快速迭代,成本或将持续下降,储能市场也将迎来快速成长周期。 正如业内分析所指出的,成本下降是推动市场和应用的一个原动力,而中国的储能成本更是全球储能产业成本下降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动力电池的规模化发展已经带动了储能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到2020年在规模效应的拉动下,电池平均成本可以再降低10%,这为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政策层面,储能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根据国家发改委2019年印发的《2019-2020年储能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储能要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国内各省份也纷纷出台了储能发展支持政策。 技术、成本、政策环境等综合因素的成熟,促使储能的春天加速到来。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频繁发力储能也是基于此现实基础。 磷酸铁锂迎来新机遇 从应用端来看,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性能要求有很大不同,储能用电池要求寿命更长,更安全,而汽车用动力电池在安全的基础上要求体积更小,能量密度更高,功率特性更好。从电池类型上来讲,寿命更长、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储能比较适合,且技术十分成熟。 一般而言,储能领域应用的锂电池,一般要求循环次数大于3500次,即商家对储能锂电池的寿命需求为大于10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次数远高于铅酸蓄电池和三元电池,循环次数可达7000次以上。而且,目前磷酸铁锂电芯价格约为0.6/Wh,随着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探以及技术进步,磷酸铁锂电池的性价比越来越高,未来有望成为储能的主要电池供应方向。 近年来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占比在不断上升。特别是2020年三大运营商5G投入相比2019年成倍提高,随着5G基站储能市场的爆发,预计将会带来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大幅增长。据预测,2020年新建及改造的5G基站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将达10GWh。 国信证券认为,随着国内电网侧改革及政策的支持,我国储能的拐点就在眼前。到2025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用户侧储能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空间可达6500亿元。到203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空间可达1.2万亿元以上。 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将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