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持续优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 加强疆煤外运通道能力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13
  • 近日,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持续优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北粮南运”等多式联运系统,加强疆煤外运通道能力建设。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3197.html
相关报告
  • 《21家股东共同打造“北煤南运”国家战略通道 浩吉铁路混改新路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24
    • 9月17日,一辆线路检测列车从内蒙古浩勒报吉南站出发,一路向南,穿过广袤的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驶过229座隧道、770座正线大中桥,横跨两次黄河、一次长江,一直驶向内陆地区的江西吉安。 这是我国第五条煤运铁路大干线——浩吉铁路的测试现场,线路检测列车的行驶,标志着浩吉铁路已经全线建成,通车在即。 “浩吉铁路即为原本的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是‘北煤南运’国家战略运输通道,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铁路,同时也是一条重载铁路线,规划年运输能力2亿吨以上。”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浩吉铁路项目负责人李永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从地图上看,浩吉铁路从内蒙古浩勒报吉出发,途径榆林、运城等煤炭产地,将产地煤直接运达中部用煤大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实现了煤运的陆路直达,填补了我国煤运铁路长大干线的空白。 “这是一种运输格局和方式的改变。”李永金说。 与此同时,这也是包括民营煤炭企业伊泰集团在内的21个股东期盼已久的铁路。据了解,作为混改样本,浩吉铁路在建设之初就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经过几年发展,最初的16家股东单位,目前已经增加至21家。 “这条铁路的开通运营,给我们内蒙煤炭外运带来巨大利好,不仅打通了运输瓶颈,而且在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上,都将有一定的下降。”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三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到浩吉铁路调研时则表示,浩吉铁路的建成开通运营,对于完善北煤南运布局、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对于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合资铁路公司经营管理,对于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实现货运增量行动三年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通毛细血管 陕西榆林,靖神铁路与浩吉铁路在靖边北站“相遇”了。这条全长232.68公里的铁路,将榆林地区陕煤、中煤等各大煤矿,与长大干线浩吉铁路的微循环彻底打通。 “目前,陕西向外运输的煤炭,仅有30%是通过铁路运输,这样造成污染大、费用高,不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铁路运输是必然的选择,预计靖神铁路将和浩吉铁路同步开通,为陕煤外运做出贡献。”靖神铁路总经理杨志光表示。 据统计,大宗长途货物运输,铁路能耗仅是公路的1/7,污染物排放是1/13,可以说在节能减排方面,铁路运输具有很大优势。 然而,浩吉铁路作为货运“大动脉”,离不开靖神铁路这样的“毛细血管”。据了解,浩吉铁路与国铁、地方铁路接轨,具备同步开通条件的联络线共12处。浩吉铁路是我国首个把集疏运系统纳入主通道同步规划、同步审批的铁路项目,旨在打通煤炭产地和消费地最后一公里运输通路。 李永金介绍,201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于2013年3月编制完成专题规划研究报告与项目可研报告同步报送国家审批,规划配套集疏运项目86个,包括路网联络线、专用线和煤炭集运站、铁水联运及储配基地。 目前,与通道同步建成了21个配套集疏运系统,像毛细血管网般,为打造大能力、高效的煤炭运输系统不断发力。开通运营后,可以衔接多条煤炭集疏运线路,并实现铁水联运功能。 “今后还将根据需求不断扩大集疏运系统规模。集疏运系统的超前规划、有序建设,对畅通煤炭运输网络、充分发挥通道效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永金表示。 改变运输格局 这并不是我国第一条煤运专线。 1992年,中国境内首条重载铁路兼煤运通道干线铁路——大秦铁路全线建成通车,27年间,这条西起大同、东至秦皇岛,全长410.8公里的线路,以中国铁路1%的营业里程完成全国铁路20%、全国13%的煤炭运量,每年运送煤炭超过4.4亿吨。 大秦铁路之外,神黄铁路也是煤运大通道之一。这条由神朔铁路和朔黄铁路连接形成的干线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西煤东运的大通道。神黄线西起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在山西神池县神池南站连接起两条线路,此后一路向东,至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口货场。 据了解,1996年,神朔铁路开通运营,边运营,边建设,边扩能,边跨越,设备不断升级改造,运输能力不断提升。随着1999年朔黄铁路全线建成后,两条线路连通,对于加快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保证华东、东南沿海地区能源供应、扩大我国煤炭出口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除了干线运煤通道之外,京九、石太等既有铁路也承担着煤运的重任。不过,现存的煤运大通道,以“西煤东运”为主,将煤炭运输至港口,再由水路运输。 “浩吉铁路和以往的煤炭专用铁路不同,就是改变了煤炭运输由西向东再经过海运、江运才能到达华中地区的状况,是衔接多条煤炭集疏运线路、点网结合、铁水联运的大能力、高效煤炭运输系统,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既有煤运铁路的运输压力。”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副主任王珣表示。 据李永金介绍,原来的“西煤东运”,是到港口再下水后进江,而浩吉铁路实现了陆路直达,在一定的区域内,时间优势明显。比如从内蒙到华中地区,原来通过大秦、朔黄等煤炭专用线,将煤炭运至秦皇岛港、黄骅港等港口,通过海运至南方港口,转而换船沿长江运输至华中内陆地区,整个行程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浩吉铁路开通运营后,这个时间将缩短至1-2天。 混改新标志 对王三民来说,浩吉铁路不仅有利于煤炭的外运,更重要的是,由于伊泰是浩吉铁路的股东之一,在运输安排上面,伊泰有了更灵活的可能性。 事实上,不仅是伊泰集团,浩吉铁路开创了铁路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模式。 据了解,2012年,由原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牵头主导,民营资本参与,16家企业作为项目出资人,成立全国最大的混合所有制合资铁路公司——蒙西华中铁路公司(现改名为“浩吉铁路公司”),目前股东单位增加至21家。 由于煤炭经销及上下游优质企业的参股,加强了铁路与煤炭企业的深度合作,铁路开展库前移、仓储以及物流金融等业务,并提供运贸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使得浩吉铁路公司的创效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均有所增强。 据国铁集团资料显示,浩吉铁路开通后,将采取“自主经营、委托运输、集中调度、综合维修”的运营管理新模式,全线分段委托西安局、武汉局集团公司开展运输服务,实现路网和浩吉铁路运输能力、运输效率效益最大化。 同时,充分利用铁路局集团公司专业管理、技术人才、检修能力等既有资源和管理经验委托运输,实现优势互补,尽快形成运输管理能力和条件,满足浩吉铁路开通运营的现实需要,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此外,遵循“全路一张网和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集中调度,充分发挥国家铁路调度指挥及专业化管理优势,统筹本线和跨线运输需求。 按照陆东福的要求,国铁集团有关部门要搞好顶层设计,把浩吉铁路作为路网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资源的配置、管理、经营和运用。浩吉铁路公司要切实落实安全、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由建设管理向运营监管的转变。 “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挥技术管理和经营优势,调动有效资源,切实承担受托运营责任,高度重视和解决运营初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快速培育市场,用好管好浩吉铁路。”陆东福表示。
  • 《未来十年,我国煤炭产消运格局会发生哪些新变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7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我国煤炭进口量达5.43亿吨,同比增长14.4%。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中流砥柱、基础保障和压舱石。未来10年,我国煤炭生产供应基地在哪里?煤炭消费重地在哪里?煤炭市场价格走势如何?铁路运输大通道将有哪些变化?煤炭发展趋势又将怎样? 未来我国煤炭调出的增量,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地区,增量的80%来自这些西部地区。其中,新疆将由国家煤炭战略储备基地逐渐转为战略开发重地。新疆地区预测煤炭资源储量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的40%,预计2035年产能将达到10亿吨左右。但由于新疆煤炭受限于运距太长、新铁路干道修建还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扩大“疆煤外运”量有一定困难。 在消费端,一是传统煤炭消费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华东、华南,还有靠近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依靠西部煤炭有效供应存在一定压力,需要从国外进口煤炭来缓解需求压力。二是中、西部地区目前不仅是煤炭生产重地,而且也逐渐转为煤炭消费地,消费的主要方向是煤炭产业链下游的煤化工、煤电等。 煤炭价格变动走势方面,2024年我国煤炭市场价格下降17.7%。煤炭市场价格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市场煤炭供需情况、新能源发展情况、国家能源市场调控政策导向、进口煤量变化及国际煤炭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总体来看,在没有发生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未来一个时期内,市场煤炭价格会呈微波动状态,2025年煤炭整体供应保持平稳,煤炭市场表现供强需弱,沿海煤炭价格走向趋弱。 预计从目前至“十六五”末,我国煤炭产业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大趋势。煤炭消费进入峰值平台(碳达峰)期,大约以2025年至2035年10年左右,每年煤炭产量约为50亿吨左右,保持相对较长的稳定期。二是大布局。中国煤炭生产布局将呈现东部产量减少、中部产量平稳、西部产量增长的新格局。三是大机遇。这10年间将是煤炭量增的最后机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50亿吨左右的峰值。也就是说,在十年左右时间里,中国煤炭生产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这是最后的增量“晚餐”,应抓住机遇,抢吃增量“晚餐”。 运输方面,我国煤炭铁路运输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大通道格局已基本形成,破解了多年来制约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铁路运输瓶颈。北煤南运铁路运输通道主要包括浩吉、洛湛、包西、西康等以煤运为主的主干道,以及京沪、京广、京九等综合性路网大通道等。西煤东运铁路运输通道主要有大秦、朔黄、唐包、瓦日、丰沙大、石太、集通、侯月、陇海、宁西铁路,以及“疆煤外运”主要通道兰新、临哈和格库线等。 此外,新疆未来铁路改造及建设的重点将是优化兰新铁路运输调度,加强南北两翼铁路扩能改造,加快实施淖梧铁路、临哈铁路增建二线、格库铁路增建二线、鄯善至敦煌铁路等重点项目,“十五五”末铁路外运能力将提升至2.6亿吨/年。 此外,神瓦(冯红)铁路,即国家规划的“包西铁路至瓦日铁路联络线”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是国铁集团“联网、补网、强链”新开工重点项目。神瓦(冯红)铁路建成开通后,可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与山西中南部瓦日铁路通道相连,使得陕北的优质煤炭运向东部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