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股东共同打造“北煤南运”国家战略通道 浩吉铁路混改新路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24
  • 9月17日,一辆线路检测列车从内蒙古浩勒报吉南站出发,一路向南,穿过广袤的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驶过229座隧道、770座正线大中桥,横跨两次黄河、一次长江,一直驶向内陆地区的江西吉安。

    这是我国第五条煤运铁路大干线——浩吉铁路的测试现场,线路检测列车的行驶,标志着浩吉铁路已经全线建成,通车在即。

    “浩吉铁路即为原本的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是‘北煤南运’国家战略运输通道,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铁路,同时也是一条重载铁路线,规划年运输能力2亿吨以上。”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浩吉铁路项目负责人李永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从地图上看,浩吉铁路从内蒙古浩勒报吉出发,途径榆林、运城等煤炭产地,将产地煤直接运达中部用煤大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实现了煤运的陆路直达,填补了我国煤运铁路长大干线的空白。

    “这是一种运输格局和方式的改变。”李永金说。

    与此同时,这也是包括民营煤炭企业伊泰集团在内的21个股东期盼已久的铁路。据了解,作为混改样本,浩吉铁路在建设之初就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经过几年发展,最初的16家股东单位,目前已经增加至21家。

    “这条铁路的开通运营,给我们内蒙煤炭外运带来巨大利好,不仅打通了运输瓶颈,而且在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上,都将有一定的下降。”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三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到浩吉铁路调研时则表示,浩吉铁路的建成开通运营,对于完善北煤南运布局、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对于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合资铁路公司经营管理,对于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实现货运增量行动三年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通毛细血管

    陕西榆林,靖神铁路与浩吉铁路在靖边北站“相遇”了。这条全长232.68公里的铁路,将榆林地区陕煤、中煤等各大煤矿,与长大干线浩吉铁路的微循环彻底打通。

    “目前,陕西向外运输的煤炭,仅有30%是通过铁路运输,这样造成污染大、费用高,不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铁路运输是必然的选择,预计靖神铁路将和浩吉铁路同步开通,为陕煤外运做出贡献。”靖神铁路总经理杨志光表示。

    据统计,大宗长途货物运输,铁路能耗仅是公路的1/7,污染物排放是1/13,可以说在节能减排方面,铁路运输具有很大优势。

    然而,浩吉铁路作为货运“大动脉”,离不开靖神铁路这样的“毛细血管”。据了解,浩吉铁路与国铁、地方铁路接轨,具备同步开通条件的联络线共12处。浩吉铁路是我国首个把集疏运系统纳入主通道同步规划、同步审批的铁路项目,旨在打通煤炭产地和消费地最后一公里运输通路。

    李永金介绍,201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于2013年3月编制完成专题规划研究报告与项目可研报告同步报送国家审批,规划配套集疏运项目86个,包括路网联络线、专用线和煤炭集运站、铁水联运及储配基地。

    目前,与通道同步建成了21个配套集疏运系统,像毛细血管网般,为打造大能力、高效的煤炭运输系统不断发力。开通运营后,可以衔接多条煤炭集疏运线路,并实现铁水联运功能。

    “今后还将根据需求不断扩大集疏运系统规模。集疏运系统的超前规划、有序建设,对畅通煤炭运输网络、充分发挥通道效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永金表示。

    改变运输格局

    这并不是我国第一条煤运专线。

    1992年,中国境内首条重载铁路兼煤运通道干线铁路——大秦铁路全线建成通车,27年间,这条西起大同、东至秦皇岛,全长410.8公里的线路,以中国铁路1%的营业里程完成全国铁路20%、全国13%的煤炭运量,每年运送煤炭超过4.4亿吨。

    大秦铁路之外,神黄铁路也是煤运大通道之一。这条由神朔铁路和朔黄铁路连接形成的干线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西煤东运的大通道。神黄线西起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在山西神池县神池南站连接起两条线路,此后一路向东,至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口货场。

    据了解,1996年,神朔铁路开通运营,边运营,边建设,边扩能,边跨越,设备不断升级改造,运输能力不断提升。随着1999年朔黄铁路全线建成后,两条线路连通,对于加快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保证华东、东南沿海地区能源供应、扩大我国煤炭出口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除了干线运煤通道之外,京九、石太等既有铁路也承担着煤运的重任。不过,现存的煤运大通道,以“西煤东运”为主,将煤炭运输至港口,再由水路运输。

    “浩吉铁路和以往的煤炭专用铁路不同,就是改变了煤炭运输由西向东再经过海运、江运才能到达华中地区的状况,是衔接多条煤炭集疏运线路、点网结合、铁水联运的大能力、高效煤炭运输系统,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既有煤运铁路的运输压力。”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副主任王珣表示。

    据李永金介绍,原来的“西煤东运”,是到港口再下水后进江,而浩吉铁路实现了陆路直达,在一定的区域内,时间优势明显。比如从内蒙到华中地区,原来通过大秦、朔黄等煤炭专用线,将煤炭运至秦皇岛港、黄骅港等港口,通过海运至南方港口,转而换船沿长江运输至华中内陆地区,整个行程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浩吉铁路开通运营后,这个时间将缩短至1-2天。

    混改新标志

    对王三民来说,浩吉铁路不仅有利于煤炭的外运,更重要的是,由于伊泰是浩吉铁路的股东之一,在运输安排上面,伊泰有了更灵活的可能性。

    事实上,不仅是伊泰集团,浩吉铁路开创了铁路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模式。

    据了解,2012年,由原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牵头主导,民营资本参与,16家企业作为项目出资人,成立全国最大的混合所有制合资铁路公司——蒙西华中铁路公司(现改名为“浩吉铁路公司”),目前股东单位增加至21家。

    由于煤炭经销及上下游优质企业的参股,加强了铁路与煤炭企业的深度合作,铁路开展库前移、仓储以及物流金融等业务,并提供运贸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使得浩吉铁路公司的创效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均有所增强。

    据国铁集团资料显示,浩吉铁路开通后,将采取“自主经营、委托运输、集中调度、综合维修”的运营管理新模式,全线分段委托西安局、武汉局集团公司开展运输服务,实现路网和浩吉铁路运输能力、运输效率效益最大化。

    同时,充分利用铁路局集团公司专业管理、技术人才、检修能力等既有资源和管理经验委托运输,实现优势互补,尽快形成运输管理能力和条件,满足浩吉铁路开通运营的现实需要,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此外,遵循“全路一张网和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集中调度,充分发挥国家铁路调度指挥及专业化管理优势,统筹本线和跨线运输需求。

    按照陆东福的要求,国铁集团有关部门要搞好顶层设计,把浩吉铁路作为路网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资源的配置、管理、经营和运用。浩吉铁路公司要切实落实安全、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由建设管理向运营监管的转变。

    “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挥技术管理和经营优势,调动有效资源,切实承担受托运营责任,高度重视和解决运营初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快速培育市场,用好管好浩吉铁路。”陆东福表示。

相关报告
  • 《鄂尔多斯一煤炭铁路专线通车发运,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能力进一步提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31
    • 近日,鄂尔多斯市华茂物流有限公司陶利庙南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首列开装发运,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能力进一步提升。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85亿元,位于浩吉铁路陶利庙南站对侧,建有快速装车区、密闭煤货台储存发运区、块煤堆放区、集装箱堆放区(农副产品储存区、五金建材堆放区)等,内设货装站台6个,其中常规货装站台5个、集装箱站台1个。 项目配备快速装车系统1套,设计年运输能力近期500万吨,远期1000万吨。 陶利庙南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项目的建成,为浩吉铁路“北煤南运”综合运输通道增添了一座千万吨级的战略装车点,开辟了新的“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市场化煤炭运输通道,为蒙煤外运、电煤保供和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 《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2-07
    • 2019年,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湖北广电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南广电、江西广电等全国区块链编辑部成员单位推出特别策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思享荟,邀请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经济领域的专家就“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解读。 本期邀请了来自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 李琳 进行解读。   李琳,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资深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湖南省统一战线首批智库专家,湖南省智库成果首批“十大金策”获得者。 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效应逐渐凸显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在推动我国形成东中西协同联动发展格局中起着重要枢纽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定位为“一极”(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三区”(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并明确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六大重点建设任务,即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共享以及深化对外开放。《 规划》实施五年来,中部三省积极行动,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使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初驶快车道,多领域的合作平台已搭建,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初现成效,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效应逐渐凸显。 一是多领域的合作平台已搭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先后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南昌行动》等协议,咸(宁)岳(阳)九(江)小三角、九江与黄冈跨江跨区合作开发、新(余)宜(春)萍(乡)与长株潭合作等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以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已有数十个。 二是交通运输一体化率先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就高速公路、铁路、水运港口方面互联互通多次召开协商会,在共同打通高速公路“断头路”,消除长江“肠梗阻”,推进多种运输方式联运,建立便捷、经济、可靠、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产业协同发展已在优势行业着手突破。以2012年湘鄂赣三省工信部门在武汉签署《湘鄂赣三省加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产业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为标志,开启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序幕。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旅游、装备制造业、农业、文化产业等行业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达成了发展共识。 四是市场一体化初显成效。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在合理促进市场流通环境一体化、共同打造市场主体准入环境一体化、努力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一体化、大力实施监管执法联动一体化、深入开展消费区域维权一体化、积极构建打击传销区域防控一体化、稳步构建区域工商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探索推动干部交流互动一体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湖南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定位目标,以岳阳为桥头堡、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辐射带动全省四大板块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在咸岳九“小三角”合作开发、湘赣边区合作示范区建设等多领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合作成效趋显。 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 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尽管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已初驶轨道,但对标长三角、京津冀快速推进的一体化战略和成效,长江中游城市群因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明显滞后,尚存在诸多“梗阻”和瓶颈,其中一体化发展机制的缺失和体制障碍尤为凸显。在我国正致力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巨龙腾飞中的“龙腰”支撑作用,尤显迫切与重要。 作者 李琳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