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FLVCR2将胆碱摄入大脑的结构和分子基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03
  • 2024年5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asis of choline uptake into the brain by FLVCR2的文章。

    胆碱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细胞膜合成、表观遗传修饰和神经传递都需要大量的胆碱。大脑对胆碱的需求量尤其大,但胆碱是如何进入大脑的却仍是个未知数。最近确定的主要促进剂超家族转运体 FLVCR1(又称 MFSD7B 或 SLC49A1)是一种胆转运体,但在血脑屏障中的表达量并不高,而相关蛋白 FLVCR2(又称 MFSD7C 或 SLC49A2)则在血脑屏障的内皮细胞中表达。先前的研究表明,人类 Flvcr2 基因突变会导致脑血管异常、脑积水和胚胎死亡,但 FLVCR2 的生理作用尚不清楚。

    该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明,FLVCR2 是一种 BBB 胆碱转运体,负责大脑中大部分胆碱的吸收。研究人员还利用冷冻电镜测定了胆碱结合的 FLVCR2 在内向和外向状态下的结构。这些结果揭示了大脑是如何获得胆碱的,并从分子层面揭示了FLVCR2是如何在芳香笼中结合胆碱并介导胆碱摄取的。该工作可以为向大脑靶向输送治疗药物提供一个新的框架。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326-y
相关报告
  • 《Nature | 人体胆碱和乙醇胺转运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24
    • 2024年5月22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choline and ethanolamine transport in humans的文章。 人类猫白血病病毒 C 亚群受体相关蛋白 1 和 2(FLVCR1 和 FLVCR2)是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的成员。它们的功能障碍与多种临床疾病有关,包括 PCARP、HSAN 和 Fowler 综合征。早先的研究认为,FLVCR1 可能具有血红素输出功能,而 FLVCR2 则被认为具有血红素输入功能,但对于这两种转运体的功能,仍然没有确凿的生化和详细的分子证据。 该研究发现 FLVCR1 和 FLVCR2 通过浓度驱动的底物转运过程促进胆碱和乙醇胺跨质膜转运。通过结构和计算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 FLVCRs 不同的构象状态,并揭示了它们与底物相互作用的配位化学原理。完全保守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构成了这两种转运体的结合口袋,并通过阳离子-π相互作用赋予胆碱和乙醇胺选择性。该发现阐明了 FLVCR1 和 FLVCR2 转运胆碱和乙醇胺的机制,提高了我们对干扰这些重要过程的疾病相关突变的理解,并阐明了这些主要促进剂超家族蛋白在转运循环过程中的构象动态。
  • 《Nature | FLVCR1 脂头基团进入肯尼迪通路的结构基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03
    • 2024年5月1日,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lipid head group entry to the Kennedy pathway by FLVCR1的文章。 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磷脂,它们分别由胆碱和乙醇胺通过肯尼迪途径重新合成。尽管这些脂质具有重要作用,但使细胞吸收胆碱和乙醇胺的机制仍然未知。 该研究发现,FLVCR1(其突变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综合征后柱共济失调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编码的蛋白质能将细胞外的胆碱和乙醇胺转运到细胞内,并被下游激酶磷酸化,从而启动肯尼迪通路。存在胆碱和乙醇胺时的 FLVCR1 结构显示,这两种代谢物都与一个由芳香族和极性残基组成的共同结合位点结合。尽管与一个共同的结合位点结合,FLVCR1 与胆碱中较大的季胺和乙醇胺中的伯胺的相互作用方式却不同。结构诱导突变确定了对乙醇胺转运至关重要、但对胆碱转运却无关紧要的残基,从而实现了肯尼迪途径两个分支入口点的功能分离。 总之,这些研究揭示了 FLVCR1 是如何成为肯尼迪途径两个分支磷脂生物合成的共同起源的高亲和性代谢物转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