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建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1
  • 为提升偏远地区供电可靠性,国网承德供电公司依托塞罕坝接坝地区丰沛水电、光伏资源,联合产学研团队攻克小水电调速优化、复合储能支撑及水光储协调控制技术,日前,在河北省围场县老窝铺乡建成冀北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

    据了解,该项目集成400千瓦水电机组、800千瓦光伏,配置镍氢与锂电池复合储能,部署边缘侧能量管理系统并接入调度系统。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91187-1.html
相关报告
  • 《河北涉县:十兆瓦级水光储微网造福7000多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7
    •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通知,发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名单和典型案例集,包括系统类示范标杆10项、项目类示范标杆10项。公司要求各单位学习借鉴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的好做法,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电网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网制宜,有力有序推进示范建设,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电网头条将逐一为您介绍这些电力系统示范标杆。河北涉县合漳 水光储微电网示范   巍巍太行,红色赤岸。   曾经,这里创造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   如今,这里闯出了一条山区清洁能源发展的新路子。 01 总体情况   国网河北电力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锚定“安全、绿色、经济”三大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微电网,推动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融合发展。   2023年年初,国网河北电力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在邯郸涉县合漳乡试点开展河北首个十兆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探索。项目新建1座10千伏开关站,将10千伏合漳线一分为四接入开关站,依托开关站构建源网荷储协同调控的十兆瓦级微电网系统。   该工程利用当地丰富的光伏发电、水电资源,通过优化电网结构,自主开发风光水储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构建“水—光—储”一体化控制架构,推动绿色电力与新型储能系统协同互动。在离网试验中,微电网实现了十兆瓦级微电网自给自足连续运行7天。在并网情况下,微电网能够主动参与大电网电压、频率调节。 02 建设背景   河北邯郸涉县合漳乡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区,共有居民1.89万户,高压客户47个。区域内清漳河、浊漳河交汇,风光水资源丰富。受山区地形影响,该区域原来仅由1条10千伏线路供电,且跨越山区、河流等,防灾抗灾能力较弱,供电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如果新建一座35千伏变电站,架空线路要跨越高山、自然保护区等,新建供电线路较长、施工困难,后续设备巡检难度大。   经过多方论证,国网河北电力以源网荷储微电网协同运行为思路,联合院士专家团队,规划建设十兆瓦级水光储微电网示范工程,通过电网结构优化、建设构网型储能、小水电和光伏控制系统改造等,实现区域电网自平衡、自管理、自调节,满足当地电力供应需求。 03 建设大事记   2023年1月,启动河北涉县合漳水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论证和可研工作。   2023年3月,完成微电网接入系统方案审定。   2023年4~5月,开展储能站站址选取和协议办理工作,完成可研报告。   2023年8月,完成微电网工程可研评审和批复。   2023年12月28日,完成微电网工程储能站主体建设,一、二次系统送电投运。   2024年3月22~23日,完成黑启动和并离网无缝切换试验,实现微电网离网运行24小时。   2024年4月3日,完成连续7天长时间离网运行试验,创国内并网型微电网离网运行时间纪录。   2024年4月13日,河北涉县合漳水光储微电网示范工程建成投运。 04 特色亮点   构网型储能系统,提高末端电网韧性   国网河北电力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在原有电网的基础上,配置2兆瓦/4兆瓦时储能设备,并创新采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并联控制、储能惯量—频率主动支撑等技术,构建十兆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当外部电网出现异常时,通过本地储能、小水电、光伏的互动,可保障微电网自给自足连续运行7天以上,提升电网末端电压的稳定性,明显改善1000余户电网末端居民的供电质量。   绿色智能微电网,自平衡、自管理、自调节   该公司深化“大云物移智链”、电力北斗和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在电源侧改造3台水电机组控制系统,完成140余户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改造,保障清洁能源发电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在电网侧新建1座10千伏开关站,并在合漳线各台区加装智能融合终端,可实时采集设备信息;在负荷侧,为可调负荷加装控制开关,接入微电网管控平台,实现区域电网“自平衡、自管理、自调节”。   微电网管控平台,提升区域电网电能质量   该公司研发风光水储微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微电网多节点电压,并同时监控储能电站、光伏发电系统、充电桩和水电站等设备运行状态,实现源网荷储协同调控,解决了偏远山区清洁电能消纳困难、末端电压不稳定等问题,提高区域内新能源利用率,有力促进当地居民光伏增收,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05 建设人物   樊会丛   国网河北经研院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师   她带领项目规划团队成员多次深入现场开展负荷需求、电源特性调研,分析研讨冬夏负荷高峰并叠加丰水期、枯水期等多种典型场景,确定以源网荷储微电网协同运行为思路,选择构网型储能和小水电作为主力支撑电源,提出水光储一体化协同控制架构及建设方案。   刘航   邯郸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   作为河北涉县合漳水光储微电网示范工程规划技术负责人,他结合涉县合漳乡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组织完成微电网方案论证、储能站址选取、可研编制、项目实施和调试试验工作,参与微电网运行策略制订和成效评估,保障微电网发挥最佳运行效果。   王少敏   邯郸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电网规划专责   他主持开展电网规划数智管控平台创新研究,搭建动态碳排放量实时监测预警平台,负责合漳微电网技术分析和数据测算。同时,积极推进项目立项、实施,并参与开展测试实验和运行调控,保障微电网工程按期投运。   杨阳   涉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专责、副高级工程师   作为河北涉县合漳水光储微电网示范工程主要规划者,他通过对合漳乡地区电源出力、网架结构和负荷特性的分析,合理规划储能站站址。他创新提出采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并联控制、储能惯量—频率主动支撑等技术,解决了电网存在的供电质量与稳定性问题。   朱建峰   涉县合漳水光储微电网示范工程项目经理   他是河北涉县合漳水光储微电网示范工程设计总负责人。他组建专项创新设计研究团队开展合漳微电网工程设计,通过储能仓步入式布置、水电集控云4G网络接入、纵旋隔离式开关柜等一系列创新研发,提升储能设备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韩春雨   涉县合漳水光储微电网示范工程电气施工负责人   面对风光水储一体化运行策略调试方法无先例可循的难题,他组织建设团队与设备厂家召开技术分析会,根据风光能源的不均匀性、水的稳定性和电网的峰谷平运行特点进行分析,详细确定每一个电源投入和出力条件相应的逻辑判别条件,并完成系统整体调试工作,保障了工程按期投产。
  • 《全国首个村级自治微电网示范工程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17
    • 日前,莱芜小增家庄村三端低压柔直互联系统实现常态化运行,这标志着国内首个村级自治微电网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运。小增家庄村隶属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是一个以水泥预制为主业的专业村。该村白天工业用电需求大,居民用户用电负荷较低,光伏大发配变潮流整体反送,台区电压波动大、线损明显增大,反向重过载运行风险加剧。晚间居民用电负荷集中、迅速增加。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持续推行,预计村内及周边村镇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加速发展,用户充电需求将迅猛增加,但村内缺乏安全便捷、大功率的快速充电设施。一方面,低压台区运行状态感知能力不强,故障后无法第一时间实现故障定位和主动抢修;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分布式资源也无法有效最大化就地利用,无法有效支撑民生用户不停电。 小增家庄村面临的问题是当前配电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普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要求,国网山东电科院联合莱芜供电公司在小增家庄村设计搭建了国内首个村级自治微电网。构建了光储充一体化直流充电站,不仅大幅提升了小增家庄村民生负荷的供电可靠性,也为新能源汽车在农村普及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推动农村地区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该示范工程具备全要素、全功能、全数字的“三大特色”,高度契合数智化坚强电网“四大特征”。首先是多元主体灵活调配能力强。充分发挥多台区、多要素的互补性,依托三端柔性互联的物理网架和高算力的数字孪生管控系统,实现了台区间功率的快速灵活互济和源网荷储高效协同互动,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出力强随机波动性、间歇性带来的潮流频繁反转、电压越限、设备反向重过载等问题。其次,通过构建微电网运行管理体系,具备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离网运行能力,在10千伏线路或台区失电情况下为民生负荷提供不少于2小时的电力供应。此外,还实现了台区运行状态数智化管控。可以推演分析村级微电网未来运行态势,指导智慧运维、智能运行优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