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厥属的植物自噬触发了亚该菌对被番茄斑潜蝇感染的番茄植株的反应》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7-15
  • 多面手捕食者细叶厥属是番茄作物众多害虫的有效生物控制剂,由于其植物吞噬行为,也可以触发植物防御机制(直接和间接)。在南欧,细叶厥属经常在番茄温室中释放,以控制入侵害虫番茄斑潜蝇,有时与另一种生物控制剂,卵寄生虫毛滴虫亚该菌结合使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嗅觉生物测定法发现,无论是在没有绝对番茄斑潜蝇卵或幼虫的情况下,还是在没有绝对番茄斑潜蝇卵或幼虫的情况下,植物取食活性引起的挥发性化学特征的改变,都使番茄植株对番茄斑潜蝇更具吸引力。这一结果与未与番茄斑潜蝇侵染的番茄植株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化学特征的差异有关。

  • 原文来源: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340-023-01647-z?error=cookies_not_supported&code=ec7fbb8f-171c-4525-875c-e74e087bef9e
相关报告
  • 《番茄植株的烟粉虱感染改变了大黄蜂的觅食行为》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9-02
    • 昆虫授粉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在作物繁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黄蜂(Bombus terrestris (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作物传粉者,尤其是番茄。蜜蜂授粉的效率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蜜蜂种类、营养植物和食草动物等生物因素。烟粉虱(同翅目:烟粉虱科)是番茄植株最常见、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然而,烟粉虱是否会影响地粉虱对番茄的传粉行为,以及植物-草食传粉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地芽孢杆菌偏爱被烟粉虱危害的植物。此外,对被烟粉虱危害的番茄植株进行了挥发物检测和分析。采用触角电图(EAG)和y管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地草对植物挥发物的嗅觉反应。有趣的是,烟草粉虱诱导的己酸甲酯和丁香酚在番茄植株上对地螟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因此,烟粉虱通过挥发物影响地蠹蛾的偏好。烟粉虱与地芽孢杆菌的植物挥发物相互作用可以丰富我们对植食动物与传粉昆虫相互作用的认识。此外,己酸甲酯和丁香酚可作为授粉增效剂。
  • 《武汉植物园番茄蜡质合成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09-11
    •     番茄采后易腐烂变质,在运输、贮藏和销售过程中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培育耐储优质番茄新品种是当前番茄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果皮蜡质是覆盖在果实最外层的疏水性物理屏障,而改变果皮蜡质的组分和结构能够影响果皮保水性,从而在延长果实货架期的同时提升果实品质。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高磊团队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gene family reveals that SlLACS1 is essential for cuticular wax biosynthesis in tomat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番茄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ACS)基因家族进行系统分析和功能解析,揭示了SlLACS1是番茄表皮蜡质合成的关键因子以及SlLACS1在增强番茄抗旱性和延长果实货架期方面的应用潜力。     C16:0和C18:0短链脂肪酸在LACSs作用下形成蜡质合成的前体,是植物表皮蜡质合成过程的限速步骤。该团队通过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发现番茄存在11个LACS基因,并通过分析该家族基因在番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发现SlLACS1同时在番茄果实外表皮和叶片中高表达,暗示SlLACS1参与番茄表皮蜡质的合成。为解析SlLACS1基因的功能,该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番茄中敲除SlLACS1基因,致使叶片表皮蜡质和果皮蜡质含量下降22.5%至34.2%,表明SlLACS1是番茄蜡质合成的关键基因。进一步,干旱和失水实验显示,SlLACS1基因敲除突变体幼苗对干旱更加敏感,且果实货架期显著缩短,证明SlLACS1通过参与表皮蜡质合成,在增强番茄抗旱性和延长果实货架期方面发挥了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番茄SlLACS1基因参与番茄蜡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为培育耐干旱和耐储藏番茄新品种提供了分子依据。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湖北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