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脂肪酸模式反映饮食习惯和代谢健康:一项交叉研究》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6-05-04
  • Using pattern analysis,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fatty acid patterns, dietary intake, and biomarkers of metabolic health using data from the Irish National Adult Nutrition Survey.

    Methods and results

    Plasma fatty acid patterns were derived from 26 plasma fatty acids using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Four clusters were identified, each with a distinct fatty acid profile. Cluster 1 included high proportions of linoleic acid (LA) and low proportions of stearic acid (SA); cluster 2 was higher in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SA; the profile of cluster 3 was higher in very-long-chain saturated fatty acid (VLCSFA) and lower in α-linolenic acid (ALA) (cluster 3); while cluster 4 was higher in fatty acids related to de novo lipogenesis and 20:3n-6 and lower in LA (cluster 4). In general, cluster 4 wa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metabolic profile and higher metabolic risk (p < 0.033). Clusters 2 and 3 were associated with healthier and protective phenotypes (p < 0.033).

    Conclusion

    Distinct fatty acid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which were related to demographics, dietary habits, and metabolic profile. A pattern higher in VLCSFA and lower in ALA was associated with healthier metabolic outcome.

相关报告
  • 《减少饮食中盐、脂肪与糖的含量》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乌吉斯古楞
    • 发布时间:2017-11-28
    • 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低糖的不均衡饮食结构,导致发达国家肥胖率上升。在欧洲多国,盐的过量摄取(日摄取量近10g)是一大难题。据此前对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高发国家进行的研究预计,如果将盐的日摄取量降低到每天5g,那么每年有85万人将免于丧命。大量减少食物中盐、脂肪和糖等成分能挽救生命,减少健康开支。然而上述成分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其质量和数量对食物自身来说有一定影响。 欧盟与法国农业科学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Agronomique, INRA)合作的项目TeRiFiQ(Combining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significant binary Reductions in Sodium, Fat and Sugar content in everyday foods whilst optimizing their nutritional Quality)始于2012年,4年来 TeRiFiQ对日常食用食物进行配方改造,已成功减少了多个食物中盐、糖和脂肪含量,而不降低其本身的营养价值、口感和消费者接受度。为保证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在欧洲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TeRiFiQ针对欧洲委员会提出的4类食物进行了实验研究。今年这一项目接近尾声,实验结果详见表1。 从技术角度看,使脂肪含量降低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复合型乳剂来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肉制品、烘烤食品、酱汁等)。改善脂肪质量的实验主要是使用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来进行部分脂肪替代。就糖含量而言,项目组只进行了替代配料天然甜味剂的添加实验,但在新配方中可能会加入香料以增强味觉。新配方要进行消费者接受度测试,进而从感官角度进一步优化配方。为展示实验成果,先进技术将会大量地应用到实验成功的新配方食品生产过程中。 除了技术上改进以外,如果还能了解瞬时香气释放、瞬时感知信息和食物配方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交叉知觉模态互动是如何加强味觉感受的过程有基本认知的话,就能更好地理解食物新配方呈现出的感官表现,从而在保证食物接受度不下降的基础上,继续改善食物配方。 科学家们表示,行业和消费者尚可接受绝大部分通过配方改造的食物。此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在TeRiFiQ框架下针对消费者的研究也在进行当中,研究结果将进一步支持上述实验结果。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实施TeRiFiQ项目的研究成果,拓宽其应用领域,同时推动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各项技术的成果转化。 (编译 乌吉斯古楞)
  • 《咖啡因可以抵消高脂肪、高糖饮食的一些健康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2-26
    • 在老鼠身上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咖啡因可能通过减少脂肪细胞中脂质的储存、限制体重增加和甘油三酯的产生来抵消肥胖饮食的一些负面影响。 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科学家们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与饮用无咖啡因的马黛茶的老鼠相比,饮用从马黛茶中提取的咖啡因的老鼠体重增加了16%,体内积累的脂肪减少了22%。 合成咖啡因和从咖啡中提取的效果相似。 马特茶是一种富含植物化学物质、类黄酮和氨基酸的草本饮料,拉丁美洲东南部国家的人们把它当作兴奋剂。研究显示,一份美帝茶的咖啡因含量在65-130毫克之间,而一杯煮好的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在30-300毫克之间。 在四周的时间里,研究中的老鼠吃了含有40%脂肪、45%碳水化合物和15%蛋白质的食物。他们还摄入了一种形式的咖啡因,其量相当于一个人每天喝四杯咖啡的量。 在为期四周的实验结束时,各组大鼠的瘦体重百分比有显著差异。从美茶、咖啡或合成原料中摄入咖啡因的老鼠积累的身体脂肪比其他组的老鼠少。 最近发表在《功能食品杂志》(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上的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美茶除了提供与它所含的酚类化合物、维生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相关的其他有益健康影响之外,还可能有助于对抗肥胖。 “考虑到这些发现,mate tea和咖啡因可以被认为是抗肥胖药物,”该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营养科学部主任埃尔维拉冈萨雷斯德梅加(Elvira Gonzalez de Mejia)说。“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推广到人类,以了解mate tea和咖啡因作为预防超重和肥胖的潜在策略的作用,以及与这些情况相关的后续代谢紊乱。” 根据这项研究,在大鼠中,脂肪细胞中的脂质积累与体重增加和体脂增加显著相关。 为了确定作用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细胞培养研究,他们让老鼠的脂肪细胞接触合成咖啡因或咖啡或伴侣咖啡因提取物。他们发现,无论其来源如何,咖啡因都能减少脂肪细胞中脂肪类物质20%-41%的积累。 科学家们还追踪了与肥胖和脂质代谢相关的几个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包括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一种参与从葡萄糖合成脂肪酸的酶化合物;和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它编码一种分解甘油三酯的酶。 所有的咖啡因治疗,无论来源,都显著下调Fasn和Lpl的表达。他们发现,在细胞培养中,使用合成咖啡因或来自美茶或咖啡的咖啡因处理的细胞中,Fasn的表达下降了31%-39%,而Lpl的表达下降了51%-69%。 研究人员发现,在食用了mate tea咖啡因的老鼠中,Fasn的表达在脂肪组织中减少了39%,在肝脏中减少了37%。 根据这项研究,肝组织中Fasn和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减少也会导致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产生降低。 de Mejia说:“从mate或其他来源摄入咖啡因缓解了高脂肪、高蔗糖饮食对身体组成的负面影响,因为脂肪组织和肝脏中某些脂肪生成酶的调节。”Fasn和Lpl的表达降低导致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和积累降低。 ——文章发布于201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