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苔藓促进土壤碳氮积累机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耕地保护与污染治理
  • 编译者: 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3-08-31
  • 退耕还林还草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随着植被恢复进程的推进,石漠化地区土壤表层形成了约1cm厚的苔藓层,但其对下覆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关联的土壤碳氮积累的影响尚不清楚。

    基于此,以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三种典型人工植被恢复方式(单一人工林、单一牧草地、人工林间作牧草)长期观测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苔藓移植和剔除处理,以无苔藓覆盖裸土和苔藓覆盖土壤为对照,分析了自然苔藓、移植苔藓和剔除苔藓对土壤碳氮指标、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处理一年后,移植苔藓增加了表层土壤可利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剔除苔藓减少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2)自然苔藓、移植苔藓和剔除苔藓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并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真菌与细菌比、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比)。(3)苔藓性质(生物量、碳氮含量、碳氮比、饱和持水量),以及受苔藓调控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均是影响土壤碳氮积累的重要因子。

    在亚热带生态所王克林研究员和张伟研究员指导下,博士研究生肖露梅为第一作者,该研究以Mosses stimulate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dur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a humid subtropical area为题,发表在土壤学领域一区Top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报告
  • 《亚热带生态所在堆肥物质转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的合成是提高有机肥品质的关键。生物炭已被发现是一种低成本、环保和有效的腐殖质合成促进剂,但在堆肥过程中,生物炭驱动腐殖质合成的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李德军研究员团队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对桑枝和猪粪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合成的影响(图1)。利用荧光光谱、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先进技术,综合分析了堆肥过程中真菌群落、功能基因和代谢特征,阐释了生物炭添加对腐殖质形成的影响机制。在成熟期,添加生物炭使黄腐酸和腐殖酸的生成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4%和39.4%。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温度、木质纤维素降解以及脲酶、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改变了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后者与腐植酸含量显著相关。真菌群落的改变提升了高温期和成熟期腐解真菌功能和CAZyme基因的表达。最终,生物炭添加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外源性物质代谢(双酚类代谢和醌类生物合成)和氨基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从而通过产生喹啉类、酚类和芳香氨基酸等代谢产物促进腐殖质物合成。综上所述,生物炭添加可以通过选择性调节堆肥过程中真菌群落和代谢特征,有效促进腐殖质的合成,从而有利于有机肥施用后土壤肥力和健康的改善。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泥炭藓湿地的金属-有机碳交互作用----土壤碳封存新机制探索方面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耕地保护与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3-08-31
    • 2023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员团队发现泥炭藓湿地中独特的金属-有机碳保护机制。相关成果以“泥炭藓通过活化金属氧化物提高土壤对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封存能力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泥炭藓是一类重要富碳湿地(泥炭地)的旗舰物种,泥炭藓湿地是全球碳积累的热点区域。传统观点认为,泥炭藓湿地有机碳库以植物残体或颗粒态有机碳(POC)主导。但作为一种周转更慢的土壤碳库,矿物结合有机碳(MAOC)在泥炭藓湿地中的积累却未被关注。近期研究发现,泥炭藓独特的酚类代谢产物可以活化铁氧化物,并促进其与有机碳的结合。冯晓娟团队对我国20个泥炭藓湿地和29个非泥炭藓湿地开展野外调查,比较了泥炭藓湿地、非泥炭藓湿地以及草地、森林和冻土分布区表层土壤中金属结合有机碳(bound OC)和活性铁铝氧化物的含量,并评估了bound OC对MAOC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藓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金属-有机碳交互作用的热点区域,其bound OC在土壤有机碳中的占比显著超过非泥炭藓湿地、森林、草地和冻土。泥炭藓湿地的酸性环境为铁铝氧化物的活化和积累创造了先决条件。泥炭藓独特的酸性酚类代谢产物进一步加强了金属-有机碳的交互作用,并在铁铝含量较高的火成岩型湿地中尤为显著。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重要的碳封存机制,即泥炭藓通过活化金属氧化物促进湿地中MAOC的积累,并实现长期碳封存。泥炭藓不仅是一个“泥炭建造者(peat builder)”,还是一个高效的“铁锈工程师(rust engineer)”。这一发现对泥炭藓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以及完善对全球碳循环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