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英国又发现新的变异毒株,传染性正在评估!国际油价大涨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2-29
  •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获得国会批准的疫情救济法案突然 “发难”,要求将救济支票的金额从600美元提升至2000美元。周三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迅速作出回应,欣然同意特朗普的要求,并要求其向共和党高层施压。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众议院计划周四表决一项法案,将本周通过的抗疫纾困法案中的600美元刺激支票替换为特朗普要求的2000美元。佩洛西表示,要想众议院一致通过,麦卡锡的同意是必不可少的。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计划在 “不久的将来”对俄罗斯的北溪2号项目实施新的制裁,并敦促外国政府和私营企业退出该项目。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国家电脑科学实验室 23日宣布,两家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在对里约新冠肺炎感染者所携带的病毒进行研究后,发现了新冠病毒的新变种。研究人员称,目前尚无法确定在里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与在英国发现的是否为同一变种,新病毒变种传染性强弱目前尚在评估中。12月23日,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表示,英国发现了两例另一变种新冠病毒的确诊病例,是来自南非的接触病例,另一种新的新冠病毒毒株令人高度担忧。东英格兰和东南英格兰的地区将进入第四级限制,也对英国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采取了行动。萨塞克斯郡、牛津郡和艾塞克斯郡将于12月26日凌晨进入第四级限制。 截至北京时间 12月23日23时20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至78174164例,其中死亡病例达到1720366例。 据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当地时间 12月23日,24小时内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237例,为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单日新增最高,累计确诊2149551例;新增死亡744例,为4月29日以来单日死亡最高,确诊后28天内死亡病例累计69051例。 据美国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12月23日16时22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8381991例,累计死亡病例325097例。过去24小时,美国新增确诊病例213214例,新增死亡病例2486例。 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 NIAID)所长福奇表示,12月22日接种疫苗之后,出现轻微的疼痛,睡一觉之后感觉良好。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在 23日上午召开的记者会上宣布,因为在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导致的病患激增,日本暂停来自英国旅客(日本人除外)入境。 美国至 12月18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减少56.2万桶至4.995亿桶,预期减少318.6万桶。连续5周录得增长后下滑,且创11月13日当周(6周)以来新低。12月24日,WTI2月原油期货收涨1.10美元/桶,涨幅2.34%,报48.12美元/桶。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收涨1.12美元/桶,涨幅2.23%,报51.20美元/桶。上期所原油期货2102合约夜盘收涨2.92%,报303.30元人民币/桶。沪金夜盘收涨0.23%,沪银收涨1.17%。 节前美股振幅缩窄,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标普 500指数涨0.07%,道指涨0.38%,纳指跌0.29%。 流动性宽松,股债齐涨 12月23日,在市场情绪的影响下,国内商品期货继续多数飘绿。铁矿(1035, 8.50, 0.83%)石跌近6%,螺纹钢(4290, -18.00, -0.42%)跌超4%;农产品板块多数品种相对活跃,玉米(2669, 8.00, 0.30%)、菜粕涨逾1%;基本金属方面,沪镍(125150, 780.00, 0.63%)跌逾3%;能化品板块沥青(2612, 58.00, 2.27%)跌逾2%;能源方面,原油跌逾4%,燃油跌超3%;贵金属板块,沪银跌逾2%。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 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不及预期,精炼油库存和汽油库存都录得较大幅度下降。美国至12月18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减少56.2万桶至4.995亿桶,预期减少318.6万桶,连续5周录得增长后下滑,且创11月13日当周(6周)以来新低。12月24日,WTI2月原油期货收涨1.10美元/桶,涨幅2.34%,报48.12美元/桶。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收涨1.12美元/桶,涨幅2.23%,报51.20美元/桶。上期所原油期货2102合约夜盘收涨2.92%,报303.30元人民币/桶。 在东海研究所高级能化分析师李婉莹看来,能化板块继续下行,主因仍是市场担忧欧美疫情持续发酵。 据介绍,自英国政府 19日宣布首都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提升至新增加的第4级后,苏格兰、威尔士地区也先后宣布进入“全面封锁”,民众都被要求“居家避疫”,无必要理由不得外出。 变异毒株引发各国关注,目前已有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英国发布了不同程度的旅行限制措施,涉及欧洲、亚洲、南美洲、加勒比海和中东等地,以阻止变异新冠病毒在本国蔓延。宏观市场对此消息较为恐慌,且出行受阻也不利于成品油消费,作为风险资产的原油价格明显回落,进而引发连锁效应,下游的成品油及相关能化品种跟跌。 不过银河期货原油研究员认为,大类资产在年底开始 risk off,也是导致近期多头集中的原油开启获利了结的原因之一。“以上两大因素导致近期油价跟随美股下行。” 虽然如此,上述研究人员表示,相对于欧美疫情的严峻形势和炼厂开工恢复速度受损的情况,中印需求强劲则有所支撑。 “目前市场去库速度维持在150万桶/日。”在终端柴油补库需求强劲的情况下,中国地炼采购需求同样较强。据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中国第一批进口配额为123万吨,同比+18%。 对于未来的原油市场价格,有分析人士认为中期看涨,短期观望。 “具体来说,中期经济恢复是必然的,海外主动补库存+疫情后的消费恢复+中国经济持续带动原油需求复苏,供应增量有限,页岩油处于低投资的衰减期,OPEC+整体会衡量市场的承受度选择性地让产量回归。” 李婉莹表示认为,恰逢年底,全球节假日较多,而欧美疫情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宏观风险加剧。 “能化板块受成本逻辑带动,预计相关品种将跟随油价振荡加剧,建议投资者合理控制仓位,防范疫情带来的宏观风险。”

相关报告
  • 《法国发现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4-01
    • 法国巴黎近郊克雷泰伊市亨利·蒙多尔医院近期发现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暂命名HMN.19B),并已在法国活跃传播。3月30日发表在《新发传染病杂志》的论文指出,新变异毒株位于S蛋白的多个突变有可能使其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抵抗疫苗的能力。   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在30日发布的新闻稿中称,亨利·蒙多尔医院于2月底对4例院内群聚感染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了新的变异毒株。4人中有2人曾在2020年10月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另有1人已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这种暂被媒体称为“亨利·蒙多尔”的变异毒株出现了18处突变和2个氨基酸缺失,其中7—8处突变发生在新冠病毒的关键位置S蛋白上。   新变种S蛋白突变(20I/501Y.V1)可能与传染性增加有关,另外S蛋白突变(N501Y、L452R和H655Y)已被证明需要更高水平的抗体才能中和。发现该变异毒株的病毒学教授让·米歇尔·波洛茨基表示,该变异毒株有2处突变值得特别关注,一个是“501Y”突变,可能增强病毒的传染性;另一个是“452”位置发生突变,有可能降低病毒对疫苗的敏感性。   目前确诊的“亨利·蒙多尔”变异毒株感染病例并未表现出比普通新冠病例更严重的临床特征,但让研究人员警惕的是,该变异毒株已在全法范围内开始传播。截至3月初,“亨利·蒙多尔”变异毒株已迅速占到法国确诊病例的2%。与此同时,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B.1.1.7)占比达63%,南非发现的变异毒株(B.1.351)占5.3%。   法国卫生当局正密切监视新变异株在法的传播情况。亨利·蒙多尔医院也已开展研究,特别关注该变异株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抗疫苗。   法国疫情近期持续加剧,累计确诊人数跃居全球第四。截至3月29日,B.1.1.7变异毒株占法国新确诊病例超过80%。全法重症监护患者达到5072人,超过2020年秋季的第二波疫情数据。
  • 《1月14日_全球新出现的新冠变异病毒似乎比原始毒株更具传染性》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2-08
    • 据BioSpace网站1月14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共有50个国家已发现感染了英国首次报告的变异病毒B117的病例。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变异病毒与2020年夏天在欧洲发现的一种名为G614突变的变异病毒不同,该变异病毒的传染性是原始毒株的10倍。然而,该变异病毒似乎并不比原始毒株更致命。 变异病毒B117于9月首次出现在英国。自从该地区出现以来,该变异病毒已在美国、加拿大、瑞典、西班牙、日本和法国出现。 除B117外,在20个国家/地区还发现了一种最初在南非发现的新的、更易传播的变异病毒,称为501Y.V2。世界卫生组织还讨论了另外两种在巴西发现的COVID-19变种,包括一种名为B1128的变异病毒。这种变异病毒是日本从四名来自巴西的旅客中检测到的。另一种类似的变种可能已经在巴西进化,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变异病毒也可能影响传播能力和宿主免疫力。 尼日利亚也发现了一种新的变异病毒。截至1月初,这个有1.96亿人口的国家有超过89000例COVID-19确诊病例。尼日利亚的新变种也可能比原始毒株更具感染性。 原文链接: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emerging-covid-19-variants-across-the-globe-appear-more-infectious-than-original-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