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的生物学和遗传学决定因素:磷酸果糖激酶亚型促进储存红细胞的能量状态和输血结果》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09-29
  • 成熟红细胞(RBCs)缺乏线粒体,因此在体内老化或储存在血库中时,完全依赖糖酵解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在这里,我们利用来自受者流行病学和供者评估研究的13,029名志愿者来确定糖酵解代谢物储存末期水平与供者年龄、性别和编码磷酸果糖激酶1、血小板(在成熟红细胞中检测到)区域的祖先特异性遗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己糖激酶1(HK1);和ADP-核糖基环化酶1和2 (CD38/BST1)。在来自525只多样性远交小鼠的新鲜和储存的RBC中,并通过储存期间来自643个人类RBC单位的1,929个样品的多组学表征,验证了基因-代谢物关联。ATP和次黄嘌呤(HYPX)水平——以及与它们相关的遗传特征——与体外和体内溶血相关,在健康自体输血受者和接受异源输血的5816名危重患者中均如此,这表明它们具有作为改善输血结果的标志物的潜力。
相关报告
  • 《抑制醛酮和ENO1介导的冬凌草甲素糖酵解:一种新的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策略》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7-10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冬凌草甲素(ORI),作为具有抗癌活性的中草药冬凌草的主要药效成分,已被报道能抑制包括NSCLC在内的多种癌症。然而,其直接作用于NSCLC的目标蛋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结合活性基团蛋白质组学(ABPP)和细胞热移位实验(CETSA),分析了ORI的直接蛋白谱并鉴定了其关键作用靶点。结果显示,ORI能显著促进LLC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MMP),并增加活性氧(ROS)积累。此外,ABPP和CETSA均表明,ORI直接结合糖酵解途径的关键蛋白,包括丙酮酸醛缩酶A(ALDOA)、烯醇酶1(ENO1)、丙酮酸激酶M2(PKM2)和乳酸脱氢酶(LDHA)。基于LLC小鼠模型,ORI明显抑制肺癌生长,增加抗氧化酶(如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血清水平,并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综上所述,ORI通过抑制ALDOA和ENO1介导的糖酵解作用,可视为治疗NSCLC的一种新型抗肿瘤策略。
  • 《SARS-CoV-2进入的穗状糖蛋白和宿主细胞决定因素及细胞病变效应》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1-03-01
    • SARS-CoV-2(一种冠状病毒)是导致COVID-19大流行的原因。SARS-CoV-2尖峰(S)糖蛋白三聚体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和细胞病变效应(合胞体形成)。我们研究了几种S糖蛋白特征对这些功能的贡献,重点研究了相关冠状病毒之间的差异。SARS-CoV-2 S糖蛋白获得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降低了病毒的稳定性和感染性,但极大地增强了合胞体形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主要的SARS-CoV-2菌株中发现的D614G变化增加了传染性,对ACE2受体的反应性适度增强,对中和血清的敏感性增强,并且S1亚基与三聚体的结合更紧密。显然,SARS-CoV-2 S糖蛋白的这两个特征,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和D614G,已经发展以平衡病毒的感染性,稳定性,细胞病变性和抗体易感性。尽管病毒进入或合胞体形成并非绝对需要S2亚基的内结构域(胞质尾巴),但胞质尾巴中棕榈酰化半胱氨酸残基的改变降低了这些过程的效率。由于蛋白水解切割有助于SARS-CoV-2 S糖蛋白的激活,因此我们评估了蛋白酶抑制剂抑制S糖蛋白功能的能力。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S介导的细胞间融合,但不能抑制病毒进入。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TMPRSS2之间的协同作用表明,两种宿主蛋白??酶都可以在合胞体形成过程中激活S糖蛋白。 有效和持久的SARS-CoV-2疫苗的开发对于对抗日益增长的COVID-19大流行至关重要。SARS-CoV-2峰值(S)糖蛋白是中和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引发的抗体的主要靶标。了解尖峰糖蛋白的进化,功能以及与宿主因素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发有效的疫苗免疫原和治疗方法。在这里,我们确定了峰值糖蛋白的关键特征,包括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和D614G自然突变,这些特征可调节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感染性和抑制敏感性。我们还确定了宿主金属蛋白酶的两种抑制剂,它们能阻止S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该过程有助于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