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下滑到一年最糟糕的每周损失》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05-27
  • 纽约期货在周五有所回升,但本周仍下跌6.6%。由于世界顶级经济超级大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将如何影响需求,因此紧张局势持续紧张,油价一瘸一拐地跌至今年最糟糕的一周跌幅。纽约期货在周五有所回升,但在本周结束了自去年12月底以来最大跌幅的6.6%之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言论不断升级。中国特使崔天凯表示,亚洲国家承诺周五达成协议。但表示已准备好对美国的制裁采取对策。

相关报告
  • 《首款国产新冠特效药对“最糟糕毒株”有效》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11
    • “昨天刚刚拿到的结果,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分支BA.4和BA.5展现了很好的病毒抑制效果。”7月8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举行上市发布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在会上介绍,实验室假病毒研究表明,该药物只需要非常低的抗体浓度(16.61微克/毫升)就可抑制90%的BA.4或BA.5毒株,达到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的有效标准。   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就中和抗体药物而言,最令人担心的是病毒变异后,抗体本来结合位点发生变化导致难以结合,发生病毒逃逸。   此外,在过往的临床救治中,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也展现了不俗的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会上表示,基于临床医生的观察,该联合疗法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2—3天)内让高病毒负荷快速下降,因此,该联合疗法用于治疗病毒负荷量高的病人非常有效。   那么,首个国产新冠特效药如何做到“历久弥新”?   最佳“抗体对”   由于中和抗体药物是针对病毒S蛋白的特定靶点设计的,新冠病毒发生变异时,如果正好变异在药物靶点上,药物将会完全失效。   “此前,已有多个跨国药企研发的中和抗体药物失去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抑制活性,被停止临床使用。”卢洪洲说,而首个国产中和抗体药物在抑制奥密克戎变异株时都经受住了考验,不仅在最新的体外实验中展现了抑制奥密克戎新分支的能力,也在临床实践中展现了对于奥密克戎老分支BA.1和BA.2的抑制效果。   为什么国产中和抗体药物历经新冠病毒的“巨变”仍持续有效呢?   研发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在会上介绍了诀窍:大家都用筛选“抗体对”的方式避免被病毒逃逸,但是筛选“抗体对”有讲究。“两个抗体必须是相互配合、能打出组合拳的,例如要识别病毒的不同位置。”张林琦说,筛选时非常纠结,但基于对整个病毒、抗体相互作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最终从206个候选抗体中筛选出能够对病毒抑制的时间、空间均相互协调的“抗体对”,找到了“最佳搭档”。   几个用药优势   在用药方面,该联合疗法在起效时长、用药时间、持续有效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起效非常快。”张林琦介绍,团队通过研究找到最佳给药剂量,使得两个抗体在注射到体内几小时内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因此药物起效速度非常快。   “注射一次可以在体内维持很长时间。”张林琦说,由于在抗体研发方面有着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团队特别对抗体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使得它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了3—4倍。与小分子药物5—7天的疗程相比,中和抗体注射后3周仍在体内保持杀灭病毒的足够浓度。   此外,该联合疗法的使用时间相对宽松。“新冠病毒复制在早期比较明显,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越早用效果越好,一般检测出阳性5天内使用,而我们在6—10天内使用这两个抗体药物依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临床适应范围相对较广。”卢洪洲说。   当天,腾盛博药及其旗下控股公司腾盛华创宣布,其长效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该联合疗法于2021年12月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2022年3月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 《在非洲“ 25年来最糟糕的时刻”,疟疾正准备卷土重来。》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与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5-05-01
    • 美国削减国际援助在抗击疟疾的斗争中是最糟糕的时刻,非洲面临着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Frank Burkybile报道了一个生活在恐惧中的社区。 在2000年,疟疾在全球造成了近百万人的死亡,其中90%的病例和死亡发生在非洲。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努力——得益于美国和其他国际捐助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大幅减少了疟疾的死亡人数,拯救了数百万条生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自2000年以来,避免了22亿疟疾病例和1270万死亡。然而现在,这些进展正在逐渐瓦解。 东非正面临着一个可能颠覆数十年疟疾控制努力的三重威胁:日益增长的药物抗性、抗杀虫剂蚊子的传播,以及新入侵物种Anopheles stephensi的出现。这些威胁在美国政府突然撤资疟疾项目1的背景下出现,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致命反弹。专家警告,如果没有紧急干预,2025年疟疾病例将会急剧增加。 非洲领导人疟疾联盟的主要负责人Melanie Renshaw说:“关于疟疾的问题是,它会迅速反弹。当你停止进行疟疾预防时,你可以很快看到它回到比预防开始前更高的水平——甚至在一个疟疾季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