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证据: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6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SRN《柳叶刀》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Clinical and Imaging Evidence of Wuhan-Viral Pneumonia: A Large-Scal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文章使用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并评估了与武汉病毒性肺炎有关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自2020年1月1日至22日,武汉市共确诊病毒性肺炎887例,其中门诊855例(96.40%),住院32例(3.60%),重症监护室(ICU)住院5例(0.56%)。中位年龄为49岁(IQR 14-90)。20例(2.25%)感染者有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2 例,0.23%),二尖瓣脱垂(1 例,0.11%),肺结节/肿块(2 例,0.23%),肺癌(2 例, 0.23%),干燥综合征(1 例,0.11%),高钠血症(1 例,0.11%),蛋白尿(1 例,0.11%),急性胰腺炎(1 例,0.11%),结肠癌(1 例,0.11% ),舌癌(1例,0.11%)、肾切除(1例,0.11%)、肾移植(1例,0.11%)、脱髓鞘性脑病(1例,0.11%)、腰椎骨折(1例,0.11%)、重症肌无力(1例,0.11%)、主动脉夹层(1例,0.11%)、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例,0.11%)。发病时的常见症状为发烧(679例,76.55%),咳嗽(241例,27.17%),不适(32例,3.61%),较少见的症状为头晕(3例,0.34%),疲劳(6例,0.68%),咯血(5例,0.56%),胸闷或胸痛(6例,0.68%),腹痛(3例,0.34%),呼吸困难(3例,0.34%),背痛(3例,0.34%),头痛(2例,0.23%),心悸(1例,0.1%)。16例(1.80%)感染者最初无症状。感染者中有4例(0.45%)出现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1例,0.11%)、心力衰竭(1例,0.11%)、休克(1例,0.11%)和肠炎(1例,0.11%)。没有被感染的病人死亡。所有患者的胸部CT图像均有异常。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样混浊和亚节段性实变。网状混浊的程度有所增加或减少。13例(81.25%)无症状患者双肺受累,740例(84.96%)有症状患者双肺受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68>0.05)。
    研究表明虽然该病毒已证明具有高度传染性,并可自发引起双肺感染,但临床证据显示,武汉病毒性肺炎病死率较低。CT对武汉市病毒性肺炎的筛查、诊断、隔离方案、治疗、处理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37088
相关报告
  • 《2月21日_武汉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证据: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3
    • 2月21日_武汉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证据: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 1.时间:2020年2月21日 2.机构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3.事件概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SRN《柳叶刀》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Clinical and Imaging Evidence of Wuhan-Viral Pneumonia: A Large-Scal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文章使用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并评估了与武汉病毒性肺炎有关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自2020年1月1日至22日,武汉市共确诊病毒性肺炎887例,其中门诊855例(96.40%),住院32例(3.60%),重症监护室(ICU)住院5例(0.56%)。中位年龄为49岁(IQR 14-90)。20例(2.25%)感染者有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2 例,0.23%),二尖瓣脱垂(1 例,0.11%),肺结节/肿块(2 例,0.23%),肺癌(2 例, 0.23%),干燥综合征(1 例,0.11%),高钠血症(1 例,0.11%),蛋白尿(1 例,0.11%),急性胰腺炎(1 例,0.11%),结肠癌(1 例,0.11% ),舌癌(1例,0.11%)、肾切除(1例,0.11%)、肾移植(1例,0.11%)、脱髓鞘性脑病(1例,0.11%)、腰椎骨折(1例,0.11%)、重症肌无力(1例,0.11%)、主动脉夹层(1例,0.11%)、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例,0.11%)。发病时的常见症状为发烧(679例,76.55%),咳嗽(241例,27.17%),不适(32例,3.61%),较少见的症状为头晕(3例,0.34%),疲劳(6例,0.68%),咯血(5例,0.56%),胸闷或胸痛(6例,0.68%),腹痛(3例,0.34%),呼吸困难(3例,0.34%),背痛(3例,0.34%),头痛(2例,0.23%),心悸(1例,0.1%)。16例(1.80%)感染者最初无症状。感染者中有4例(0.45%)出现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1例,0.11%)、心力衰竭(1例,0.11%)、休克(1例,0.11%)和肠炎(1例,0.11%)。没有被感染的病人死亡。所有患者的胸部CT图像均有异常。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样混浊和亚节段性实变。网状混浊的程度有所增加或减少。13例(81.25%)无症状患者双肺受累,740例(84.96%)有症状患者双肺受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68>0.05)。 研究表明虽然该病毒已证明具有高度传染性,并可自发引起双肺感染,但临床证据显示,武汉病毒性肺炎病死率较低。CT对武汉市病毒性肺炎的筛查、诊断、隔离方案、治疗、处理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37088
  • 《在华东地区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策略》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2-26
    • 这项关于诊断疑似新冠肺炎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自2020年1月22日至2月9日期间进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多家中心参加。研究招募53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从患者中收集鼻咽拭子。获得了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评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进行了病原体筛查,包括RT-PCR,多重PCR,快速流感抗原检测和mNGS。研究提出,当前湖北外地区,新冠肺炎的诊断流程,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胸部CT,核酸检测以及其他病原学检测的方法对冬季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严重怀疑新冠肺炎且PCR阴性的患者,首先应进行复测。如果持续阴性应进行其他类型呼吸道样本采样,特别是下呼吸道标本(BALF)采样;必要时根据各地需求,可以考虑送检二代测序或第三方检测以提高检测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