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新治疗靶点》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7-10
  • 一项发表在《e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PFDN6的蛋白质,可能参与结直肠癌(CRC)的发展与扩散。研究发现,CRC患者体内PFDN6水平升高,并促进肿瘤生长。实验室研究中,科学家通过降低PFDN6水平,成功减缓了癌细胞扩散并增加了细胞死亡,表明PFDN6有望成为CRC治疗的新靶点。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尤其在晚期预后较差。尽管现有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但副作用及有限的有效性促使人们迫切寻求新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癌症基因组数据,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CRC组织中PFDN6表达增加,且其高水平与更晚期的癌症分期相关。实验进一步确认,减少CRC细胞中PFDN6的量能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这是癌症扩散的关键步骤。研究还涉及到一种名为ZNF575的蛋白质,可能参与PFDN6影响CRC的过程。

    尽管成果令人鼓舞,但仍需更多研究。目前实验局限于实验室环境,后续需动物模型研究来验证结果,并深入探究PFDN6促进CRC的具体机制。总之,PFDN6作为CRC治疗新靶点的发现,有望推进更高效治疗方案的开发。

相关报告
  •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和免疫逃逸》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3-09-01
    • 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新支柱。然而,在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CRC)中,几乎没有取得临床疗效。本篇文章讨论了CRC的分子和遗传异质性。研究人员回顾了免疫逃逸机制,并重点介绍了免疫疗法作为CRC治疗方式的最新进展。通过更好地了解肿瘤微环境(TME)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本综述为制定对CRC各亚群患者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启示。
  • 《联合疗法显著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5-31
    • 一项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乔森综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发现,对已接受过标准化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实验性免疫疗法药物与化疗相结合,相比仅接受靶向疗法瑞戈非尼的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Zev Wainberg博士将在6月2日(周日)上午8点至11点(美国中部时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的口头摘要环节——胃肠道癌症轨道(结直肠和肛门部分)中,展示这些发现(摘要3508)。 组合疗法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即治疗期间及之后癌症未恶化或进展的时间,为6.2个月,而仅接受靶向疗法组为2.1个月。 组合疗法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9.7个月,相比之下,仅接受靶向疗法组为9.5个月。 研究结果还显示,17.3%接受新组合疗法治疗的患者肿瘤部分或完全缩小。而在仅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2.7%。 当结直肠癌开始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时,治疗难度通常会增加,往往需要手术、化疗、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 尽管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方案上取得了进步,改善了许多患者的预后,但它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疾病的发展,传统治疗手段往往会失效,这就要求开发创新的治疗策略。 这一研究团队评估了一种名为EZFB的新疗法组合的效果,该组合包括etrumadenant(E),一种双A2a/A2b腺苷受体拮抗剂,zimberelimab(Z),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一个化疗方案(FB:mFOLFOX-6 ± 贝伐珠单抗),旨在观察其是否能改善此前接受过这种侵袭性癌症治疗的患者的预后。 该试验为一期B/二期试验,共招募了112名先前接受过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75人接受EZFB组合治疗,37人接受瑞戈非尼单独治疗。 研究结果强调了将免疫靶向疗法与传统化疗结合的潜力,以更好地控制癌症的扩散并增强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