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检验医学角度出发,中国专家液体活检研究脱颖而出》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7-19
  • 4月15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2018年年会上,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娄加陶主任主持的肺癌EGFR/KRAS/BRAF ctDNA-NGS多中心性能验证项目,经过AACR专家委员会层层甄选后,成为液态活检分论坛(mini symposium: liquid biopsy1)上分享的唯一一个以中国专家为主导的科研项目。

    该研究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娄加陶主任主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放射科等专家共同参与,通过多中心的临床样本收集和测试,从标准品、癌症患者血样、健康人血样等多方面,参照血浆数字PCR及组织ARMS同步检测结果,综合评估ct-DNA EGFR/KRAS/BRAF扩增子测序的检测性能。

    虽无“免疫治疗”、“肿瘤早期筛查”等行业热点的加持,该研究项目却能在众多液态活检研究中脱颖而出,获得AACR专家委员会的青睐。在分论坛上详细解读了这一研究的临床意义。

    重视性能验证,获AACR青睐

    放眼目前ctDNA检测行业,在资本的驱动下,有大部分ctDNA检测都过早地进入了临床应用,而忽视了测试的性能验证和质量控制,造成检测结构的差异性,这项研究适时弥补了这一临床运用的缺陷。

    从PCR技术问世到技术成熟应用于临床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大量临床研究的积淀,才得以作为临床普及的检测技术,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反观ctDNA-NGS技术,同样需要时间的积淀与临床研究的验证,过早将不成熟的新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不仅弊大于利,还可能埋下巨大的隐患。

    本着为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努力使临床实践以医学证据为基础,立足于“准确性”与“临床有效性”这两个关键点,对ctDNA-NGS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不仅通过严格控制的随机对照实验考量其技术平台是否准确可靠,还要求其检测结果必须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在前不久,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家学院(CAP)发表的联合评论中称,ctDNA的临床应用之所以还未能达到成熟的阶段,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采用ctDNA开展临床应用研究的工作,并没有建立在对所采用的ctDNA检测方法充分的实验室性能确认及临床性能确认基础之上。该项研究,是在这一方向上的努力与尝试,也是获得AACR专家委员会认可的主要原因。

    从检验医学角度出发,树立性能验证模版

    该项研究的思路,充分从检验医学的角度出发,树立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NGS检测方法性能验证的范例。在ctDNA检测中,毫无疑问,性能验证和临床实用性验证是必不可少的,验证的结果将决定ctDNA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但ctDNA检测及性能验证流程尚未标准化,往往因不同公司和学术机构而异。

    该项研究不仅仅针对肿瘤患者临床血液样本,还选用cfDNA标准品及空白对照组,实验设计较为严谨,用于比对的检测方法较有代表性,样本收集贴近临床,可作为NGS检测方法性能验证的范例,被更多实验室借鉴,以验证不同的ctDNA检测技术的性能,为提升液态活检临床验证程序的规范性与可重复性助力,从而使ctDNA-NGS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演讲内容摘要

    该研究采用安可康?EGFR/KRAS/BRAF 扩增子测序试剂盒,共分析了134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50位健康人的血浆cfDNA样本,并将结果与肿瘤组织ARMS技术及cfDNAddPCR技术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tDNA-NGS显示出优越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当cfDNA样本量为20ng、AF值(等位基因频率,AlleleFrequency)为0.1%时,平均检出率为100%,同时所有空白对照样品均未检出“假阳性”。在组织和血浆突变检出一致性上,采用ctDNA-NGS测定的治疗前cfDNA样本中EGFR突变与匹配的肿瘤组织ARMS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4%,与cfDNA ddPCR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8%。在定量准确性层面,ctDNA-NGS与cfDNA ddPCR技术相比,AF一致性(R2)为0.95。在该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可检测多个PCR检测方法无法检出属于19del类型的denovo突变,体现了ctDNA-NGS的临床运用的良好前景。

    从检验医学角度出发,中国专家液体活检研究脱颖而出

    在公立医院检验科,像娄加陶教授这样,既懂基因检测技术,又熟知医学检验技术的,在全国来说也是极少数,在第三方医学检验所,能够掌握两者的医学检验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来说,基因检测的主力军还是生物科技人才,但随着医院和检验人员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基因检测技术,未来基因检测这一新兴科技,会不会是医学检验人员掌控大局,医院检测成主流?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4465.html
相关报告
  • 《生态肥——复合肥脱颖而出的“催化剂”》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8-07-09
    •   公司简介:江苏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是由香港长江生命科技集团与南京红太阳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大型合资生产销售生态型肥料的企业,总投资愈4500万美元。   就行业发展来讲,新型肥料的发展必须借助传统化肥,同时,新型肥料还需要通过差异理念来增强其与传统化肥之间的竞争力,以谋共同发展。   江苏科邦的市场推广证明了这个观点。他们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式,赢得了传统化肥企业赞赏的目光,并携手开创复合肥营销新局面。科邦之所以能够在新型肥料发展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三步战略。
  • 《液体活检检测法通过分析 RNA 的变化来检测早期结直肠癌,准确率可达 95%》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7-09
    • 液体活检是一种通过简单抽血就能检测出癌症迹象的测试。与传统的活检不同,传统活检需要取出一块组织,而液体活检通常会寻找癌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所携带的 DNA 片段中的突变或修改变化。虽然液体活检是一种有前景的、非侵入性的检测和监测癌症进展的方法,但在疾病早期阶段,它们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并不高。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开发了一种更灵敏的液体活检测试,该测试使用 RNA 而不是 DNA 来检测癌症。使用患有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样本,该测试能够以 95%的准确率检测出疾病的早期阶段,大大优于目前市场上可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早期诊断的挑战肿瘤细胞死亡时,会分解并释放遗传物质颗粒进入血液。标准的液体活检依赖于这种游离的 DNA,即循环游离 DNA(cfDNA),来检测癌症。然而,在疾病早期阶段,即肿瘤细胞仍在生长和活跃之时,血液中的 cfDNA(游离细胞 DNA)含量并不多。“这对于早期诊断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因为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 DNA 量根本不够。”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约翰·T·威尔逊杰出服务教授兼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查伦·何博士说道。“这对我们以及其他人进行结肠癌的早期诊断都构成了挑战,所以我们决定转而研究 RNA。”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是何博士,其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的论文题为《血浆中微生物源细胞自由 RNA 的修饰可区分结肠癌样本》。RNA 是一种遗传密码的过渡形式,它复制并执行来自 DNA 的指令,以产生细胞所需蛋白质。分析 RNA 是衡量基因活动的良好指标,因为 RNA 的存在意味着细胞正在忙碌地进行各种活动并合成蛋白质。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生程伟·朱和李生·张(博士)——曾在何博士的实验室工作过,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员——开始探索利用循环游离 RNA(cfRNA)而非 cfDNA 来诊断和检测癌症的可能性。然而,测量血液中 RNA 分子的简单含量并不总是可靠的,因为其含量会因样本采集的时间和处理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何博士的实验室专门研究 RNA 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即对 RNA 分子进行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会改变其活性。因此,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专注于分析血液样本中的 RNA 修饰水平,因为无论 RNA 的含量有多少,其水平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例如,如果一个 RNA 转录物被修饰了 30%,那么无论是在 100 个还是 1000 个拷贝中测量,这个百分比都是相同的。检测微生物组的变化研究团队与来自胃肠病学家兼长期合作伙伴马克·比森内特(医学博士)的样本进行了合作,马克·比森内特是芝加哥大学医学系的副教授。他是来自结直肠癌患者的样本提供者。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不仅能够测量人类细胞中 cfRNA 的变化,而且还能够检测到肠道微生物的 RNA。在消化系统内,数以亿计的细菌与我们共生,而在癌性肿瘤存在的情况下,它们的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借鉴植物方面的先前研究,何博士及其团队知道 RNA 的修饰水平反映了生物体的状态:生物体越活跃,对某些 RNA 的修饰就越多,以维持这种活跃状态。在结直肠癌样本中也观察到了同样的模式。“我们发现,微生物释放的 RNA 在癌症患者和健康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何博士说。“在肠道中,当肿瘤生长时,附近的微生物群落必须因这种炎症而重新调整。这会影响到附近的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的更新速度也比人体细胞快得多,更多的细胞更频繁地死亡,并将 RNA 片段释放到血液中。这意味着,一种检测微生物 RNA 变化情况的测试能够比依赖人类肿瘤细胞释放的 DNA 的测试更早地检测出可能的癌变活动。检测粪便中 DNA 或 RNA 含量的商业测试在癌症晚期阶段的准确率约为 90%,但在早期阶段的准确率则低于 50%。而这种基于 RNA 变化的新测试总体上准确率几乎达到 95%,并且在癌症的最早阶段也能准确检测出。”贺博士说:“这是 RNA 变化首次被用作癌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 RNA 含量相比,它看起来更加可靠和灵敏。能够在这些早期阶段检测出癌症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