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诺单抗联合大剂量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9-11-01
  • 背景

    在Denosumab和Teriparatide管理(DATA)研究中,我们显示denosumab完全抑制teriparatide诱导的骨吸收,同时允许持续的teriparatide诱导的骨形成,从而导致臀部和脊柱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增加幅度大于任一种药物单独。我们旨在评估与高剂量特立帕肽联合使用地诺单抗是否会比DATA研究中观察到的刺激更大的骨量增加。

    方法

    DATA-HD是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进行的一项开放、随机、对照的4期临床试验。符合条件的妇女是绝经后妇女(自上次月经以来或自子宫切除术起至少36个月,且卵泡刺激素浓度≥40 U / L)并患有骨质疏松症。参与者被随机分配(1:1),每天皮下注射9个月,分别接受20μg(标准剂量)或40μg(高剂量)的特立帕肽。在3个月时,两组均通过皮下注射每6个月开始使用denosumab 60 mg,持续12个月。在0、3、9和15个月时测量了Areal BMD(aBMD)。给予治疗开放标签,但掩盖了结果评估者。主要终点是15个月时脊柱面积BMD(aBMD)与基线相比的百分比变化。基线后至少完成了一次研究访问的女性包括在改良的意向治疗分析中。在所有随机分配的参与者中评估安全性。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编号为NCT02176382。

    发现

    在2014年10月15日至2016年6月10日之间,269名妇女接受了资格评估。76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至20μg特立帕肽(n = 39)或40μg特立帕肽(n = 37),其中69名受试者至少完成了一次基线访视。在15个月时,与20μg组(9•5%[3•2])相比,40μg组(17•5%[SD 6•0]增加)的平均脊柱aBMD升高幅度更大。 •1%,95%CI 5•5至10•6,p <0•0001)。 40μg组的平均股骨颈aBMD增幅也更大(6•8%[SD 4•1]增加),而20μg组(4•3%[3•7];差异2•5%) ,0•5至4•5,p = 0•04),平均髋部平均aBMD(40μg组,增加6•1%[3•4]; 20μg组,3•9%,[2•9]) ]增大;差2•2%,0•6至3•8,p <0•0001)。 20μg组的39名参与者中有30名(77%)和40μg组的37名参与者中有29名(78%)有不良事件,七名(18%)和2名(5%)患者有严重不良事件。 20μg组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关节痛(15 [38%]),肌肉痉挛(15 [38%])和疲劳(12 [31%])和疲劳(14 [38%]) 40μg组中有,恶心(16 [43%])和关节痛(17 [46%])。没有死亡的报道。

相关报告
  • 《蛋白酶抑制剂的研发现状:默沙东公司放弃骨质疏松症药物Odanacatib 》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10-18
    • 默沙东公司已停止开发其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Odanacatib。Odanacatib是一个骨质疏松症药物却会引起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这个决定对默沙东公司来说是一个昂贵的挫折:该药物花了12年进行临床开发试验,其关键试验招募了超过16,000名患者。 在1995年,研究人员发现破骨细胞(吸收骨组织作为连续骨重塑过程的一部分)分泌组织蛋白酶K降解骨蛋白基质后,开始研究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目前批准的骨强化“抗再吸收”药物通过多种机制减缓破骨细胞活性,但是这样做也降低骨建造成骨细胞的活性。通过阻断分泌的组织蛋白酶K,药物研发者希望它们可以防止骨吸收,而不影响成骨细胞建立骨的能力。 默沙东公司的III期临床数据表明Odanacatib对于增加骨矿物质密度和降低骨折的风险确实具有疗效。但是在该公司9月的美国骨矿物研究协会(ASBMR)的年会报告上,也说明了Odanacatib会增加中风的风险。这种风险的最根本的机制依然是未知的。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另一种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为Medivir公司研发的MIV-711,MIV-711在2016年1月进入了骨关节炎的II期临床试验。 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其他几种蛋白酶抑制剂因为旁路副作用而被终止研发。由于皮肤病不良事件,诺华在2006年停止Balicatib的研发。可能是因为脱靶毒性,葛兰素史克在2007年停止了Relacatib的研发。Sanofi在2012年放弃了其双重组织蛋白酶S / K抑制剂SAR114137的研发,但未公开其原因。不过,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新治疗用途计划下,研究人员正研究SAR114137是否可作为美洲锥虫病的候选药物。
  • 《日本绝经后妇女服用纳豆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呈负相关》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1-03-24
    • 背景——日本发酵大豆(即纳豆)的摄入量与骨密度(BMD)之间的直接关系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尚未被研究。 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习惯性摄入纳豆是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相关。 方法——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1417名绝经后日本妇女,她们在1996年、1999年、2002年和2006年参加了日本基于人群的骨质疏松症队列研究,基线年龄≥45岁。纳豆、豆腐和其他豆制品的摄入量在基线时使用FFQ进行调查。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主要结果,定义为临床骨折发生时没有强大的外力,由医生诊断的x线片。 结果——在日本绝经后妇女中,习惯性摄入纳豆可能与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无关,包括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