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登月中的功臣数学家阿仁斯道夫》

  • 来源专题:科学技术史研究论著动态
  • 发布时间:2016-07-04
  • “孪生素数猜想”提出后的一百多年间,从数学家到民科都对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在2013年,时年58 岁的数学家张益唐证明了一个弱形式的孪生素数猜想: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一时间轰动整个数学界。张益唐的成果让很多追求这个终极目标的数学家们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此后,数学家们迅速将70,000,000降到了246。

    张益唐的生活从此改变:学校从合同制讲师立马把他提升到正教授,各种奖励接踵而来, 各大名校纷纷邀请他加盟,中国数学界对其盛情邀请。常人们则把话题的焦点集中在了张益唐这样做是否值得的问题上:万一他一辈子都做不出这样的结果来,那他一辈子可能就是一个大学合同制讲师。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读者来看另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也试图攻下孪生素数猜想,曾经以为自己成功了,但终究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他地下有知张益唐的研究成果会作何感想呢?他就是美国范德堡大学的数学家阿仁斯道夫(Richard Arenstorf)教授。

相关报告
  • 《人类登月50年 中国探月亦可期》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7-22
    • 50年前的今天,经过漫长的飞行,阿波罗11号飞船着陆器正式登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首次踏上了地球之外的天体,迈出了他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月亮上留下存在的印记,对全世界人民来说,不仅是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更是属于全人类的一份永恒的记忆。登月带来的丰硕的技术成果至今仍在造福大众,登月背后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影响着无数后来者无畏前行。 50年过去了,如今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也已经进入第16个年头。中国的探月起步虽晚,但后劲十足。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2019年初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目前已完成第七月昼工作,再次迎来月夜。7月9日9时,嫦娥四号着陆器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 随后,“玉兔二号”巡视器于7月9日9时10分进入“梦乡”。 在第七月昼,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按计划开机工作,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任务。“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此期间按既定路线继续移动,并在多个探测点进行相关探测工作,红外光谱仪、全景相机、中性原子探测仪、测月雷达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 50年前,阿波罗11号任务着陆区被命名为“静海基地”;50年后,嫦娥四号任务的着陆区被命名为“天河基地”。月球上有资格以“基地”命名,且获国际认可的,仅此两处。 “经过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和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中国在轨道设计、高精度测控、月面软着陆的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等众多深空探测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月球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与创新性成果;培养了一支年轻的、科学技术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希望中国人登上月球的那一刻能早日到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首次探月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 此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就嫦娥四号任务情况及我国后续深空探测计划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 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探索外层空间的必然选择。吴艳华表示,随着探月工程的持续推进,后续还将发射嫦娥六号等月球探测器,按计划执行月球极区探测和月球南极采样返回等;嫦娥七号计划执行月球南极综合探测,包括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等。 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前不久,我国还组织科研人员对月球探测器着陆区选址和相关科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研讨,为探月四期工程及后续科研站建设提供了参考。 在广袤的深空,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公开信息显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并对局部地区开展巡视探测。目前工程已进入正样研制阶段,计划于2020年发射。 此外,中国后续还计划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三次任务。
  • 《当光伏遇见AI,中国分布式光伏第一平台远景阿波罗实力亮相SNEC2018》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1
    • 摘要:2018年将成为中国分布式光伏产业新的起点。 2018年将成为中国分布式光伏产业新的起点。5月28日,第十二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简称SNEC2018)开幕,中国分布式光伏第一平台——远景阿波罗光伏精彩亮相,展示其在软硬件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等多层面的突破,持续引领行业的发展。 远景阿波罗光伏是数字化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投资平台,以AI技术驱动资产形成和管理,以创新引领行业变革:通过发起「阳光合伙人」计划挖掘全国绿色屋顶价值,推广绿色能源;发布国内首个分布式光伏资源评估和系统设计的产品“阿波罗DAT™”全新功能;推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展示了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系统“阿波罗光伏云™”的最新成果。 在同期举办的“全球光伏领袖对话”论坛中,远景智能副总裁兼阿波罗光伏业务总经理孙捷表示:自2015年正式成立以来,远景阿波罗光伏平台一直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数字化能力堪称业界第一。目前,平台已经形成覆盖资源获取、资源评估、系统设计及优化、工程建设管理、资产运维管理、资产评级及交易等环节的数字化产品和技术服务能力。远景阿波罗光伏平台目前每年形成和交易超过1GW的分布式资产,为国内超过50家金融机构和电站投资者服务。阿波罗光伏云™目前管理着全球超10GW光伏电站,是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管理平台之一。 「阳光合伙人」挖掘优质屋顶补齐平台“最后一块拼图” 据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光伏市场整体装机量大幅上升,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同比增长217%,面对国内海量屋顶资源,分布式光伏正在进入加速跑道。站在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新“风口”,远景阿波罗近期发起「阳光合伙人」计划,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挖掘绿色屋顶价值,推广绿色能源。 据介绍,只需推荐有意在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工商业企业,人人都有机会成为“阿波罗”阳光合伙人,不仅可以获取绿色发展大使身份,还能得到相应物质奖励。同时,远景阿波罗将为通过审核的企业提供专业、可靠的一站式屋顶光伏电站解决方案,产生绿色电力为企业节约电费,为社会节能减排。 孙捷指出,「阳光合伙人」计划的发布,为阿波罗光伏平台补齐“最后一块拼图”,将全社会的潜在屋顶资源对接到平台,加速全国范围内的分布式屋顶资源开发。按照规划,「阳光合伙人」将在全国范围内覆盖百城、万人、百万屋顶。 阿波罗DAT™迭代升级分布式光伏资产形成“高效没问题” 自2017年8月问世以来,国内首个屋顶资源评估和系统设计的产品——阿波罗DAT™受到行业热捧。凭借“快速、精准、智能、专业”的特点,阿波罗DAT™能有效帮助分布式开发商形成最优系统设计方案、提升投资回报,并且覆盖分布式光伏资产形成的全生命周期,真正打通了从资源到资产、从规划到交易的通路。 此次展会上,阿波罗光伏发布国内首个应用于分布式电站设计的无人机现勘和3D实景建模技术解决方案。升级后的阿波罗DAT™ 将充分集成数字化建模、自动化设计、智能化评估三大功能,贯穿分布式光伏资产形成全链路,大幅提升跨专业协同作业效率与投资决策准确性。 阿波罗DAT™集成卫星地图及企业信息可快速定位潜在投资屋顶,即时评估可用光伏屋顶资源,而零门槛低交互体验、集成PVsyst同源发电量测算模型,也可快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测算并一键生成专家级技术方案及投资报告,由此解决分布式光伏资源的跨专业评估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无人机勘查及3D数字建模技术,阿波罗DAT™可快速精准地对项目进行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并进行智能遴选方案,确保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高效设计、安全建设和智能运行。并借助数字化设计及管理手段,在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全过程施行降本增效。 阿波罗光伏云™再出击 夯实分布式光伏平台领先地位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行业人士指出,社会认知度不足、项目融资难、业界标准缺失及售后运维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都是比较明显的行业桎梏,尤其是后期运维管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25年生命周期的收益。作为第三方平台,远景阿波罗始终致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软件和技术方案,解决行业痛点。 继2017年11月宣布进军户用市场,阿波罗光伏云™在SNEC2018期间推出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在通讯接入、智能告警、运维建议等方面表现突出。依托远景研发团队嵌入式技术优势,新一代采集棒及采集器产品的可靠性均高于业内平均水平。尤其在户用领域,该综合解决方案将重点解决户用场景的通讯不稳定、数据质量差等问题。 此外,作为一直以来的“超级应用”,电站性能评估产品“阿波罗Ensight™”与光功率预测产品“孔明”将持续助力阿波罗光伏云™实现电站资产的高效安全管理。 近日,远景阿波罗光伏与杜邦光伏解决方案针对光伏组件衰减和失效分析展开合作。作为国内首个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站性能评估产品,阿波罗Ensight™集成远景美国光伏创新中心多年算法经验,通过数据质量检测、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分析电站性能损失原因,将大幅提高运维质量,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运维建议,驱动我国光伏电站加速向精细化、智能化运维转型升级。 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孔明”也是此次亮相的“明星产品”之一。远景表示,新能源电站项目实现精准功率预测是基于多种考量:其一,做到精准预测功率预测可符合国家考核标准,避免巨额罚款。其二,这有助于提升电站上网小时数,便于企业合理安排场站设备的维护检修,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能源电站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准确的功率预测系统将为今后电力交易市场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在光伏领域,“孔明”集合多个权威部门发布的数值天气预报和实际观测数据,建立基于国家超算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模型,针对每台逆变器的发电特性,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发电功率预报。据悉,远景阿波罗光功率预测预报准确度超过90%,高于业内平均水平5%。 分布式光伏已经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繁荣”。孙捷表示:“纵观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立足于‘屋顶资源获取—资产形成—资产管理和交易’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远景阿波罗将不断推进技术的迭代升级,坚持以数字化技术持续带动度电成本快速下降,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低风险、高回报的分布式资产。此外,阿波罗光伏平台还将继续整合产业链上包括组件厂商、逆变器厂商、设计院、EPC等最优秀的合作伙伴,进一步夯实阿波罗光伏作为中国分布式光伏第一平台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