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DNA条形码结合HRM分析鉴别食用蔬菜和有毒植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19-11-22
  •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毒的Urobotrya siamensis Hiepko在一些病例中由于误认而导致消费者死亡。这种有毒的植物物种幼叶与一些无毒植物的形态很相似。因此带来的消费者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用DNA条形码结合高分辨率熔融(Bar-HRM)分析技术来区分有毒物种和可食用物种,分析了DNA条形码的四个区域:rbcL、matK、ITS2和psbA-trnH基因间间隔。根据叶绿体matK基因DNA序列的可变位点设计Bar-HRM引物对。在77.94℃、77.47℃、0.06℃、76.80℃、0.00℃、置信度>99%时,西门鳄、苏亚鱼和雌雄同体鱼的融化温度明显不同。该方法灵敏度很高,可用于毒株的鉴定。Bar-HRM分析能从当地苗圃中鉴别出苗木或幼嫩植物,是一种检测热处理食品的有效方法,包括炒5?分钟和煮15分钟。因此,Bar-HRM分析安全问题有效区分有毒植物和食用植物。此外,Bar-HRM分析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蔬菜的质量控制,从作物生产到食品控制过程。

相关报告
  • 《5个食品安全提示——用于种植自己的水果和蔬菜》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8-05-31
    • 春天是我们喜欢走进花园的时候,因为这个季节空气很好,并且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食物的来源。因此种植自己的蔬菜、水果和草药都非常棒。但食品安全信息委员会提醒人们,你仍然可能从自己的产品中食物中毒。理事会主席雷切尔威廉姆斯说,你可以通过遵循以下5个简单的食品安全提示来避免这种情况。
  • 《豆科锦鸡儿属的DNA条形码和物种分类鉴定》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10-28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立足中国云南和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手段开展系统分类、宏观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近期该研究组研究人员在被子植物大科豆科锦鸡儿属的DNA条形码研究中取得进展。     豆科(Fabaceae)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超目豆目的一个成员,是以荚果为共同特征的一个大类群,为被子植物的第3大科,约650属,18000种,我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豆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锦鸡儿属(Caragana)是豆科一个中等大小的属,全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欧,落叶灌木。在我国,锦鸡儿属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中部和东部各省,喜光、抗旱、耐瘠薄,不仅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还是近年来主要的防沙治沙植物。     在传统的形态分类中,锦鸡儿属主要依靠形态特征进行物种区分,但是由于形态变异复杂以及形态趋同等因素,使得锦鸡儿属的物种分类仍存在较大问题。版纳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Shabir Ahmad Rather助理研究员结合多年的野外调查和研究材料积累,对锦鸡儿属进行了几乎覆盖整个国内分布区的物种取样和多个DNA条形码片段测序,构建了迄今为止取样最全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于国际DNA条形码协会推荐的rbcL +matK条形码组合,核nrITS和叶绿体DNA条形码psbA-trnH在锦鸡儿属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因而推荐nrITS+psbA-trnH的条形码组合;利用DNA条形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澄清了部分物种复合体的物种划分问题,如甘肃锦鸡儿(C. kansuensis)和白毛锦鸡儿(C.licentiana)应该合并到甘蒙锦鸡儿(C. opulens)。然而,由于部分物种的样品较少,本研究未能解决一些形态近缘种之间的系统关系,今后需要开展更多工作。该研究以“DNA barcoding of recently diverging legume genera: Assessing the temperate Asian Caragana (Fabaceae: Papilionoideae)”为题发表于植物系统分类和进化领域期刊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上,版纳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Shabir Ahmad Rather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刘红梅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