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I在奥地利Styria的藻类生产基地破土动工。》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8-02-27
  • 生物柴油技术和工程公司BDI-BioEnergy International AG于1月26日正式在奥地利Styria的Hartberg Ecopark新藻类生物质生产厂破土动工。

    管理委员会成员埃德加•安表示:“我们非常自豪,我们能够再次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工业实现。”“通过建造这个工业工厂,我们可以保证在最优、环境友好的条件下,能够独立、高效地生产有价值、高质量的藻类产品。”

    该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藻类的生产,并在其全资子公司BDI-BioLife Science GmbH (BDI-BioLife Science GmbH)旗下开发了其专有的藻类反应器系统,该公司将拥有并运营该工厂,作为食品补充剂、制药和化妆品工业的原料生产商。

    “我们都渴望尽快建立工厂,”Ahn告诉生物柴油杂志。他说,每年新藻类植物的产量将达到15吨。“我们目前在Grambach的研发中心运营着一个试验工厂,在那里我们每周可以生产几公斤的海藻,”Ahn说。“我们正在使用这种材料进行测试,并作为潜在客户的产品样本。反响非常积极。我们的藻类生物量大约含有5%的虾青素,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和类胡萝卜素。

    经济事务部长Barbara Eibinger-Miedl说,BDI-BioLife科学公司的新海藻生产设施项目是加强Styrian社区的最好方法。“他们提供了福利、工作和生活质量,”她说。“我很高兴今天的奠基仪式,对未来重要投资的开始信号正在形成。”我相信这个项目将会进一步加速在Styria的绿色技术的发展。

    Hartberg市长Markus Martschitsch补充道:“我很高兴这个创新和面向未来的生产设施将成为Hartberg Ecopark的另一个发展里程碑的一部分。”

    Okopark Errichtung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tefan Lorenzoni说,他欢迎BDI进入Ecopark,并与来自科学和区域经济的不同伙伴合作,进一步合作项目。

    BDI-BioEnergy International及其子公司在其22年的业务中雇佣了110人,并在各种生物柴油技术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文章发布于2018年1月26日

相关报告
  • 《非洲首个氢冶金项目在纳米比亚破土动工》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3-12-08
    • 近日,非洲首个使用绿色氢气的工业规模零排放钢铁生产项目在纳米比亚破土动工。该直接还原铁项目位于纳米比亚埃隆戈地区的阿兰迪斯附近,项目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支持,初始投资阶段总计1300万欧元(约合1390万美元)。该项目将由HyIron实施,HyIron是一个由德国公司和纳米比亚合作伙伴组成的财团,包括CO?Grab GmbH、TS Elino GmbH和LSF GmbH。
  • 《中国建首个半导体薄膜设备生产基地》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tengfei
    • 发布时间:2017-11-20
    • 4月14日,由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我国首个半导体薄膜设备生产基地在沈阳市浑南区落成投产。该基地一期可容纳1000人规模的研发制造团队,年产能可达100台(套),实现产值15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能可达350台(套)。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国。IC即集成电路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是计算机、数字家电、通信等行业的“心脏”。据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营收达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 沈阳拓荆科技是由海外技术专家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立于2010年4月。2015年,拓荆科技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国家大基金”)2.7亿元战略投资,是“国家大基金”在辽宁投资的第一家企业。同年,拓荆科技新厂区在沈阳市浑南区破土动工。新厂区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研发设备、场所及生产用十级、百级和千级无尘洁净间,是我国首个半导体薄膜设备生产基地。 此前,该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设备进口严重受限,极大地制约了国产芯片产业发展。作为IC装备核心装备之一,该项目的建成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显著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竞争力。拓荆科技的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设备水平,设备国产化率超过70%,产能是进口设备的1.1倍,成本却比进口设备低了30%。 截至目前,拓荆科技已申请专利316项、授权专利103项,公司年产值始终保持100%以上的增速,现已成为国内唯一能够生产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半导体薄膜设备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