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划深度调整电动汽车产业链 预计投入1410亿美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08
  • 据彭博社报道,面对当下电动汽车市场现状,美国国内相关各方,包括电动汽车制造商、充电设施供应商、公用事业公司等等都在要求或者已经对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进行调整改进。

      该计划包括:对充电费用予以优化,合力推动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和普及。

      为此,汽车行业在各个专业领域组织的推动下,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调整计划,在疫情爆发之前计划在未来几年至少支出1410亿美元重组电动汽车产业链,实现从内燃机到电池驱动引擎的历史性转变。

      据悉,这项计划并没有成文的内容,但在各个专业组织的研究和推动下,几乎涵盖了电动车汽车技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高美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整合性、科学化和标准化。

      比如,改革目前的电动车2级充电插头、3级充电插头的技术标准,使得基础设施更加规范,技术成本降低,能够更普及。再比如,在农村地区推广小型充电基础设施,降低充电网络的充电费用,鼓励农民等低收入群体使用电动汽车。

      截至目前,各个汽车制造商已经有数十种新型电动汽车准备列在该计划之中。但该计划也遭遇了诸如充电站数量、电动车充电标准、充电费用等等方面的制约。

      简单的说,麦肯锡等咨询公司就曾出具报告认为,美国有些地方甚至都没有充电设施,这可能是美国大规模采用电动汽车的最大障碍。

      充电速度

      充电速度是此次计划调整的一个重要问题。

      彭博社对美国能源部替代燃料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在美国64000个汽车充电插头中,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能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给一台电量枯竭的汽车充满电。

      大多数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本质上是为购物者或通勤者准备的,而不是为长途旅行者准备的。如果将3级充电器排除在外,那么小型电动汽车的“充电沙漠”就会转变成大型电动汽车的“充电沙漠”。

      所有北达科他州和密西西比州的大部分地区、西弗吉尼亚州和怀俄明州只是几个例子。阿拉巴马州、蒙大拿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西部的能源也非常匮乏。

      一系列充电初创公司的确承诺推出数千款新充电器,尽管时间线很模糊。

      另外,即便是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也会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被搁置。因此,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却陷入了一场微观经济的竞赛。没有充电器,农村司机不太可能使用电动汽车。没有足够的买家,汽车制造商不太可能提高产量。

      波士顿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布赖恩-科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典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这是未来一两年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10多年的时间才能得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因此,美国的一些企业着手推进修改2级,3级充电插头的技术标准,使得更多的地方能够使充电速度提高,加快效率。

      充电费用全美各地差异大

      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的报道,未来几周内,世界上第100万个公共电动汽车插座将开始为汽车供电,但其中只有8%在美国。

      由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前所未有的裁员、生产中断以及汽油价格低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加剧了充电设备的供应缺口。预计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下降18%,至约170万辆,其中美国经销商在下降份额中所占比例很高。

      对于充电网络来说。农村充电站不仅是对未来需求的一种押注,也是一种昂贵的押注。二级充电器的硬件安装成本为2500美元。然而,根据落基山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一个3级充电器的基础设施可以轻易地超过32万美元。

      这种装置每分钟可以泵出比标准插座多四倍的电力,因为它配备了液冷电线和大容量管道。周围的电网通常需要更强的馈电线、新的电表和变压器,每台成本高达17.3万美元。为电缆挖沟和建造保护泵的结构都增加了成本。

      换句话说,只有最繁忙的快速充电站才能盈利。建一个离繁忙的城市或州际走廊太远的快速充电站,你还不如烧钱。彭博社情报分析师凯文·泰南说:“数学在这里是不管用的。”

      就消费者而言,不同地区的电价差别很大,主要取决于国家公用事业监管机构设定的电价。美国商业用电的平均价格是每千瓦时10美分。按照这个速度,给一辆雪佛兰Bolt加满油的成本约为6.60美元,大约每英里2.5美分。

      但很少有这么便宜的,因为电动汽车充电站通常按分钟收费,而不是按耗电量收费,而且它们通常还会增加服务或会员费。

      对此,专家指出,美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还取决于电力设施的发展,特别是电费的降低。

      充电站如何布点决定企业盈利好坏

      总部位于洛杉矶、已有10年历史的充电公司EVgo表示,它在美国运营着815座快速充电站。至少有1.15亿美国人居住在距离EVgo插头15分钟车程的范围内,这相当于大约一半的持牌司机。

      理想情况下,每位顾客都有几个插头可以定期使用,比如,一个在杂货店,一个在健身房,还有一个在当地学校附近。

      该公司更喜欢将充电器集中放置在交通繁忙的地区,而不是排成长串的一组插头。后者有助于减小充电沙漠的规模,但使用频次却更少。EVgo认为,在美国的一些地区,他们安装充电器的速度不够快。

      EVgo负责业务开发的执行副总裁朱莉·布伦登说:“我们的速度还不够快。”

      该公司的充电器的使用率很高,因为它已经覆盖了美国的大部分地区。布伦登说:“我们不会三三两两地零星建设,然后等上三年,等待需求出现。”

      人口密度、附近电动汽车车主数量和现有电动汽车加油站的交通状况决定了新充电器的去向。

      ChargePoint是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另一家知名公司,它拥有大约715个快速充电站和数千个慢速充电站,并且完全专注于电动汽车已经比较普及的地区。

      首席执行官罗马诺表示,最近该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是公司停车场,其电力输出通常由雇主补贴。

      罗马诺在谈到商业模式时说:“我会说它很完美吗?不!它是否足够接近目前的市场状况?是的。”

      即使是大城市的电动车车主也需要仔细计划充电事宜。例如,从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达勒姆到外班克斯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因为整个列岛上只有两个快速充电的公共插座。

      汽车制造商对充电站建设持观望态度

      不过,汽车制造商基本上都在观望,等待EVgo、ChargePoint和其他公司来填补空白。通用曾表示,它关注的是“零排放”的未来,但它既没有建造充电站,也没有购买任何充电站。

      相反,它与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工程公司柏克德集团合作,争取外部投资者为数以千计的新充电器提供资金。

      与此同时,福特已经建立了一个名为“福特通行”的系统网络,这将帮助其电动汽车买家找到并使用由EVgo、Chargepoint等公司运营的插头。

      福特电气化部门负责人泰德·坎尼斯表示,该网络将成为“充电领域的口袋妖怪Go游戏。看,他们都在你周围,你可以这样找到它们。”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到发生了排放丑闻,大型汽车制造商才得以进入充电领域。作为“柴油门”和解协议的一部分,大众将花费20亿美元,通过一家名为“Electrify America”的公司在美国各地安装新的充电器。

      目前已有428个充电站点上线,到2022年该网络将扩展到800个。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布伦丹·琼斯表示,公司的“便利店”模式专注于建立区域充电器网络。他已经今年3月离职。

      另有27亿美元正由大众输送到各个州,其中15%可用于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慢慢地,这些钱开始流入新的充电插头领域。例如,缅因州计划用300万美元补贴沿预定旅行路线新建快速充电站的八成费用。

      多数EV销售始终不温不火,但特斯拉却成“异类”

      当美国的充电站建设步履蹒跚向前迈进时,一小部分新款电池驱动车型也在苦苦寻求拉动增长的力量。从2018年10月首次亮相到去年年底,捷豹在美国只卖出了不到3000辆I-Pace SUV车型。

      自2019年春季上市以来,奥迪的E-Tron取得了稍大的成功,但它尚未在一个季度内售出超过2000多辆。

      与此同时,去年内消费者对更老、更成熟的电动汽车的需求大幅下降,包括宝马的i3、雪佛兰Bolt和日产的Leaf。考虑到大容量电池的高成本,燃气发动机的利润率仍然要高得多,而这些电动汽车成为一个小众市场。

      当然,销售数据的疲软可能与这些电动车型的产量太少有关。ChargePoint公司的罗曼诺向记者表示:“但我非常失望,很多这类电动汽车的初始产能不够积极。”

      当然,在更强劲的充电环境下有一个很有帮助的指标可以帮助人么了解电动汽车的需求状况。这是一家你可能听说过的年轻公司:特斯拉。

      主流汽车公司高管们长期以来的说法(即如果人们真的想要,我们就会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在特斯拉面前已经被推翻,从Model S和Model X到广受欢迎的Model 3。

      这家汽车制造商很早就决定建立自己的充电器网络,因为它意识到,私营部门在一个新市场上承担资本密集型风险的财务激励将非常有限。

      特斯拉精明地将其充电俱乐部设为独家模式。特斯拉的快速充电口只适用于自家车型,其他品牌的汽车不能使用。在美国,特斯拉的充电网点略多于其他所有快速充电网络的总和。

      由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汽车销售比对充电站电力销售更感兴趣,他的充电站点在美国各地分布得更广。

      例如,怀俄明州有10个特斯拉充电站,但只有一个快速充电插头适合捷豹I-Pace。西维吉尼亚州则更加平衡,它拥有8个特斯拉充电站和2个其他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点。

      多渠道资助充电设施建设

      伍德的高山酿酒厂在丹佛西南约140英里处的科罗拉多州萨利达酿造威士忌和杜松子酒。当一位常客向公司索要电动车充电器以便在长途旅行中为自己的爱车充电时,公司创始人P.T.伍德在厂区便安装了一个。

      伍德也是这个小镇的镇长,他的动力来自于定期通过的少量电动汽车。他申请了国家拨款并安装了6个二级充电器,每个成本约为3万美元。

      他说,几乎一夜之间,萨里达和附近的帝王山滑雪场就成了每个丹佛居民驾驶远程电动汽车的目的地。

      伍德解释说:“他们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只有四处走动和花钱,这其中就蕴含着商机。”

      像在萨利达镇这样的小规模充电插头建设正在全美国各地涌现。在过去的两年中,位于旧金山以北70英里的加州希尔兹堡市安装了12个二级充电器,这些充电器在下班后可以免费使用。

      该市公共事业保护分析师费利西亚·史密斯向记者说到:“5点钟的时候,前来充电的电动车们就像鲨鱼一般成群结队来到这里。”

      未来10年的某个时候,便利店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可能会涌入充电领域。与此同时,公用事业公司已申请批准再建245000个插头。它们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和企业的电费来弥补因此产生的大约33亿美元支出。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与全球其他市场一样蕴含巨大商机,随着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充电费用的不断强化和改进,在车企、充电服务供应商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电动汽车的普及或迎来一波新的高潮。(来源:腾讯汽车)

相关报告
  • 《美国狂砸1410亿美元为电动汽车铺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17
    •  据外媒报道,基于美国电动车市场发展现状,美国国内包括电动汽车生产商、充电桩制造商以及政府事业公司等,将共同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和改革。   这项计划总投资预计至少为1410亿美元(约10047亿人民币),此次大手笔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新能源投资计划。   这次投资内容主要包括:开发电动汽车技术、改善充电桩和对充电费用进行改进,旨在更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整合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和普及。   目前,已有多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宣布旗下多款电动汽车加入该项计划之中。   基础充电设施落后导致计划受阻   尽管1410亿美元投资计划很庞大,也有多家汽车厂家和充电桩制造商宣布加入这项计划,但麦肯锡等咨询公司早些时候就出具过关于美国充电设施市场调研报告,其中指出美国大部分基础充电设施非常不完善,甚至许多州的一些地方都没有充电设施存在,现有的充电站也存在数量少、充电桩标准以及充电费用不一等问题。   这项调整计划内容虽然包括充电网络建设,同时也会制定电动车2级充电插头、3级充电插头技术标准。从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国内现有的6.4万个汽车充电插头中,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能在一小时左右将所需充电车辆充满电,数量和质量远落后于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同时,美国国内专家也说明了其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光取决于汽车厂家和充电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努力,最重要是加强美国电力设施发展,由于各州公用电力事业监管机构设定的电价不同,不同地区电价差别较大,目前美国商业用电平均价格为每千瓦时在10美分左右,只有推进车辆使用电费的降低,才能刺激更多消费者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   特斯拉作为美国最先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同时也在自建超级充电桩,2019年,特斯拉在美国市场销量达19.22万辆,占据了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58%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是否会全力加入这项改造计划,分享多年重金开发的电动汽车技术、充电桩以及市场份额,还存有很大疑问。   美国新能源态度模糊   在全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情况下,纵使有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巨头,美国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上依然显得比较模糊。究其原因,石油获取的便利性以及页岩油技术的突破,让美国没有大的资源危机感,对新能源基础发展态度模糊,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推广慢于他国原因之一。   其实在2011年美国就强制要求国内汽车制造商生产新能源汽车,也制定了2025年前的减排任务。各大汽车厂商为将新能源汽车推销出去,几乎以对半优惠为代价销售新能源汽车,就为了避免收到环保部门开出的巨额罚单,鉴于当时新能源汽车技术非常不成熟,销量和成果收效甚微。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221万辆,同比增长了10%,美国2019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2.5万辆,相比2018年有所下滑(2018年销量36.08万辆),电动汽车市场占整体车市的份额也从之前的2.1%降至1.9%。   可以看到,这项关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改造计划非常宏大,通过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对比,美国国内汽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很买账。   与之鲜明反差,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12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为381万辆,充电桩数量为122万台,全年累计充电量达到了50亿千瓦时。经过近十年的布局和完善,目前国内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且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如今,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大趋势,各国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节能排放政策,欧洲推出绿色经济复苏计划,中国也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新基建发展重心,随着美国这次1410亿美元大手笔投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电动汽车技术也将引来新一轮阶段性发展。   (南网报综合报道)  
  • 《多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6
    •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份额接近27%。在降低能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视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 销售成行业亮点 在全球汽车业遭受疫情打击表现低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销售出现逆势增长,成为行业发展一大亮点。 欧洲替代燃料观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较2019年增长3倍,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3%升至10%。普华永道预计,2035年,电动汽车销量在欧洲汽车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达到67.4%。 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动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9.4万辆。英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分别逆势增长185.9%和91.2%。爱尔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新车销售逆市上扬,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1%。挪威电动汽车销量近7.7万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4.3%,成为全球首个全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过半的国家。法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53万辆,同比增长201.34%。在日本,目前销售的乘用车新车中,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非传统汽油车的占比约40%,其中以混合动力车为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0%。根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400万辆,同比增加约90万辆。 各大车企纷纷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步伐。宝马近日宣布将改造其德国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和相关零部件。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泽表示,宝马计划在3年内将其车辆的20%实现电动化;2020年特斯拉共生产了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较2019年增长36%;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到2025年将向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投资200亿美元,通用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车型。 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由于全球环保标准趋严和消费者需求提高,多国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和生态建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近发布报告称,根据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规定,自2021年起,欧盟境内新乘用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每公里95克,到2025年和2030年,则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再分别降低15%和37.5%。对此,欧洲汽车厂商相继公布转向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欧盟和各成员国也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2020年,德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消费者购买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可分别享受6000欧元和4500欧元的政府补贴,补贴额度增长了50%;车价高于4万欧元的车型,分别可获得每辆5000欧元和3750欧元奖励。此外,德国还计划2030年前在全国建设10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表示,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疫情救助金。车主若将碳排放量较高的老旧汽车置换为符合现行碳排放标准的新车或二手车,便可以得到高达数千欧元的补贴。法国政府已将这项激励计划延长至2021年7月1日,以提振汽车市场。 为满足零排放的环保目标,英国禁售燃油轿车和货车的时间将提前至2030年。英国政府将投资28亿英镑,建设充电桩和扩大电池的生产,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 日本政府去年底发布了面向2050年去碳化社会的“绿色增长战略”,大力推进从汽油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日本经济产业省把电池相关产业定位为战略产业,将推动单次充电可长距离行驶的下一代“全固态电池”实用化技术开发。除了确保稳定获得钴等材料外,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将在完善国内电池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援。 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发展趋势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各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力量不断完善产品、产业链布局,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 汽车业咨询机构ABI等多家调研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有专家表示,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日前,百度正式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新组建的智能汽车公司将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自动驾驶和传统车企的制造技术。此前,腾讯、亚马逊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军造车领域或投资电动智能汽车初创公司。 电动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足、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安全性有待提高等。《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电池技术仍有待突破。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其电解液易燃,存在着引火和漏液的隐患。尽管能量密度高的固态电池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实现更长的续航距离,但尚未实现量产、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充电桩数量不足及分布不均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干事马克·惠特玛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趋势判断,严重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势必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