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per Ulten山谷冰川质量平衡研究》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This sit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glaciological studies at Weissbrunnferner/Ghiacciaio di Fontana Bianca. Users can access and download information about the glacier and the related hydroelectric scheme, and illustrative diagrams and photos describing the mass balance fluctuations, ice volume fluctuations, and climate over tim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cemelt and snow accumulation over the glacier surface over a mass balance year.
  • 原文来源:http://geowww.uibk.ac.at/research/wbf/
相关报告
  • 《生物介导的气海失衡导致冰川深海脱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02-20
    • 冰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是由于海洋生物泵的强度增加所致的,这种假说一般利用深海脱氧模型来解释,且依赖于平衡假设,即海洋表面的氧气与大气平衡,因此在深海中观察到的任何氧气的亏损都是有机物呼吸的结果(有机物呼吸消耗氧气并产生溶解的无机碳)。但是,由于海洋表面的氧气与大气不平衡,该假设已被证明是不完善的。本研究使用了经过调整以适应一系列观测的地球系统模型,该模型重现了模型数据中看到的冰川到全新世氧合作用的变化模式,以表明这种不平衡在冰川深海脱氧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分解方法来追踪氧气,发现从工业化前到末次盛冰期,在海水氧气溶解度由于温度较低而增加了27 Pmol的情况下,整个海洋却损失了33 Pmol氧气。这种损失是由生物介导的氧气不平衡引起的,该失衡造成了工业化之前,海水氧气从溶解度平衡中减少了10%的储量,而末次盛冰期最高时则为27%。海冰和铁矿富集是末次盛冰期脱氧事件的最大贡献者,尽管整个冰期海洋中有机物的产量减少和呼吸作用减少,但脱氧仍然发生。此次的结果对深海冰川脱氧是由更强大的生物泵或更缓慢的环流引起的认识提出了质疑,并强调了氧气不平衡的重要性。(李亚清 编译)
  • 《冰川分离:全球变暖的新危险?》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5-11
    • 2013年8月5日晚,美国最大国家公园的内陆深处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阿拉斯加平溪冰川的半公里长的冰舌突然断裂,释放出一股冰和岩石的洪流,从一个崎岖的山谷冲下11公里处,进入被朗格尔-圣埃利亚斯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包围的荒野。国家公园管理局地质学家迈克尔·洛索在记录了2015年同一地点发生的类似事件后,他让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博士生迈尔·雅克马特进行调查。雅克马特说:“我们知道在西藏、俄罗斯和阿根廷发生了冰川分离,但开始我们认为正在调查一次定期的山体滑坡,然后我们注意到整个冰川都不见了。”研究者初步排除了引发这些事件的地震因素后,洛索、雅克马特和其他专家开始了一项研究项目,调查平溪发生的事情。该团队使用了多种工具,包括卫星图像、现场测量、数字高程模型和融水模型,将事件序列拼凑在一起。 尽管研究人员在2013年第一次分离之前就意识到冰川舌头上存在着一个奇怪的冰凸起,但直到他们获得了10年前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并估计凸起高达70米,他们才开始了解其含义。他们的数据表明,冰川舌的最下部非常薄,并牢牢地冻结在冰川床上,这条冰冻的舌头阻止了冰从冰河的高处往下流,迫使冰膨胀;它减缓了融水的排出,使水在冰河下面聚集。由此导致的冰下水压的增加,最终导致冰河舌头突然分离,两股质量流如此之大,掩埋了400年前约3平方公里的森林。 冰川的消失主要是由于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导致的。但是,新研究表明,研究者还需要考虑以前不知道的新过程。阿拉斯加和西藏冰川分离的相似性表明,所有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支离最近也被发现,这表明全球变暖可能加剧大规模冰川支离。越来越暖和的夏季产生的融水有可能以我们以前不知道的危险形式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而这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pubs.geoscienceworld.org/gsa/geology/articleabstract/doi/10.1130/G47211.1/583706/What-drives-large-scale-glacier-detachments?redirectedFrom=fulltext (郭亚茹 编译;张灿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