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加工与工程技术团队在食品领域国际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Q1,IF=7.0)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omposition and bioactivity of bound polyphenols from coffee dietary fiber during in vitro simulating diges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为第一单位,香饮所于鑫欣助理研究员和宁夏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邵芳芳为第一作者,董文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成果表明:咖啡果皮是咖啡湿法加工的主要副产物,通常被直接丢弃或作为动物饲料使用,导致现有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但是咖啡果皮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由于富含结合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且生物利用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消化过程中的释放情况。然而,体外模拟消化对CPSDF的组成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尚不明晰。因此,本研究采用UPLC-MS/MS结合广靶代谢组学研究了CPSDF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结合多酚及其代谢物的组成、体外消化对结合多酚抗氧化能力、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消化后的CPSDF结构变得松散和多孔,利于结合多酚的释放。UPLC-MS/MS共鉴定出550种代谢物,其中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是消化产物中主要差异表达代谢物(占82.18%)。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在消化的各阶段均差异显著,特别是隐绿原酸、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在消化后显著增加。CPSDF结合多酚经消化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经胃部消化后,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与阿卡波糖相似,具备辅助改善2型糖尿病的潜力。本研究结果为促进咖啡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和营养健康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