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直拉晶片中氧缺陷的新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06
  • 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加热器,旨在控制和降低直拉硅晶体生长设备中的氧浓度。经过模拟和实验验证,该设计成功使氧气减少了6个百万分率(Ppm)原子。对于多晶硅和单晶硅光伏应用,氧是一个关键的杂质问题,会导致氧化硅的形成,增加晶体硬度,使下游加工变得复杂。研究第一作者阿米尔·雷扎·安萨里·德兹福利(Amir Reza Ansari Dezfoli)指出,氧缺陷还会缩短体积寿命,增强位错处的复合活动。

    德兹福利表示,研究团队专注于通过修改Czochralski(CZ)拉晶机中的加热器设计来控制氧杂质。他们发现,仅通过简单改变加热器设计配置,即可显著降低氧原子浓度。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模拟研究了加热器设计和热源分布,然后在实验装置上进行测试验证。模拟基于直径为200毫米、长度为700毫米的硅锭CZ晶体生长,采用四种不同的加热器设计,加热器由石墨制成,顶部长度从500毫米到200毫米不等。

    实验装置使用了500毫米的加热器高度(H1),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数据分析测量了锭中心线沿轴向晶体中的氧浓度。验证比较证实了模拟和实验数据之间的高度一致性。

    研究得出结论,加热器设计显著影响温度分布和熔体模式,进而影响氧气分布及其传输机制。改变H1长度对氧气分布有显著影响。

    目前,该团队正在准备推出第一个离散模型,用于模拟CZ工艺中晶体起源粒子(COP)的形成和空洞缺陷的形成。这将为硅片生产行业提供基于模拟的质量控制新可能性。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热能工程案例研究》杂志的《CZ硅生长中氧还原加热器设计的工程见解》一文中。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8038.html
相关报告
  • 《钝化技术减少锡锌矿太阳能电池缺陷,效率达11.51%》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8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太阳能电池日益普及,全球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依靠太阳能为家庭或日常运营供电。因此,世界各地的能源工程师一直在努力寻找有利于光伏发展、环保无毒且易于采购和加工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基于锡锌矿的材料,例如Cu?ZnSnS? (CZTS),这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天然存在的锡锌矿矿物类似。与目前最常用的传统硅基光伏电池相比,锡锌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更低的制造成本、更低的毒性成分和更高的灵活性。 尽管潜力巨大,但迄今为止开发的硫锌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PCE) 却远低于硅基太阳能电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硫锌矿基材料中存在原子级缺陷,这些缺陷会捕获载流子并引发非辐射复合,而非辐射复合过程会导致能量损失,从而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深圳大学和雷恩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推出了一种新的钝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抑制CZTS和其他锡锌矿中的缺陷,从而提升基于这些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他们提出的技术发表在《自然能源》杂志上,经验证,该技术可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11.51%,且无需使用任何其他添加剂来改善材料性能。 “CZTS 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光伏材料,尤其适用于多结太阳能电池,”吴彤、陈硕及其同事在论文中写道。“然而,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深能级缺陷,例如硫空位 (V S ),会导致严重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富氧环境中对 CdS/CZTS 异质结进行热处理来钝化 V S的策略。” 该研究团队设计的钝化策略需要在富氧环境中加热CdS/CZTS异质结,即锡锌矿材料(即CZTS)与硫化镉(CdS)缓冲层之间的界面。缓冲层是太阳能电池中的中间层,位于吸收材料(在本例中为CZTS)和透明导电材料之间。 “在这个过程中,V S被氧原子占据,从而抑制了 V S缺陷,”吴、陈及其同事解释说。“此外,Cd 离子向 CZTS 吸收层的扩散,以及正 Na-O 和 Sn-O 复合物的形成,可以钝化相关缺陷。这些效应可以减少电荷复合,并实现更有利的能带排列。” 为了证明其钝化方法的潜力,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真实的CZTS太阳能电池,并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了这些电池的性能。他们发现,该策略无需使用任何添加剂或外部掺杂策略,即可提高电池的PCE。 吴、陈及其同事写道:“我们证明了,在无需任何外部阳离子合金化的情况下,空气溶液处理的CZTS太阳能电池(带隙为1.5 eV)的认证效率达到11.51%。这项研究为锡锌矿太阳能电池的缺陷钝化和性能改进机制提供了见解。” 未来,吴、陈及其同事的最新研究以及他们设计的新钝化策略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应用于其他基于锡锌矿的太阳能电池。最终,它将有助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的进步,进而促进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 《【InfoMat 】人工智能制造减少了电池缺陷和成本》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5-29
    • 研究机构?: 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UNIST)与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RIST)联合团队 ?核心人员?: Im Doo Jung教授(机械工程与人工智能研究生院) 第一作者:Junyoung Seo、Taekyeong Kim(UNIST机械工程系)? 研究内容?:? 技术突破?:开发AI实时控制系统,优化高镍三元前驱体(LiNixCoyMnzO2)生产工艺通过调控搅拌速度、pH值、氨浓度等参数,将镍浸出率降低至原水平的1/15采用领域自适应AI技术,使缺陷检测准确率达97.8%? 产业验证?:在11.5吨级工业反应器中测试年均可减少22亿韩元(约合160万美元)的原料与生产损失? 创新点?:全球首次将领域自适应AI应用于电池材料量产解决传统AI模型因设备老化/扩产导致的预测偏差问题?成果 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扩展至化工、机械、半导体等大规模制造领域。 原文链接: Junyoung Seo et al, High quality large‐scale nickel‐rich layered oxides precursor co‐precipitation via domain adaptation‐based machine learning, InfoMat (2025). DOI: 10.1002/inf2.7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