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_T细胞可以攻击包括新的变体在内的新冠病毒的许多表位》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2-22
  • 据EurekAlert!网站1月27日消息,拉霍亚免疫研究所(LJI)于2021年1月27日发表在Cell Report Medicine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T细胞试图通过靶向病毒的广泛位点来对抗SARS-CoV-2,而不是病毒刺突蛋白的关键位点。通过从多个角度攻击病毒,人体有可能识别出不同的SARS-CoV-2变体。

    随着COVID-19疫苗的普及,LJI科学家一直关注着不同的人如何增强对SARS-CoV-2的免疫力,并且还在研究T细胞如何对抗SARS-CoV-2的不同变体。这项工作利用了该实验室在预测和研究T细胞对登革热和寨卡病毒反应方面的专业知识。

    该研究检查了100名从SARS-CoV-2感染中康复的人的T细胞。仔细研究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将潜在的抗原表位与这些T细胞能够识别的抗原表位分离开来。

    研究人员的分析表明,并非病毒的所有部分都能在每个人中产生相同的强烈免疫反应。实际上,T细胞可以识别SARS-CoV-2上的数十个表位,并且这些免疫位点优势也会因人而异。平均而言,每个研究参与者有能力识别大约17个CD8+ T细胞表位和19个CD4+ T细胞表位。

    自英国迅速传播的SARS-CoV-2变体公布以来,研究人员将该病毒的突变位点与他们发现的抗原表位进行了比较。在这项研究中,英国发现的新冠变体的刺突蛋白突变只影响了8%的CD4+T细胞识别的表位,而92%的反应是保守的。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ljif-tcc012721.php

  • 原文来源: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ljif-tcc012721.php
相关报告
  • 《3月26日_新型活性成分可以一种新的方式攻击新冠病毒》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3-29
    • Eurekalert!网站3月26日消息称,波恩大学和凯撒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一种分子,该分子可能会为对抗SARS-COV-2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该活性成分与刺突蛋白结合,而刺突蛋白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所必须的,在假型病毒的情况下,该活性成分可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这似乎与已知抑制剂的机制不同。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它也可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突变。该研究将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 刺突蛋白对病毒至关重要,现在分离出的SP6适配体可以与刺突蛋白结合。尽管SP6不能阻止病毒对接至目标细胞,但是它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细胞的水平。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并未使用真正的冠状病毒,而是使用的假型病毒。假型病毒表面携带刺突蛋白,但是不会引起疾病。研究人员认为现在需要查看该研究结果是否能在真实病毒中证实。 如果是这样的话,研究人员可能会研制出一种鼻喷雾剂,可在数小时内防止冠状病毒感染。该研究需要花费数月才能完成,但是该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SARS-COV-2病毒的感染机制,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现有的活性成分主要靶向受体结构域。在英国首次发现的病毒变体中,该结构域突变,使得其与ACE2更牢固地结合。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突变积累的越多,可用的药物和疫苗将不再起作用的风险就越大。该研究可能让人们注意到新冠病毒的另一个致命弱点。 原文链接:https://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3/uob-mac032621.php
  • 《3月11日_BPS推出新冠突变株的假型病毒用于细胞检测》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3-15
    • Biospace网站3月11日消息称,BPS生物科学公司推出了SARS-COV-2突变株的独特的假型病毒,扩大了其冠状病毒产品组合。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系列以刺突蛋白为包膜糖蛋白的刺突蛋白假型慢病毒。这些假型病毒含有一个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或增强型GFP)。当与表达ACE2受体的细胞系一起孵育时,可以通过测量荧光素酶或eGFP活性,检测出刺突蛋白介导的假型病毒进入靶细胞的情况。因此,刺突蛋白假病毒提供了一种细胞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监测病毒与ACE2受体的附着情况,还可以监测膜融合和细胞进入的情况。 目前,BPS的假型病毒产品包括原始的野生型(在武汉首次发现)序列、B.1.1.7(在英国首次发现)、B.1.351(在南非首次发现)、P.1(在巴西首次发现)变体、高度保守的D614G突变、在巴西首次发现的变体的RBD(受体结合域)中存在的3个突变(K417T,E484K,N501Y),这些假型病毒产品可以用于研究中和抗体的结合位点和作用机制。BPS还提供一些突变体重组刺突蛋白(RBD、S1和全三聚体)和突变体刺突蛋白检测试剂盒,采用方便的96孔或384孔。这些基于比色、化学发光或TR-FRET的检测方法是筛选和剖析ACE2与刺突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的理想选择。BPS开发的冠状病毒研究工具和服务组合包括ACE2受体和TMPRSS2表达细胞系以及针对3CL、PLPro、TMPRSS2、弗林蛋白酶、RdRP和其他SARS-CoV-2关键靶点的独特检测方法。 原文链接: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bps-bioscience-introduces-pseudovirions-of-mutant-strains-of-sars-cov-2-for-cellular-assays/?keywords=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