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同时产生和整形GHz短脉冲的光学技术》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12-27
  • 高重复脉冲的产生和控制在高速摄影、激光加工和声波产生等各种应用中大有可为。间隔从 ~0.01 到 ~10 ns不等的GHz短脉冲对于超快现象的可视化和提高激光加工效率尤为重要。尽管存在产生GHz短脉冲的方法,但挑战依然存在,例如脉冲能量吞吐量低、脉冲间隔可调性差以及现有系统的复杂性。此外,由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响应能力不足,整形每个GHz短脉冲的空间轮廓也面临限制。

    穿梭 "方法可从超短脉冲中产生GHz短脉冲,每个脉冲都有不同的波长和可定制的空间轮廓。这些GHz短脉冲为多种光学应用开辟了道路,包括GHz范围内的超快成像,以及利用超短脉冲激光进行高质量、高通量激光处理。

    该方法在超快光谱成像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同时捕捉不同波段动态的能力。有助于在亚纳秒到纳秒的时间尺度内进行超快成像,从而能够分析快速、非重复的现象。其潜在应用包括揭示未知的超快现象和监测工业环境中的快速物理过程。

    单独整形 GHz 短脉冲的能力也为精密激光加工和激光治疗带来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所提出方法的紧凑设计增强了其便携性,使其适用于各种科研设施和各种工业技术领域。 东京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候选人Keitaro Shimada说:我们独特的光学配置可以通过三维光路控制超短脉冲,实现前所未有的 GHz 短脉冲空间控制。‘光谱穿梭’可提供间隔时间从 10 ps到 10 ns不等的各种GHz短脉冲。

    我相信,以我们的技术为基础,针对等离子体、金属和细胞等各种目标的应用,将加速工业和医学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这项创新技术为推进超快成像开辟了道路,对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都有影响。它能够同时产生和整形 GHz 短脉冲,为研究快速现象和增强基于激光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工具。

    图1:光谱穿梭示意图。(a) 整体光学配置俯视图。(b) (a)中橙色虚线方框所示的一对平行反射镜(反射镜 1 和 2)分离脉冲。(c) 脉冲在(b)中蓝色虚线方框所示的平行反射镜之间移动。BS:分光镜;SLM:空间光调制器

    图2:光谱穿梭产生的光谱分离脉冲序列。(a)-(d)在 800 nm和 400 nm波段中间隔为 250 ps 的五个脉冲的时变信号和光谱。(e)、(f) 通过在反射镜 2 和 3 之间屏蔽一端将脉冲列离散化的光谱。(g)、(h) 在 800 nm波段改变脉冲数量或时间间隔时的时变信号

    图3:使用光谱穿梭产生的 800 和 400 nm波段脉冲串作为探测光,对激光烧蚀动态进行单次透射光谱成像。(a)实验设置。(b)激光烧蚀动态过程中T800和T400双色透射率分布以及T400/T800两个波长波段的透射率比。BS,分束器; BBO,低温相偏硼酸钡; DM,二向色镜; L,透镜; Obj.,物镜; SF,光谱滤波; DOE,衍射光学元件; BPF,带通滤波器

    图4:使用 SLM 的光谱穿梭产生单独空间形状的脉冲串。(a) 仅对第三个脉冲进行调制的实验装置。(b) SLM 调制的第三个脉冲的相位模式。(c) 在三种条件下,脉冲在距离 SLM ∼1700 mm处传播的光束轮廓。右侧显示了 2 mm范围内每个 y 坐标的脉冲平均强度

相关报告
  • 《前沿 | 用于光谱和实际应用的中红外强飞秒光脉冲》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23
    • 图:11.4µm OPCPA脉冲性能。平均功率为65 mW。左插图:远场强度分布。右插图:几个周期脉冲的时间脉冲形状 一种新的光源产生波长约为12µm的超短红外脉冲,其峰值强度和稳定性此前未达到。首次在水上进行的振动光谱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强大的应用潜力。 超短光脉冲是基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也已进入许多光学技术。波长超过1µm的红外光谱范围在光通信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在光学测量和分析技术以及成像技术中需要波长高达300µm的脉冲。 只有少数光波振荡周期的极短脉冲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技术。它们的产生需要精确控制光学相位及其传播条件。波长超过10µm的周期脉冲对于凝聚态物质(即固体和液体)的非平衡性质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并且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例如在光学材料加工中。因此,产生这样的脉冲是一个前沿研究课题。 Optica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新的光源,该光源能够以创纪录的参数提供超过10µm波长的超短红外脉冲。该极其紧凑的系统基于光学参数啁啾脉冲放大(OPCPA)的概念,其中通过与非线性晶体中较短波长的强泵浦脉冲的相互作用来放大微弱的超短红外脉冲。 图:液态水的非线性传输(a)水的吸收(黑色)和11.4µm脉冲(能量:25µJ)入射(红色)和透射(绿色)光谱。(b) 水的透射作为入射脉冲能量的函数,表现出非线性透射增加 在新型光源中,波长为2µm、持续时间约为3ps的泵浦脉冲驱动泵浦能量为6mJ的三级参量放大器。波长约12µm的放大脉冲具有65µJ的能量和185fs的持续时间,对应于光波约5个光学周期内约0.4千兆瓦(1 GW=109 W)的峰值功率。在1kHz序列中,脉冲高度稳定,光束质量优异。系统的输出功率和重复率是可扩展的。 在液态水上的实验中证明了这种光源的潜力。第一次,水分子的受阻旋转,即所谓的平动,被激发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它们的光吸收显著降低。根据对该吸收饱和的分析,估计具有20至30fs的平动激发寿命。
  •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无电池和芯片的可穿戴传感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生物通公众号8月23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无需芯片或电池的新型可穿戴传感器,可对脉搏的跳动、汗液中的盐分、皮肤在紫外线下的变化提供高灵敏度的传感通信。该传感器可像电子透明胶带一样贴合皮肤,其核心是一层超薄的具有压电特性的氮化镓薄膜,可产生响应机械应变的电信号和响应电脉冲的机械振动,并能同时用于传感和无线通信。该技术为无线健康监测设备提供了低成本、低功耗且多功能、高灵敏度的实现途径,是迈向无芯片无线传感器的第一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