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煤炭产量稳定在1.1亿吨左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0
  • 山东省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显示,2021年,山东省煤炭产量将稳定在1.1亿吨左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省煤炭原煤产量为1.09亿吨,同比下降8.6%。过去几年,山东省煤炭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2017年,该省产量超过1.29亿吨,同比增长2.3%。

    同时,该省将加大煤炭压减力度。该文件指出,将重点淘汰安全无保障、资源枯竭、长期亏损三类煤矿,关闭退出岱庄煤矿等;结合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重新核定新安、金源等矿井生产能力。

    此前发布的《山东省煤炭行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曾明确,到2022年省内煤炭产能压减到1.3亿吨以下,煤炭产量力争控制在1亿吨左右。

    山东省能源局1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山东省有依法生产建设煤矿98处,产能规模12881万吨/年。

    此外,山东省将启动煤电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停淘汰 30 万千瓦以下所在地区非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燃煤机组,2021 年关停规模 200 万千瓦,升级改造规模 100 万千瓦,30 万千瓦及以上煤电装机占煤电总装机的比重提高到 75%以上。

    与此同时,山东省将加大煤电压减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到2021年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2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 32%以上;煤电装机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占电力总装机比重 66%左右。

    2021年将继续推动省外来电增长,省外来电1200亿千瓦时以上。全面深化“陇电入鲁”通道前期工作,力争尽快获得国家核准,同步推进省企业主导的煤电一体化、新能源项目规划建设。

    《指导意见》指出,将围绕提升扎鲁特至青州、上海庙至临沂、宁东至山东直流等既有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开展“风光火储一体化”配套电源基地规划研究,重点推动吉林白城、松原地区 300 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国电电力上海庙电厂首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建成送电。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山东:煤炭产量稳定在9500万吨 煤电装机1亿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9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发布《关于印发“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将稳固煤炭供应链。 首先是稳定煤炭供应。以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智能化水平高“三类煤矿”为重点,积极释放先进产能,核增滨湖煤矿产能40万吨/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产保供,煤炭产量稳定在9500万吨左右;推进万福煤矿及选煤厂项目建设,建设规模180万吨/年;加大晋陕蒙等省外煤炭资源开发,引导省内重点用煤企业与省外开发煤矿签订中长期合同,煤炭调入能力保持在2.7亿吨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1亿元。 同时完善煤炭储备体系。按照“不混淆、不增地、不增线、不增人、不亏损”原则,加快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开工济三泗河口港储配煤基地、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一期)等项目;建成鲁西煤炭储配基地、鲁北煤炭储配基地二期等项目,新增煤炭储备能力530万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建设煤炭储备设施,增强社会储备能力。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确保达到1300万吨、力争达到1500万吨,社会储备能力确保达到2000万吨、力争达到2400万吨。完成年度投资151亿元。 对由煤炭承储企业申报并获得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支持的省级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建设项目,省级财政根据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支持资金额度,按1∶1比例予以配套支持;对取得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的煤炭储备能力建设项目,省级财政结合中央下达的专项债券额度情况,按程序给予适当支持。 对煤炭承储企业因承担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任务而产生的政策性亏损,按照“独立核算、封闭运行、综合补助、包干使用”的原则,省级财政给予补贴。 煤炭、天然气、石油承储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符合条件的,可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承储企业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可按规定加速折旧。对参与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的物流企业,其自有(包括自用和出租)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符合规定条件的,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承储企业符合条件的增值税留抵税额按规定予以退税。 此外,还要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全年更新改造600万千瓦以上。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供应前提下,坚持“替代优先、先立后破”,合理布局建设大型高效煤电机组,有序推进小煤电机组关停整合,全年关停退出煤电机组200万千瓦以上。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200亿千瓦时。 对“两高”行业跨区域(含向省外转移产能)整合腾出的能耗煤耗指标,分行业按照不同比例实行省级收储,除焦化、煤电行业外,其他“两高”行业均按照转出市留存50%、省级收储50%的方式进行指标配置。其中,省级收储的指标优先用于产能转入地项目建设。 但处于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的考虑,通知还提出,合理布局建设大容量煤电机组及高效背压机组,2022年年底前建成330万千瓦左右,煤电装机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700万千瓦左右。启动燃气机组示范工程,在建燃气发电装机达到550万千瓦以上。加大跨省区送受电计划和政府间协议落实力度,力争全年接纳外电1200亿千瓦时左右。 同时强化电力运行调度保障。制定迎峰度夏(冬)和重点时期保电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省煤电机组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电煤库存、非计划停运和降出力等情况实时掌握,强化电力生产运行调度分析。全面开展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智能巡检。
  • 《2024年印度煤炭产量将突破10亿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30
    • 据印度媒体12月24日消息,印度煤炭部长普拉哈德?乔希(Pralhad Joshi)周三表示,印度煤炭产量将在本财政年度(2023-24财年)突破10亿吨,他对此充满信心。 印度确定的2023-24财年的煤炭产量目标是10.1214亿吨。 在第九轮商业煤矿拍卖的启动仪式上,这位部长表示: “今年我们的煤炭产量将超过10亿吨。” 印度预计本财政年度煤炭需求为11.966亿吨。他说,到2030年,印度电力需求将翻上一番、增加一倍,因此煤炭产量也要相应大增,以满足国家电力对煤炭供应的需求。 第九轮商业煤矿拍卖合计将出售31座煤矿。被拍卖的煤矿分布在贾坎德邦(Jharkhand)、恰蒂斯加尔邦(Chhattisgarh)、 中央邦(Madhya Pradesh )和南部的特兰加纳邦(Telangana)等四个邦。随着第九轮拍卖的完成,将有100个煤炭区块的销售工作告一段落。 据悉, 2022-23 财年印度煤炭产量为 8.93 亿吨。印度政府业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煤炭产量增长目标,计划到 2027 年,煤炭产量将提高至 14 亿吨/年;到 2030 年,年度煤炭总产量将进一步提高到 15.8 亿吨。 印度煤炭产业将逆势发展 在全球煤炭产量增长逐渐放缓的同时,印度正在将自己与其它国家区别开来,雄心勃勃地大幅增加产量。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2022-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煤炭产量为8.93亿吨,比上年增长14.8%,而在更前一年煤炭产量增长了8.7%。目前印度煤炭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10%以上,仅次于中国。 煤炭进口对印度来说至关重要,而且进口一直在稳步增长。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减少对煤炭进口的依赖,实现一个“自力更生的印度”。2022年煤炭进口占印度煤炭消费的24%,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2%。为了实现自力更生,印度政府正致力于在2023-24财年将国内煤炭产量提高到10亿吨以上,到2029-2030年再提高到15亿吨以上。 燃煤发电仍然是印度电力生产组合的一个关键因素。预计2023年,印度燃煤发电将占总发电量的72%,到2030年可能将略微减少到64%。而届时,全球煤炭发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仅为27%。 尽管印度2021年在格拉斯哥 COP26全球气候论坛上承诺“逐步减少煤炭”,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体煤炭需求减少。预计印度煤炭总需求将从2022-23年的11亿吨左右,上升到2029-30年的16亿吨以上,其中发电用煤占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到2030年,印度在全球燃煤发电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13% 跃升至18%。 印度的钢铁行业用煤也在增长,而且与电力行业一样,也更依赖进口。2022-23年,印度冶金煤产量为6077万吨,占煤炭总产量的7%。而冶金煤需求量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印度钢铁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钢铁生产国,2022年印度粗钢产量达到1.247亿吨。它也是2022年世界前九大钢铁生产国中唯一一个实现增长的国家,比前一年增长了5.5%。它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将钢铁产能从2023年的1.5亿吨提高到2030年的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