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围绕“巴黎协定”雄心勃勃的目标达成了一致,其中的目标之一是尽快达到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的峰值。我们拖延高峰的时间越长,当全球排放量从增加到减少时,限制全球变暖的难度就越大。然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在上升,预计到2030年将继续攀升。个别国家排放高峰期然后下降的时间,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等主要排放国的排放时间,对于我们是否能够避免最危险的气候影响至关重要。虽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达到峰值的时间已经显而易见,但是关于各个国家的排放量何时达到峰值的研究还很少。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新文件“转折点”:通过分析哪些国家的排放量在过去达到过顶峰以及哪些国家有减排承诺,这暗示着未来将达到峰值,并填补了随着时间推移各国达到峰值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这一研究缺口。本论文记录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峰值排放的国家数量的进展。到1990年,有19个国家达到峰值(占全球排放量的21%),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增长到57个国家(占全球排放量的60%)。在已经达到顶峰的57个国家中,或者有承诺意味着到2030年达到峰值的国家中,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德国和墨西哥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家。虽然这种趋势令人鼓舞,但这还不够。研究表明,为了有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将变化保持在2°C以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迟要到2020年达到峰值。世界将变暖限制在1.5或2°C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已经达到顶峰的国家数量,还取决于这些国家所代表的全球排放份额;排放水平达到峰值;调峰的时机以及峰值后的减排速度。国家必须尽快做出承诺,实现减排目标,并在较低的排放水平上设置峰值,并承诺在达到峰值后显著降低排放。根据2020年的巴黎协定,国家可以沟通或更新其国家数据中心并做出这些承诺。这样做将有助于确保各国的减排承诺将全球排放量达到巴黎协定中设定的温度目标,并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危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