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讯(记者 史诗)“原材料是石墨烯产业的基石。从现状看,现在的石墨烯新材料不足以支撑石墨烯产业发展,因为它在性能、制造工艺稳定、制造装备以及价格上还有很大空间,石墨烯产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崎岖的道路,需要不懈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没有捷径,必须要耐心坚持。”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在2018京津冀石墨烯大会上说。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武器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极具发展潜力,有望成为引领新一代工业技术革命的战略性前沿材料。近年来,工信部非常重视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联合有关部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重要文件,明确石墨烯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和路线图。
北京是全球石墨烯科技优势资源的聚集地。去年年底,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重点突破石墨烯器件等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和核心专利,抢占全球新材料技术的制高点。
政策指引下,北京市以建设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为契机,推动成立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新型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加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通关,提升产业化进程。
作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首任院长,刘忠范认为,一般情况下,一个新技术、高新技术、高新材料的发展,从基础研究、从实验室里的研究走向产业化一般有5个阶段。“我在北京大学的团队2008年开始做石墨烯研究,整10年历史。早年做基础研究,后来逐渐过渡到产业核心技术方向,再到批量的制备以及组建工程中心、与企业建联合实验室。”
“石墨烯的杀手锏级应用仍在探索中。我们需要关注石墨烯材料可能带来的新产业,以及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变革的技术,这些应该是未来石墨烯产业的支柱。”刘忠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