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对于无脊椎动物应力情况下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受人为金属(类金属)污染的土壤(采矿土壤和受工业化学废物影响的农业土壤)中,不同预测湿度对两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Folsomia candida和软体寡毛动物Enchytraeus crypticus)回避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评估了不同的土壤湿度(表示为土壤持水量的百分比,WHC):50%(对土壤中无脊椎动物测试的标准土壤湿度条件);75%(模拟在强降雨或者洪水后土壤水分增加的情况);40%;30%;25%和20%(模拟干旱期间土壤水分减少的情况)。观察48小时后无脊椎动物的回避行为和土壤孔隙水中主要离子和金属(类金属)的变化。土壤温育诱导了孔隙水中主要离子的溶解/流动,特别是在75%持水百分比条件下,较高的土壤酸度更有利于孔隙水中金属(类金属)的溶解/流动。不论土壤是否受到污染,也不论土壤孔隙水特性是否变化,节肢动物Folsomia candida更喜欢持水量为50%的土壤。软体寡毛动物Enchytraeus crypticus规避了金属(类金属)污染,但是这取决于土壤湿度条件和相应的孔隙水特性变化:在持水情况下(75%和20-25% 持水百分比), enchytraeids 失去规避土壤污染的能力。同样,当污染土壤含水量高于对照土壤时,enchytraeids 也失去躲避土壤污染的能力。因此,由气候变暖引起的不同预测土壤湿度改变了土壤孔隙水的构成和无脊椎动物对金属(类金属)污染土壤的规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