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_关于COVID-19粪便-口腔传播途径的探讨》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3-26
  • 信息名称:关于COVID-19粪便-口腔传播途径的探讨
    1.时间:2020年3月25日
    2.机构或团队: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3.事件概要: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综述文章“COVID-19: faecal–oral transmission?”,文章指出,一些案例研究报告了胃肠道症状和/或证据,表明一些SARS-CoV-2感染患者的粪便中存在病毒RNA或活的传染性病毒,这表明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是粪便-口腔传播。
    在中国的10例SARS-CoV-2感染的儿科患者的临床特征中,没有人需要呼吸支持或重症监护,并且所有人都没有肺炎的迹象,其中8例即使在经鼻咽检查后阴性的直肠拭子也呈阳性。这些患者年龄在2个月至15岁之间,经鼻咽拭子实时逆转录PCR(RT-PCR)筛选后最初呈阳性反应。接下来,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鼻咽和直肠拭子检查,研究病毒排泄的模式。8例患者直肠拭子实时RT-PCR阳性。此外,这8名患者即使在鼻咽检查呈阴性后,其拭子仍持续呈阳性。4名患者在连续两次阴性直肠拭子检出后出院,但其中2名患者尽管鼻咽检查仍然阴性但直肠拭子随后再次变为阳性。最后,研究人员使用病毒RNA测量来确定消化系统中的病毒脱落可能比呼吸道中的脱落持续时间更长。该研究的通讯作者Kang Zhang表示,这些发现表明目前还需要使用直肠拭子来确诊COVID-19。
    已有较早的报道,特别是在成年人中,有胃肠道症状以及粪便-口腔传播途径的可能性。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来自中国552家医院的1,099例COVID-19患者中,有5.0%出现恶心或呕吐的患者和3.8%出现腹泻的患者。另外,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的初步发现还发现,在中国3家医院就诊的204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54.9岁)中,有99例(48.5%)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症状。没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中有60%可以治愈并出院,而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中只有34.3%得到治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通过RT-PCR检测了COVID-19患者的不同组织(n=1,070个样本,平均年龄为44岁,共205名患者),32%的咽拭子和29%的粪便样品检测为阳性。电子显微镜检查了4个SARS-CoV-2阳性粪便标本,从2名没有腹泻的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活病毒。
    SARS-CoV-2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仍然未知。SARS-CoV-2被认为使用ACE2作为病毒受体,并且ACE2 mRNA在胃肠系统中高度表达。在胃肠病学上发表的初步发现中,研究人员检查了73名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39名患者粪便样本中的SARS-CoV-2 RNA检测呈阳性。此外,有17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变为阴性后,粪便中SARS-CoV-2仍呈阳性。病毒宿主受体ACE2大部分在胃肠道上皮细胞中染色呈阳性。
    文章最后提到,这些发现对SARS-CoV-2传播的理解具有影响。未参与这些研究的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的Mary Estes提到:“无症状的儿童和成人可能正在散发传染性病毒,他们可以传播这种病毒,这是强调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感染儿童的医师和看护者需要意识到粪便可能具有传染性”。目前的研究结果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5-020-0295-7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5-020-0295-7
相关报告
  • 《关于COVID-19粪便-口腔传播途径的探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4-07
    •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综述文章“COVID-19: faecal–oral transmission?”,文章指出,一些案例研究报告了胃肠道症状和/或证据,表明一些SARS-CoV-2感染患者的粪便中存在病毒RNA或活的传染性病毒,这表明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是粪便-口腔传播。 在中国的10例SARS-CoV-2感染的儿科患者的临床特征中,没有人需要呼吸支持或重症监护,并且所有人都没有肺炎的迹象,其中8例即使在经鼻咽检查后阴性的直肠拭子也呈阳性。这些患者年龄在2个月至15岁之间,经鼻咽拭子实时逆转录PCR(RT-PCR)筛选后最初呈阳性反应。接下来,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鼻咽和直肠拭子检查,研究病毒排泄的模式。8例患者直肠拭子实时RT-PCR阳性。此外,这8名患者即使在鼻咽检查呈阴性后,其拭子仍持续呈阳性。4名患者在连续两次阴性直肠拭子检出后出院,但其中2名患者尽管鼻咽检查仍然阴性但直肠拭子随后再次变为阳性。最后,研究人员使用病毒RNA测量来确定消化系统中的病毒脱落可能比呼吸道中的脱落持续时间更长。该研究的通讯作者Kang Zhang表示,这些发现表明目前还需要使用直肠拭子来确诊COVID-19。 已有较早的报道,特别是在成年人中,有胃肠道症状以及粪便-口腔传播途径的可能性。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来自中国552家医院的1,099例COVID-19患者中,有5.0%出现恶心或呕吐的患者和3.8%出现腹泻的患者。另外,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的初步发现还发现,在中国3家医院就诊的204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54.9岁)中,有99例(48.5%)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症状。没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中有60%可以治愈并出院,而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中只有34.3%得到治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通过RT-PCR检测了COVID-19患者的不同组织(n=1,070个样本,平均年龄为44岁,共205名患者),32%的咽拭子和29%的粪便样品检测为阳性。电子显微镜检查了4个SARS-CoV-2阳性粪便标本,从2名没有腹泻的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活病毒。 SARS-CoV-2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仍然未知。SARS-CoV-2被认为使用ACE2作为病毒受体,并且ACE2 mRNA在胃肠系统中高度表达。在胃肠病学上发表的初步发现中,研究人员检查了73名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39名患者粪便样本中的SARS-CoV-2 RNA检测呈阳性。此外,有17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变为阴性后,粪便中SARS-CoV-2仍呈阳性。病毒宿主受体ACE2大部分在胃肠道上皮细胞中染色呈阳性。 文章最后提到,这些发现对SARS-CoV-2传播的理解具有影响。未参与这些研究的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的Mary Estes提到:“无症状的儿童和成人可能正在散发传染性病毒,他们可以传播这种病毒,这是强调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感染儿童的医师和看护者需要意识到粪便可能具有传染性”。目前的研究结果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3月11日_COVID-19:无家可归者的潜在公共健康问题》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12
    • 1.时间:2020年3月11日 2.机构或团队:德克萨斯大学,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耶鲁大学 3.事件概要: 德克萨斯大学、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耶鲁大学的科研人员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发表论文“COVID-19: a potenti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for homeless populations”,探讨了COVID-19流行期间无家可归人员的公共健康问题。 文章提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很可能会传播给无家可归的人,这将成为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北美。在美国和加拿大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相当数量的人无家可归。无家可归的人生活在有利于疾病流行的环境中。许多无家可归的人生活在总体的居住环境中,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营地或废弃的建筑物),并且可能无法定期获得基本的卫生用品或淋浴设施,所有这些都可能促进病毒传播。年龄在65岁以下的无家可归者的总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COVID-19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死亡率差异。据报道,在美国无家可归人口众多的城市中,无家可归的人群中爆发了斑疹伤寒,甲型肝炎,结核病,地沟热和志贺氏菌。对于COVID-19,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是无家可归者所特有的。与一般人口中的个人相比,无家可归的人可能更具流动性和地理上的流动性,这使得难以追踪和预防传染病以及治疗需要护理的人。最近发现,COVID-19可通过口-粪便途径传播,这可能给无家可归者和其他人带来更大的传播风险。总之,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来说,被感染、需要护理和传播COVID-19的众多潜在漏洞和风险不容忽视。从将近二十年前的无家可归服务提供者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反应中可以学到一些经验教训。应向无家可归服务提供者广泛分发有关如何识别COVID-19的检测试剂盒和相关培训,并部署在庇护所、营地、街头宣传,可能需要其他场所来隔离和治疗无家可归的人。 如果城市采取封锁措施以防止COVID-19传播,则很少有紧急准备计划来运输和提供庇护,使大量无家可归的人无法幸免。在封锁地区,公共场所被关闭,房屋外活动受到限制,主要的运输道路可能被封闭,所有这些都可能对无家可归的人们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实施隔离和封锁,目前尚不清楚将无家可归者转移到何处,以及如何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关闭庇护所和其他高密度公共场所(例如,临时收容中心等),这可能会增加无家可归者的数量,并减少他们获得所需服务的机会。 在试图遏制COVID-19并解决无家可归问题时,无家可归人口众多的城市可能会面临独特的挑战,而这两个问题都有可能加剧。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682667203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