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0年以色列地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肿瘤的发病率研究》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06-25
  •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出现有效提高了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生存率。本研究评估比较了在1996年之前与之后以色列所有PLWHA的肿瘤发病率。该队列研究数据基于1981至2010年美国全国人口普查的HIV/AIDS和癌症病例注册登记结果,随访截尾值包括癌症诊断,死亡,离开以色列或至2010年。癌症发病率依据年龄进行调整,并与全国的癌症发病率进行比较。5154名PLWHA共随访了36296人年,其中362人(7.0%)发生癌症(997.4例/10万人年)。老年PLWHA、犹太人和静脉注射人群中癌症发生的风险更高。此外,在广泛开展ART治疗前PLWHA的癌症发病率高于1997年后(分别为1232.0和846.7每10万人年)。ART治疗推广前后,由艾滋病诱发的和非艾滋病诱发的肿瘤的发病率下降了2.0-3.4倍。PLWHA人群肿瘤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总的来讲,PLWHA肿瘤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并在ART治疗普及后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普通人群。PLWHA人群应加强年龄相关的癌症筛检,提高ART疗法依从性,并减少环境致癌基因等,来降低其罹患肿瘤的风险。

相关报告
  • 《北美地区HIV感染者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病率—一项队列研究结果》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10-19
    • 近年来HIV感染者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一项在北美地区开展的队列研究探讨了不同HIV感染状态下恶性肿瘤累积发病率和患病风险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996至2009年北美地区艾滋病队列合作研究机构对86260名HIV感染者和196987名非感染者开展研究,测量了正常人和HIV感染者75岁及以下人群特定类型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病率,以及累积发病率和患病风险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得到,HI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不同肿瘤的累积发病率如下:卡波西肉瘤4.4%和0.01%,非霍奇金淋巴瘤4.5%和0.7%,肺癌3.4%和2.8%,肛管癌1.5%和0.05%,结直肠癌1.0%和1.5%,肝癌1.1%和0.4%,霍奇金淋巴瘤0.9%和0.09%,黑色素瘤0.5%和0.6%,口腔/咽癌0.8%和0.8%。在HIV感染者中,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累积发病率和患病风险随时间有所下降。对于肛管癌、结直肠癌和肝癌来说,其累积发病率虽上升,但患病风险无明显上升趋势,这是由于死亡率逐渐降低(每年下降9%)所致。虽然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和肺癌的患病风险呈下降趋势,但并没有看到由死亡率下降带来的累积发病率的相应降低。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未对筛查、吸烟和病毒合并感染的长期趋势进行评估。总的来讲,该研究结果表明,北美地区75岁及以下人群中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肺癌的累积发病率较高,提示尽早地持续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戒烟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项关于埃塞俄比亚西南地区结核病/HIV合并感染患者死亡率预测因素的对列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12-08
    • 结核病/HIV合并感染是公共卫生领域两种非常重要的病原体双向及协同组合的结果。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埃塞俄比亚结核病/HIV合并感染患者死亡率以及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其临床结局影响的临床数据还比较有限。为此,来自埃塞俄比亚金马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评估了埃塞俄比亚西南地区结核病/HIV合并感染的死亡率及其预测因素,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12月5日发表在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上。 研究基于从金马大学下属一家教学医院搜集的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间结核病/HIV合并感染数据,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最终模型中p≤0.05)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期间有55名患者(20.2%)死亡。研究在一个月内对272名受试者共计观察3082.7人次,发现影响结核病/HIV合并感染患者死亡率的显著预测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介于35-44岁(AHR=2.9;95%CI:1.08-7.6)、女性性工作者(AHR=9.1;95%CI:2.7-30.7)、受功能状态的影响卧床不起(AHR=3.2;95%CI: 1.2-8.7)、病情处于WHO提出的HIV感染第2阶段(AHR=0.2;95%CI: 0.06-0.5)、病情处于WHO提出的HIV感染第3阶段(AHR=0.3;95%CI: 0.1-0.8)、病情处于WHO提出的HIV感染第4阶段(AHR=0.2;95%CI: 0.04-0.55)。此外,与预期相反的是,病情处于WHO提出的HIV感染第1阶段被发现也是影响合并感染死亡率的一个显著预测因素。与HIV感染第2、3、4阶段患者相比,第1阶段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综上所述,该项研究证实并重申了一些已知的影响结核病/HIV合并感染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介于35-44岁、女性性工作者以及受功能状态影响而卧床不起。后续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结核病/HIV合并感染患者的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