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人类在漫长的食物探索历程中,渐渐认识到食物和药物之间的区别;他们将那些用于满足饥饿和提供身体所需的有益物质归类为食物,而将具备治疗作用的物质归类为药物。因此,在这样的认知下,人们形成了“食药同源”的观念。我国“药食同源”的理论及实践在维持人群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药食同源理论”通常需要遵循几个特点,首先,需要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支撑;其次,经过了长期实践应用,并具有相应的采收、食用部位、加工方法、主要食疗作用等资料积累;最后,具有食材入选标准,并有完整的食疗效果(或毒性)描述。 现代研究表明,我国卫生部所确认的药食同源类原料,不仅含有蛋白质、多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必需营养素,还含有与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等功能的其他活性成分。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将“药食同源”类天然物质作为膳食补充剂使用,这构成了“药食同源”的物质基础,并得到广泛认同。 “药食同源”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现代食品学、营养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的学科,与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学科密切相关。在现代产业日益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下,让中药传统产品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传统“药食同源”食品若走向世界,需符合现代食品学、营养学等理论及国际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食药同源”食品开发情况 目前,“食药同源”类食品主要包括保健品和食疗食品两大类。 “食药同源”物质注册保健品。据统计,国内外已经注册的含有“食药同源”成分命名的保健品产品有近6000个;目前保健品开发方向比较固定,企业在新品开发方面投入不足,造成品种不够丰富和多元。 基于食药同源的食疗食品。食疗食品是一类特殊的食品,结合了传统食疗的原理和现代食品的科学技术,以普通食品形态为载体,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艺,将药食同源材料的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应用于食品制作中。 而市面上“食药同源”类食品具体的产品形式,包括: 药膳,即用一种中药材或多种药食同源中药材与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烹调技术制成的食品。药膳是药食同源的精品,是我国人民对餐饮文化巨大的贡献。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其应用历史悠久,众多配方流传至今。 代用茶,即用一种中药材或多种药食同源中药材与茶叶等调和混合以后,冲泡或水煮的一种饮品。代用茶历史悠久,是传统的药食同源产品;其可益气补精、养心除烦、止渴美容,长期饮用。 休闲食品,药食同源小零食既可以加餐,又可以作为特殊营养品改善身体机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功能饮料,即通过萃取、压榨、加温等方式,提取药食同源一种或多种材料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加工制成的饮料产品。目前,药食同源功能饮料行业蓬勃发展,品种众多。 “药食同源”类食品产业的发展现况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药食同源产品进入迅速增长期,消费市场表现出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热情。 据魔镜市场情报《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营养品行业分析》的报告显示,淘宝天猫药食同源市场2021.9-2022.8的销售额近234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2.3%,排名前十的添加成分为人参、枸杞、阿胶、蜂蜜、黑芝麻、灵芝、菊花、西洋参、决明子、茯苓,其中,人参销售额达到48.55亿元。 另一方面,药食同源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与支持。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药食同源目录的试点与认定,旨在通过药食同源资源的高值化开发与利用,赋能新时代健康产业。自1987年起,有关部门已陆续更新了至少六版药食同源目录。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规定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86种);其后2014年新增15种、2018年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均是在限定原料来源、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可作为药食两用。 “药食同源”类食品的发展展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纲要里还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在这个国策指引下,药食同源类食品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如基础研究薄弱,科研投入较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药食同源”物质的认定难度较大,“药食同源”食品数据库有待建立等。因此,“药食同源”食品产业还需进一步改善,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创新引领“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药食同源”食品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理念、管理、模式、机制全方位的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准绳,围绕“药食同源”基础性工作展开研究,努力开发“药食同源”新产品,研究制定“药食同源”新规范、新标准。同时,加强企业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打造“药食同源”全新产业链,提高我国“药食同源”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药食同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运作。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效应。品牌承载着消费者的信任,代表着企业或者产品的形象。打造“药食同源”品牌效应,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事“药食同源”生产的企业应积极强化品牌形象,形成良好的品牌信誉,提高品牌效应;管理部门需加强规范化监督,整顿行业乱象,提升“药食同源”标准化认可度与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国外市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我国的博大中医文化,形成了丰富的中医养生理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传播便利化,以及当代人对营养与健康生活的追求,中医这门古老的艺术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关注。我们应当抓住机会,向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健康理念,向世界推广中国的“药食同源”产品,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打造自有文化符号,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