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确信病毒来自自然界 白宫拒让福奇出席疫情调查听证会》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5-02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2日8时32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334万例,累计死亡逾23万例。世卫宣布疫情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纽约州疫情暂缓;俄罗斯一部长感染病毒;日本抗疫或将长期化;非洲多国确诊病例持续增加。

    世卫吁成员国强化防控力度,确信新冠病毒来自自然界

      5月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新冠疫情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前于1月30日,世卫宣布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天晚些时候,世卫组织发表公告。对于世卫组织成员国,公告吁继续支持世卫组织的领导,在各个层级与世卫和别国合作。同时,要强化防控力度,提高检测、隔离、追踪、快速响应能力,遏制疫情进一步扩散。

      另外,针对关于新冠病毒来源的质疑,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在例行发布会上称,已有许多科学家研究了病毒基因序列,确信病毒来自自然界。

    美国累计确诊超110万例,白宫拒绝让福奇出席疫情调查听证会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网站数据显示,美国新冠确诊病例超110万例,累计死亡超6.4万例。5月1日,纽约州长科莫表示,纽约州疫情正在减缓,并宣布该州中小学及大学本学年均不再复课,将采用远程教学。

      下周,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将就政府对新冠疫情的应对召开听证会,拟传唤传染病专家福奇出席。5月1日,该委员会发言人称,白宫通知拒绝让福奇参加。白宫副发言人表示,在政府继续应对疫情、推进疫苗开发之际,让相关个人出席国会听证会将适得其反。

      此外,拉美多国相继发生遭美国遣返人员在回国后,集体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涉及国家包括哥伦比亚、墨西哥、海地、危地马拉和牙买加等。

    意大利密切监控疫情发展,西班牙发布居民外出“时间表”

      目前,意大利新冠确诊病例达207428例,累计死亡28236例。卫生部表示,在没有疫苗或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仍可能再出现病毒快速传播的状况。因此,卫生部将与地方政府和国家高等卫生研究院一起密切监控疫情发展,并根据需要按区域采取严格防控措施。

      西班牙卫生部5月1日称,该国确诊病例累计215216例,累计死亡24824例。卫生部公布了一份为民众外出运动而设定的具体时间表。

      法国卫生部1日通报确诊病例累计130185例,死亡病例升至24594例。法政府4月30日起每日公布全国疫情地图,各省疫情分为绿、黄、红三个风险等级。卫生总署5月1日公布的地图显示,101个省中有32个省处于红色状态。

      德国确诊病例已超16万例,死亡病例逾6000例。柏林1日叫停了国际劳动节游行。不过,当晚在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数千人举行未经允许的示威,警方逮捕多人。

      目前,俄罗斯累计确诊114431例,累计死亡1169例,累计治愈13220例。俄建设和住房公用事业部长亚库舍夫和副部长沃尔科夫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日本抗疫或将长期化,中亚多国逐步放松防控措施

      目前,日本新冠确诊病例超1.4万例。5月1日,日本政府召开新冠病毒对策专家会议,会议副主席指出,当前日本新增感染者数量虽然在减少,但减少速度未达预期目标。没人能确定抗疫对策将持续半年还是一年。

      印度疫情依旧严峻。截至1日下午,印度确诊病例累计35365例,累计死亡1152例。内政部决定,将全国封锁延长至5月17日。

      澳大利亚1日累计确诊6767例,累计死亡93例。总理莫里森宣布,将把评估是否放松现阶段防控措施的时间提前到5月8日。

      与此同时,中亚多国逐步放松防控措施。自4月30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允许城市居民在戴口罩前提下就近散步等;吉尔吉斯斯坦5月1日起部分行业恢复工作,约12万人开始正常上班;当天,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和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之间的航班正式恢复。

    沙特累计确诊超2.4万例,非洲多国确诊病例继续增加

      沙特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5月1日下午,沙特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344例,累计确诊24097例,其中169名患者不治去世,3555名患者痊愈出院。

      南非卫生部确认,截至1日累计确诊5951例,已有116人因新冠去世。目前,南非已检测217522人。

      埃及卫生部1日通报累计确诊病例达5895例,累计死亡406例。此前一天,总理马德布利表示,民众在斋月期间购物需求增加,令商场拥挤,导致单日确诊数有所上升。他呼吁民众继续严格执行宵禁等措施。

      津巴布韦1日确诊病例累计达40例,其中死亡病例4例。总统姆南加古瓦宣布,把原本即将结束的国家封禁期再次延长2周,不过封禁等级从原先的1级(最高级)下调为2级。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05-02/9173992.shtml
相关报告
  • 《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又有新证据》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11
    •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地对其展开调查分析与科学研究。除了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问题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产生的,它于何时何地首次出现,何时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病毒是否来自于蝙蝠,在传染给人类之前有没有中间宿主,以及新冠病毒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问题。至今半年多过去了,科学界对上述问题尚无共识。近期,俄罗斯科学家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或许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传输问题研究所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潘钦,在分析了大量新冠病毒基因组的突变后得出一重要结论: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   亚历山大·潘钦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同行评议科学杂志》(PeerJ)上。俄罗斯塔斯社(以下简称俄塔社)和《消息报》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俄塔社报道说,亚历山大·潘钦比较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SARS)和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组中点突变的积累情况,研究了这些病毒感染人类后基因相对突变的概率等问题。在比较了超过1000个新冠病毒基因组、200多个SARS病毒和40多个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组,以及一些相似的动物冠状病毒的基因后,研究人员发现,所有人类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着1000—2000点基因突变,这意味着基因突变基本是在人被病毒感染后才出现的。   科研人员对这些突变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在其它冠状病毒中不存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存在许多异常的突变,它们导致基因中的鸟嘌呤(G)分子被尿嘧啶(U)取代,而鸟嘌呤是组成RNA和DNA链的4个“字母”之一。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发生突变的比例接近15%,这几乎是新冠病毒在感染人之前的基因突变的10倍。   亚历山大·潘钦指出:“我们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中鸟嘌呤突变成尿嘧啶的比例在病毒传播给人类后几乎增加了10倍,而这一特征在SARS病毒病原体的基因组中几乎没有显现出来,感冒病毒基因组也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亚历山大·潘钦说,研究还发现,其他类似冠状病毒感染人类之前和之后的鸟嘌呤被尿嘧啶取代的数量基本上一致。他称,新冠病毒的这一独有特征在美国、中国等国家的病毒基因中同样存在。   依据新冠病毒的这一特性,亚历山大·潘钦提出,很早以前,新冠病毒感染了蝙蝠,但蝙蝠的细胞很好地保护了自己,这种病毒在蝙蝠体内突变较少,蝙蝠细胞和新冠病毒共生了;而当新冠病毒感染了人之后,人体组织不具备应对这种病毒的保护特征,人体可能发生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基因中许多鸟嘌呤被破坏,变异基因开始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性质就改变了,病毒变得具有攻击性了。   亚历山大·潘钦认为,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900万例,累计病亡人数超过70万,疫情仍在全球迅速蔓延。世界各国提高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的能力迫在眉睫,面对新冠病毒的溯源问题,全球科学家依然任重而道远。
  • 《美国国会举行埃博拉疫情听证会》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4-10-21
    • 美国两名参与护理埃博拉病人的医务人员确认感染,已被转移到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进行治疗。美国国会为了应对埃博拉出血热快速发展的疫情,召开听证会,讨论目前的所面临的棘手问题。证会上,美国众议院听取了埃博拉病毒发展疫情。第二个埃博拉感染病例受感染的女护士曾经搭乘飞机,目前正在进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