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能源电力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5
  • 9月23日讯 21日至22日,2024年海峡两岸能源电力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350名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会。 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海峡两岸共同面对的课题。福建、台湾均属于化石能源匮乏地区,两地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基本依赖区外输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两岸都将发展海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作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双方在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有较多学习、借鉴、互补空间和现实需求。 围绕“共建新型电力系统 服务能源转型发展”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南峰、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秉钧、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欧阳昌裕、台湾元智大学工业学院院长魏炜圻、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前途等分别作主旨报告。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东南分中心揭牌。 论坛还举办海上风电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两个分论坛,并开展海峡两岸能源电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交流展示活动。 本次论坛由福建省科协指导,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台湾电力发展协会、台湾科技产业协会、台湾高校校友(福建)联谊中心等联合主办。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77626-1.html
相关报告
  • 《巴西新能源倒逼能源融合发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30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巴西计划采取新策略解决接网容量不足的问题,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势头,完成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巴西输配电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较慢,未能匹配该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发展速度,成为阻碍巴西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巴西矿业和能源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巴西含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3%,成为电力供应的“领头羊”。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可再生能源电力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特征愈发凸显,巴西电网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空间告急。为此,巴西计划采取新策略解决接网容量不足的问题,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势头,完成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绿电占比迅速提升 接网容量面临管控 路透社指出,巴西将发展可再生能源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巴西承诺,在2030年之前将该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提升两倍,并逐步淘汰煤炭。加之巴西水、风、光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可再生能源条件优越,近年来,巴西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快速提升。 巴西矿业和能源部数据显示,水电是巴西的优势产业,截至2023年,巴西水电占比达58%,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巴西非水可再生能源发展也十分迅猛,生物质能、风电、光伏发电占比已提升至35%以上。 然而,巴西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该国电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全球能源智库Ember指出,巴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较高,远高于G20国家平均水平29%。另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巴西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2014年的5吉瓦飙升至2023年的67吉瓦。 据巴西媒体Livia Neves报道,巴西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网面临管控,不管是分布式还是集中式,均被限制接入容量。若无法摆脱这一困境,甚至会影响未来巴西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世界银行分析,巴西海上风电装机潜力超1200吉瓦。到2050年,预计巴西可以开发总规模达96吉瓦的海上风电。不过,要尽可能开发巴西海上风电资源,就必须要解决电网并网容量的问题,促进电网升级。 补贴让利发电企业 配 电网建设 被忽视 巴西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该国能源转型进程提速。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咨询企业埃森哲联合发布的《2024年促进有效能源转型》报告指出,在过去10年中,巴西能源转型进程远超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排名全球前20名。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巴西在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包含输配电基础设施在内的相关产业。 为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补贴是巴西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巴西电力监管机构Aneel透露,截至今年底,巴西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支出将超过对化石燃料的补贴。“预计今年全年,巴西政府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补贴资金总额为23.2亿美元。”Aneel总经理桑多瓦尔?菲托撒说。 路透社认为,虽然巴西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很大,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由纳税人承担。巴西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来自普通居民电费单据上的一项税款。2022年至2023年间,Aneel批准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均享受了资金支持。而根据预测,随着越来越多偏远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电网,补贴会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巴西电网可容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空间远低于所需。 调节电源作用凸显 融合发展途径可行 上述背景下,巴西不得不开启能源融合发展之路。欧洲能源分析公司Enerdata称,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增长,巴西开始利用燃气电厂和火电厂应对电网高峰负荷,使其发挥调节电源及备用电源作用。 不过,随着巴西能源转型力度不断加大,该国天然气需求量正持续降低。Enerdata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天然气进口量为65亿立方米,同比下滑28%,较2021年的169亿立方米下降62%,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为此,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也将目光转向储能、氢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希望通过多种绿色能源融合发展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问题。 巴西储能企业Casa dos Ventos高管吉列尔梅?卡斯特罗表示,风光储氢等多种能源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商业运营模式。为风电和光伏发电配置储能电池,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电力传输能力,促使电网接受更多可再生能源电力。 吉列尔梅?卡斯特罗说:“值得一提的是,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融合开发也好处多多。比如,今年开工建造的Babilonia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光伏发电和风电共享连接传输系统,不仅可以节省相关费用,两种能源之间还能实现优势互补,减少波动性。这表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是可行的发展路径。”
  • 《两岸青年厦门共话中医药传承发展》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6-16
    • 看“00后”中医药文化传承人蒙眼识药,体验“AI中医”望闻问切,回溯中医药文化根脉,共话中医药传承创新……以“中国医药,匠心传承”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青年新媒体中医药论坛15日在厦门举行,全国台联会长郑建闽等嘉宾与两岸青年、中医药领域人士数百人参加。 作为第十六届海峡论坛青年交流板块的一项重要活动,该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承办。论坛设置嘉宾访谈、节目表演、台青路演等环节,突出两岸中医药文化一脉相承的元素,传递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理念。论坛以一曲舞蹈《本草纲目》开场,诠释了中医药文化亘古传承的魅力;由台湾舞蹈教师带领的团队带来表演《医圣传人》,蕴中医采药、中医药书籍等元素于剑舞和扇舞中;在厦门工作的台湾青年中医师也献上一曲《神奇中医》,用歌声表达赓续中医药文化的决心。 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致辞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年来,两岸在中医药教学、医疗、科研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台湾青年到大陆求学。共同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两岸青年共同的责任。期待两岸青年通过此次论坛分享故事、追寻答案,探索路径,从“后浪”成为“巨浪”。近年来,大陆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为两岸青年创造了实现梦想的舞台。论坛上,多名两岸青年从各自视角分享了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和在这一领域的思考。 来自台湾云林的青年郭子嘉因家中长辈从医,从小对中医药文化耳濡目染。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她决定留在大陆工作,不断精进医术。如今,除了在厦门长庚医院的日常就诊外,她还经常参加各类社区义诊和医疗科普活动。“要想真正学习和掌握中医药文化,还是要来发源地求知探索。大陆有很广阔的平台,我可以深入探究中医药文化,积累诊疗经验,让我能不断沉淀,也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推动两岸交流。”她说。 来自山东的“00后”中医药文化传承人黄琪惠展示了闻香识药的技法。出身中医世家的她从小就接触中药材、药方、针灸等中医药知识。在社交媒体上,黄琪惠分享有关中医药文化的视频,收获了近70万“粉丝”。在她看来,“火”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医药文化。“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传承,无数先贤大家著书立说,民间中医更是卧虎藏龙,值得我们传承。”黄琪惠说。来自台湾桃园的青年康宸凯是北京市一家中医诊所的医师。2022年,两岸中医药传承交流发展运营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他受邀入驻并担任执行主任。“ 在大陆工作,我实实在在开阔了眼界,也深切感受到祖国大陆对中医药的重视。我希望可以更多参与两岸中医药交流发展,帮助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台胞走进大陆的广阔天地。”康宸凯说。 在康宸凯看来,台湾中医师多以个人诊所的形式为民众提供服务,且以诊治常见病为主,大陆设有各级中医院,专业化程度高,在疑难杂症方面诊治经验丰富。两岸医师在病情研讨、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领域交流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作为全国台联的品牌活动,海峡两岸青年新媒体论坛近年来聚焦音乐、舞蹈、武术等议题,展现两岸文化一脉相承,推动两岸青年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