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从结构上分析候选新冠疫苗NVAX-CoV2373中的全长刺突蛋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11-11
  •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于2002-2003年在全球爆发。与SARS-CoV同属β冠状病毒(β-CoV)属的SARS-CoV-2在2019年底出现,传播迅速,到2020年9月全球感染人数超过2800万。由SARS-CoV-2引起的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为大流行病。作为应对措施,几种SARS-CoV-2候选疫苗正在开发,并在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进行测试。SARS-CoV-2刺突糖蛋白(S蛋白)三聚体是疫苗开发的重点,这是因为它是宿主免疫防御的主要靶标。

    与其他1型融合蛋白一样,SARS-CoV-2融合前S蛋白三聚体是相对稳定的,在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上的ACE2受体结合和遭受蛋白酶切割后,会发生结构重排,从而从融合前构象变为融合后构象。稳定化的SARS-CoV-2 S蛋白胞外结构域在融合前构象下的结构已被解析出,并与SARS-CoV的S蛋白相类似。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先进的候选SARS-CoV-2 S疫苗(NVAX-CoV2373)的结构,这种候选疫苗是基于包括跨膜结构域(TM)和胞质尾区(cytoplasmic tail, CT)的全长S蛋白(氨基酸残基1~1273)开发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analysis of full-length SARS-CoV-2 spike protein from an advanced vaccine candidate”。

    作为这种候选疫苗中的最终构建体,SARS-CoV-2-3Q-2P也在S1/S2多碱性切割位点(polybasic cleavage site,即含有多个精氨酸残基的切割位点,其中精氨酸是碱性氨基酸)上进行修饰,使之从原先的RRAR突变为QQAQ,从而使得它具有蛋白酶抗性,与此同时在S2融合核心的K986和V987残基处进行2个脯氨酸替换以增强它的稳定性,从而产生SARS-CoV-2 3Q-2P-FL蛋白。

    从昆虫细胞中表达和纯化的3Q-2P-FL蛋白,在0.01%(v/v)聚山梨酯80(PS 80)洗涤剂中配制。为了表征3Q-2P-FL免疫原的结构完整性,这些研究人员在Matrix-M佐剂存在的情况下,对在PS 80下重建的3Q-2P-FL进行了阴性染色电镜成像,从而再现了正在人类中测试的疫苗配方。这种成像显示这种三聚体3Q-2P-FL蛋白以游离三聚体或多三聚体玫瑰花结(multi-trimer rosette)的形式存在,后者含有多达14个三聚体而且它们的跨膜结构域封闭在PS 80洗涤剂的胶束核(micellar core)中。NVAX-CoV2373纳米颗粒疫苗配方中的3Q-2P-FL蛋白紧密簇聚可能导致比单独的可溶性三聚体更强的免疫反应,这一点类似于其他的病毒糖蛋白免疫原(流感病毒的HA蛋白和RSV病毒的 F蛋白)。

    此外,这些研究人员还对在PS 80下重建的3Q-2P-FL进行了低温电镜(cryo-EM)成像和位点特异性聚糖分析。他们发现3Q-2P-FL免疫原的稳定的融合前构象在S1亚基上与之前已发表的S蛋白胞外结构域结构略有差异。他们还观察到这种全长的3Q-2P-FL三聚体之间的新型相互作用,从而允许形成更高阶的S蛋白复合物。

    这项研究证实了这种全长的3Q-2P-FL蛋白免疫原的结构完整性,并为解释这种多价纳米颗粒免疫原的免疫反应提供了依据。

  • 原文来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10/19/science.abe1502;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0586.html
相关报告
  • 《10月20日_来自一种领先的候选疫苗的全长SARS-CoV-2刺突蛋白的结构分析》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1-16
    • 10月20日_来自一种领先的候选疫苗的全长SARS-CoV-2刺突蛋白的结构分析 Science期刊于10月20日出版了美国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的文章“Structural analysis of full-length SARS-CoV-2 spike protein from an advanced vaccine candidate”,报道了来自一种先领先的候选疫苗的全长SARS-CoV-2刺突蛋白的结构分析。 文章称,目前针对SARS-CoV-2冠状病毒的疫苗主要针对SARS-CoV-2刺突糖蛋白,这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点。该团队基于聚山梨酯80(PS80)洗涤剂中配制的全长刺突蛋白,对诺瓦瓦克斯医药公司(Novavax)的一种领先的亚单位候选疫苗进行了低温电镜和位点特异性聚糖分析。该研究结果显示,刺突蛋白免疫原的稳定的融合前构象与已公布的刺突蛋白外域结构在S1亚基处略有不同。该团队还观察到了刺突三聚体之间的新型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形成更高阶的刺突复合物。文章称,本研究证实了全长刺突蛋白免疫原的结构完整性,并为解释这种多价纳米颗粒免疫原的免疫反应提供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10/19/science.abe1502
  • 《Cell:对SARS-CoV-2刺突蛋白变体D614G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25
    • 自2019年12月8日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报告了几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数患者在当地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工作或附近居住。在这种肺炎的早期阶段,严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了,一些患者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急性呼吸衰竭和其他的严重并发症。2020年1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DC)从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鉴定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最初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2019-nCoV。大多数2019-nCoV肺炎患者的 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到目前为止,一些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肺炎,肺水肿,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疫苗是控制大流行迫切需要的必要对策。目前还没有针对SARS-CoV-2的人类疫苗,但大约有120种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 SARS-CoV-2与另外两种密切相关的高致病性病毒SARS-CoV和 MERS-CoV同属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SARS-CoV-2有一个大小为30kb的正义、单链RNA基因组。它的核衣壳蛋白(N)和由膜蛋白(M)、包膜蛋白(E)以及刺突蛋白(S)组成的外膜包覆着它的基因组。 与SARS-CoV一样,SARS-CoV-2的S蛋白通过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与它们共同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证实,SARS-CoV和MERS-CoV的RBD包含主要的构象依赖性中和表位,并能够在免疫动物中引起强效的中和抗体,因而是有希望的疫苗开发靶标。 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变体D614G在全球范围内取代了祖先病毒,并且在几个月内达到了接近固定化的程度。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和再生元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D614G在人类肺细胞、结肠细胞以及在通过异位表达人类ACE2或来自各种哺乳动物(包括中华菊头蝠和马来亚穿山甲)的ACE2同源物而允许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比它的祖先病毒更具感染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9月15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D614G SARS-CoV-2 Spike Protein Variant”。 D614G没有改变S蛋白的合成、加工或整合到SARS-CoV-2病毒颗粒中,但由于较快的解离速度,D614G对ACE2的亲和力降低。 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对S蛋白三聚体的评估表明,D614G破坏了S蛋白的原聚体(protomer)之间的接触,使得S蛋白的构象转向能够结合ACE2的状态,这被认为是病毒颗粒与靶细胞膜融合的途径。与这种更开放的构象相一致的是,靶向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抗体的中和效力并没有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