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新研发了一种抗体药物可以再次激活受到抑制的免疫细胞,进而减少受感染的牛体内的牛白血病病毒(BLV)数目。这种抗体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牛的一系列难治疗的感染病。
牛白血病是牛的系统性恶性淋巴肉瘤,主要是受逆转录酶病毒——牛白血病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据报道,2016年日本的牛白血病达3,125例,是日本《家畜传染病预防法(the Act on Domestic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中记录的牛传染病中数量最多的疾病。在其他亚洲国家、南美洲和北美洲也都很常见。日本有约35%的牛都感染过牛白血病病毒。尽管这种传染病的肆虐给乳制品和肉牛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来控制这一疾病的扩散和发展。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及北海道研究机构(Hokkaido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科学家们发现,当牛感染牛白血病病毒时,由于PD-1和PD-L1之间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淋巴细胞“T-细胞”的功能会受到抑制。这一免疫抑制与牛白血病的病情发展紧密相关。另外,这些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抗-PD-L1”抗体,能有效阻止PD-1和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重新激活受感染牛群中的T-细胞反应。
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从老鼠体内提取了一种“抗-PD-1”抗体。然后,研究人员对该抗体在阻止牛白血病发展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T-细胞”的活动性和病毒数目并没有明显改变。显然,这是由于在给药时牛体内的抗体不稳定造成的。研究团队接着利用鼠“抗-PD-1”抗体设计了一种抗-PD-1“鼠-牛”嵌合抗体。随后又将这一嵌合抗体施于受感染的牛体内。研究人员发现,新形成的嵌合抗体阻止了PD-1和PD-L1之间的作用,进而重新激活了牛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减少了受感染牛体内的病毒数量。此外,还发现这一抗体不容易脱离牛体,使得抗体可以在牛体内长时间起作用。
研究团队的下一步研究计划是进行动物实验,来检验所研发的抗体对治疗其他疾病是否同样有用。
这一新抗体可以为生物医药的研发开辟道路,不仅能有效治疗感染牛白血病病毒的牛,还能减少抗生素或类固醇在其他难以治疗的传染病中的使用。
(编译 梁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