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万亿方特大气田科技成果,国际领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6
  • 2月22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以下简称“延长石油”)科技成果《延安万亿方特大型致密气田勘探发现与高效开发》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由11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截至目前,延安大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3万亿立方米,一期建成产能128亿立方米/年,2024年产量达到104.5亿立方米,天然气增量约占全国增量的六分之一。如今,该气田成功迈入百亿立方米大气田行列,位居全国第四大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550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陕西稳增长和助力陕北革命老区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延长石油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王香增介绍,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长期以来具有“南油北气”分布格局,前期研究认为南部上古生界地形平缓、水体较深、储层不发育,历经50余年探索始终未获得天然气突破。2003年至2007年,位于盆地南部的延长石油重新评价探区天然气资源潜力,2008年制定《天然气勘探开发规划》,组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矢志攻克“贫气区”,探寻“大气田”。

    近20年,延长石油攻关团队聚焦“是否发育砂体、是否有有效储层、天然气能否成藏”三大问题和“如何实现气藏高效开发、如何有效提高单井产量”两大技术难题,通过持续攻关和不断突破,提出了上古生界海陆交互相控砂规模成储地质理论新认识,创建了海陆交互相致密砂岩气藏多层甜点聚集成藏新模式,打破了盆地“南油北气”的传统认识,为特大型延安气田发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研究团队创建了复杂叠置气藏混合井网立体开发新方法、结构非均质性致密储层高效压裂等开发关键新技术,有力支撑了延安大气田勘探发现和规模高效开发,实现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天然气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该盆地“满盆产气”的崭新局面。

    参与鉴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认为,延安大气田的勘探发现与高效开发,是近年来我国油气行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含金量。该成果不仅让已经开发了上百年的延长油田从一油独大走向油气并举,为鄂尔多斯盆地打造亿吨级油气能源保障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陕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energy_nycs/2025/02/24/detail_20250224201056.html
相关报告
  • 《延长油田两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26
    • 日前,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延长油田“大型坳陷湖盆缓岸页岩油成藏理论创新与勘探发现”和“鄂尔多斯盆地浅-超浅层油藏裸眼井区二次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两项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缓岸浅湖页岩油缺乏成藏认识指导,难以精准预测页岩油富集区等难题,延长油田科研团队从烃源岩分布及参数研究、储层、成藏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三大突破。第一大突破,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缓岸区发现规模分布的长7优质烃源岩,将长7烃源岩分布范围向东扩展4000平方公里,生烃量增加118亿吨,资源量增加约5亿吨;第二大突破,创新提出了生烃增压是鄂尔多斯盆地湖盆缓岸页岩油富集的有效驱动力,建立了缓岸页岩油“优源供给-剩压驱动-优储富集”成藏模式;第三大突破,配套页岩油甜点有效识别技术,累计落实探明储量超4600万吨,在延长探区东北部建成5个页岩油效益勘探区,近三年累计产油超42万吨,为延长油田每年1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中国油气行业唯一的百年老字号,延长油田东部油区已经勘探开发了120年。针对东部浅-超浅层裸眼井区长期采用单一直井及一次采油开发方式、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延长油田科研团队将水平井协同体积压裂等先进技术引入,形成了致密油难动用储层剩余油识别新技术,创新提出“封固裸眼+立体井网+体积压裂+多方式补能”二次开发模式,在延长油田浅-超浅层致密油油藏新建产能170余万吨,储量动用程度提升40%;利用浅-超浅层裸眼井区开发中后期联合井网重构技术,实现了延长组长6的4套小层同步立体开发;首创了浅层水平缝油藏高效压裂、时序能量调控、智能采油等工艺技术体系,使水平井初期产能提升2-3倍。该成果2020年-2024年累计增油超百万吨,采收率提升5个百分点,同时节约土地1.2万亩、水资源165万方,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 《塔里木油田超深万亿方大气区累产天然气突破2000亿方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4
    • 截至11月11日,位于新疆南部的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克拉-克深万亿立方米大气区累计生产天然气2005.91亿立方米,为沿线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能源保障。 克拉-克深大气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地上沟壑纵横、险峰丛生,地下构造复杂,气藏埋深达到4500米至8100米。1998年,克拉2气田横空出世,直接推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2004年,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横跨我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由此诞生。随后,塔里木油田于2008年成功发现克深气田,在超深层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区。 今年,塔里木油田实施克拉2气田开发调整和克深气田100亿立方米稳产工程,为西气东输夯实“底气”。克拉-克深大气区已诞生6口累产超百亿立方米的气井,17口累产超10亿立方米的气井。 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塔里木油田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平稳供气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向超深复杂领域挺进,挑战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全力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今年前三季度,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石油液体559万吨、天然气239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达246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