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拟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变污泥为燃料》

相关报告
  • 《中广核电子束辐照技术首次应用于育种领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17
    • 日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电子加速器育种平台启动仪式在湖南浏阳举行。该平台的顺利启用,标志着中广核电子束辐照技术首次应用于育种领域,将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建设、高抗高品质育种等提供了核技术应用高端技术装备支撑。 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总要求,聚焦电子束辐照技术在育种、保鲜、灭菌等现代农业科技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在全国推进“科技+农业”项目。 电子加速器育种平台项目从2022年开始论证筹备,2024年初正式开工。平台建成后,将填补湖南省农科院在加速器应用领域的空白,使其在全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系统中率先拥有γ射线、电子束和X射线于一体的辐射诱变平台,将在种质资源创制、突破性品种选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此次电子加速器育种平台项目的顺利交接,标志着电子束辐照技术在育种领域的应用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中广核技表示,希望双方能以此项目为契机,继续深化在作物新品种培育、食品保鲜等农业领域的合作,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贡献核技术力量。
  •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正癌变基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李丹丹
    • 发布时间:2020-03-21
    • 2020年2月17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新建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Programmable base editing of mutated TERT promoter inhibits brain tumour growth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作为载体表达拥有腺嘌呤脱氨酶活性的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as9融合蛋白以及对应的单向导RNA(sgRNA),实现精准修正恶性胶质瘤细胞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该研究使用腺相关病毒作为碱基编辑器CjABE的表达载体,精准修正胶质瘤细胞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从而减少肿瘤细胞中TERT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抑制其分裂,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的衰老及凋亡。原位注射表达CjABE的腺相关病毒能够有效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该研究开创性地利用基因编辑以修正癌变基因,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并揭示了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是肿瘤精准治疗的靶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