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燃煤发电厂陷入困境,成本虽高但补贴不能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17
  • 很少有人会在五年前预测这一点,但印度正面临着一个真正的困境:燃煤发电厂虽然成本高,但补贴不能停。表面上看,印度这个国家似乎偏爱补贴并在长期发电背景下加剧了这种情况。

      正如任何到印度的游客都知道的那样,虽然停电不像以前那么普遍,但许多地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停电。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引用新德里能源与资源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印度 13亿人口的人均用电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8%,而数以千万计的家庭仍缺乏电网连接 ,所以用电量需求增长很快,并将持续数十年。印度政府已经推动可靠,普遍可用的电力成为长期关键政策的优先事项,一项主要基于燃煤电厂的政策受到环境组织和许多西方政府的严厉谴责。

      煤炭是印度唯一储量丰富的化石燃料,位于该国东北部的大量矿床。印度西部和南部的发电厂经常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煤炭,而不是通过铁路网络运输全国各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从未受到青睐,因为它们主要靠进口。至于前面提到的那些补贴,古吉拉特邦政府刚刚授予Adani —Tata Power和Essar Power运营的两个主要燃煤电厂提高电价,以弥补发电厂因进口煤炭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在过去几年,印度的火力发电量增长率已经让位于太阳能和风能,估计未来趋势也是这样。燃煤电厂的部分问题一直是成本,而煤炭价格竞争力很强,而且煤炭供应充足。虽然印度煤炭供应充足,但它仍然受到物流基础设施的困扰。今天,只有位于印度东北部矿床附近的燃煤电厂商业模式仍然可行。据《金融时报》报道,其余大部分燃煤电厂的经营都陷入困境,瑞士信贷估计有一半的燃煤电厂的利息支付超过其利润,使约350亿美元的投资面临风险。

      日本的软银集团同意旗下的印度北部一个太阳能发电厂以2.44卢比/千瓦时的价格出售电力,远低于燃煤发电成本,燃煤发电成本通常远高于3卢比。去年,印度国营NTPC,迄今为止印度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取消了几项大型煤炭项目计划,其中一项计划是在安得拉邦南部的建设一家大型发电工厂,而Adani Power则投资超过6亿美元。在印度,燃煤发电不是从环境的角度来评估其可行性,而是纯粹基于生产成本,即经济上的可行性。

      毫不奇怪,印度歌州火电站设备制造商正在哀叹燃煤发电厂下滑的市场,除了维修和维护之外,印度政府几乎没有提供其他补贴。在2014年当选后,印度总理莫迪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将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提高到2022年,达到175GW,相当于该国总发电量的40%。这是一个被视为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的目标,而不是真正的战略。但去年,尽管燃煤电厂仍在工作,但太阳能发电量比煤炭发电量更多,这表明目标可能会超过40%。

      如果有更好的电力存储解决方案,印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将会迅速增长。在这之前,燃煤电厂仍然需要提供基本负荷和时断时续的电力,此时天然气不可能取代煤炭,在没有任何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可能会继续对燃煤电厂发放补贴。

相关报告
  • 《日媒:电费飙升令日本博物馆陷入困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6
    • 据日本《朝日新闻》2月6日报道,俄乌冲突导致的燃料价格暴涨,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运营也蒙上了阴影。因为保存文化遗产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管理,不能关闭空调。据说,有些博物馆支付的电费比往年多出一倍以上,影响到了文化遗产的修缮和购买。 报道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本馆于1938年开馆。最近,该馆负责人说:“和最新的设施相比,也许馆内热效率不够好。”“保护国宝的预算不够!”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藤原诚在1月发行的月刊杂志《文艺春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容是讲述电费飙升造成的困境。 据报道,去年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创建150周年。该馆拥有本馆和东洋馆等6个展览设施,收藏了大约12万件文化遗产,是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文化设施。 但是,电费问题困扰着这些文保设施。据东京国立博物馆透露,每年的电费支出约为2亿日元,占整个预算的7%左右。但是,估计今年(截至3月底的财政年度)电费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4.5亿日元左右,各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减少支出。 该馆负责人说:“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览设施很多,而且保护珍贵文化遗产的库房原则上24小时都要开空调。佛画和书法等旧的纸和布特别脆弱,为了防止其褪色和受到腐蚀,需要彻底的温度和湿度管理。” 报道称,负责运营该馆的机构通过日本文化厅要求采取预算措施以补贴电费上涨的部分,但没有得到批准。 如果今后电费价格持续飙升,东京国立博物馆2023年的电费有可能膨胀至7亿日元。该馆负责人说:“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比如推迟购买和修缮文化遗产,或者减少企划展的解说板等等。” 报道指出,日本其他国立博物馆已经出现了推迟文物修缮和购买的情况。
  • 《上半年主要发电上市公司陷入亏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8-05
    • 本报讯 记者赵紫原报道:7月27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国际”)发布2022年半年报。半年报显示,华能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69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2.68%。受燃煤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影响,公司上半年业绩亏损,归母净利润为-30.0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7.60%,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6 元。 据华能国际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亏损主要原因系燃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上半年,华能国际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 505.69元/兆瓦时,同比上升20.70%。但是,华能国际境内燃煤机组利用小时1946小时,同比下降220小时。 煤价方面,2022年上半年煤价高企,华能国际共采购煤炭8821万吨,原煤采购综合价为840.27 元/吨,同比上涨41.20%。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76.70 元/兆瓦时,同比上涨50.49%。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华电国际半年报显示,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持续提高,火电厂顶峰保供和调节服务压力持续增大。预计下半年,个别地区存在时段性电力供应紧张风险,燃料价格居高不下,进口煤价格倒挂,火电企业存在经营和保供双重压力。 电价方面,部分区域市场电价合理上浮依然存在一定限制,新能源固定电价的保障收购电量规模持续下降,市场交易以降价为主,绿电价格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新能源企业难以获得真实环境溢价。此外,电力中长期、现货交易价格仅体现电能量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备用、调节服务价值,发电机组难以获得足够的投资回报。 煤价方面,上半年,国内煤炭产量较快增长,价格高位运行,进口煤价格倒挂。下半年,受全球能源供应紧张,以及环保安全督查、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供应增量存在不确定性。下半年,国家宏观经济全面复苏,社会用电量也将得到提升。随着清洁能源转入淡季,火电将继续发挥能源兜底保障作用,电煤耗用将较上半年出现增长。目前,电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价格机制等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进口煤应急保障中长期合同替代补签全面落地难度较大,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燃料保供控价存在双重压力。 碳交易方面,2021 年及后续年度配额分配方案尚未出台,预计配额发放逐步趋紧,存在发电成本增加的风险。碳市场的启动初期暂未纳入机构与个人交易,后期如机构与个人入市交易,存在发电企业履约成本增加的风险。 此外,我国对电力企业的污染防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华能国际位于长江、黄河流域,以及环渤海地区的部分电厂,在废水、灰场、煤场等方面,面临一定的环保压力。 实际上,受困于燃料成本高企,燃煤发电上市公司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中电联近期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电煤价格水平总体仍居高位,煤电企业仍大面积亏损。今年以来煤电企业采购的电煤综合价持续高于基准价上限,大型发电集团到场标煤单价同比上涨34.5%,大体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2000亿元左右。电煤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涨幅远高于煤电企业售电价格涨幅,导致大型发电集团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 以五大发电集团旗下的部分核心上市公司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为例,2022年一季度,国电电力、华电国际分别实现营收467.84亿元、288.16亿元,同比上升19.83%、同比下降3.98%;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0.56亿元、6.1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0.66%、50.26%。大唐发电今年一季度亏损超4亿,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44.32%。 地方发电企业方面,处于负荷中心的广东省代表企业粤电力A,由于煤炭、天然气价格仍旧高企,上半年火电业务严重亏损,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5亿元—15.5亿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对于下半年的发展趋势,国海证券分析认为,随着进入用电旺季,叠加长协煤覆盖率进一步提升,业绩有望改善,随着长协煤政策的提出,以及长协合同换补签工作的落实,长协煤覆盖率有望提升,三季度燃煤成本有望回落,拉动煤电业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