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风险评估
准确的病史和非心脏手术前的临床检查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患者的年龄(截止65岁)、是否存在心血管(CV)风险因素以及已确定的心血管疾病(CVD)决定了与患者相关的风险以及在NCS之前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
2) 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
对于已知CVD或CV危险因素的患者(包括年龄≥65岁),建议进行心电图(ECG)和生物标志物测量。高灵敏度心肌肌钙蛋白T/I既能排除NCS前的急性心肌损伤,又能在手术后第二天准确诊断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建议在中高风险NCS之前以及24岁和48岁时进行测量?h之后。
3) 无创成像
建议功能能力差和/或BNP/proBNP高的患者,或在NCS之前检测到杂音的患者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
4) 一般风险修改
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在NCS之前优化指南建议的CVD和CV风险因素的治疗。
5) 管理抗血栓治疗
一般来说,建议将选择性NCS延迟至选择性PCI后6个月和ACS后12个月。对于时间敏感的NCS,建议将手术推迟到至少1个月(选择性PCI后)或3个月(指数PCI时的ACS或其他高缺血风险特征)接受DAPT治疗。对于接受NCS的低/中度血栓形成风险患者,不建议进行口服抗凝桥接治疗。
6) 血栓预防
建议根据个人和程序的特定风险因素来决定血栓预防。
7) 患者血液管理
建议在计划中/高危NCS患者的术前测量血红蛋白,并在NCS之前治疗贫血。
8) 冠状动脉疾病
我们建议在术前使用与非手术环境中相同的指征进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
9) 瓣膜性心脏病
对于计划进行选择性中高风险NCS的患者,建议对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进行主动脉瓣干预。在严重的二尖瓣反流中,当症状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二尖瓣介入治疗,尽管有最佳指南建议的治疗方法。
10) 围手术期并发症
建议对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有高度的认识,包括对PMI的监测。PMI通过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I的升高来检测。需要对PMI进行系统的检查,以确定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