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头纷纷制定甲烷减排计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1
  •   面临投资者日益增加的压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石油巨头纷纷制定了以减少甲烷排放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埃克森美孚5月23日宣布,到2020年将甲烷排放量减少15%,同时还要将天然气燃烧削减25%。这些减排努力主要集中在西非地区。两项削减目标均是与2016年水平相比。

      英国石油公司(BP)在4月份表示,在保证公司未来几年业务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至2025年,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持在2015年水平,甚至低于该水平。该公司计划在此期间减少35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重点是生产运营过程中减少甲烷气体排放。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也宣布了此类计划――至2050年将该公司的碳排放减半,第一阶段目标是至2035年削减20%的碳排放。与此同时,该公司投资组合将包括更多的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和创新型产业链管理。壳牌在这些领域收购了许多公司,以便未来拥有更多可持续发展业务。

      近年来,油气巨头在天然气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将天然气作为煤炭的绿色替代品,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然而,这没有计入甲烷排放。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在天然气开采和运输时甲烷气体会泄漏到大气中。

      在5月22日壳牌公司年度会议上,投资者呼吁该公司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目标,以遏制碳排放并制定明确。业内人士预计,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在今年的年会上也会面临投资者的这一要求。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环境责任经济联盟(CERES)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Mindy Lubber表示: “大型石油公司正面临投资者日益加大的压力,要求其不仅披露气候相关的企业风险,还要采取行动减少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投资者们甚至制定了管理计划,推动全球最大的生产企业群体减少排放,提高大气治理透明度和水平。” 该组织就是加强与投资者合作,推动商业的宗旨可持续发展。

      致力于研究甲烷和燃烧问题的非营利性环保组织美国环保协会表态支持埃克森美孚的减排计划,同时呼吁更多的油气企业参与进来。该协会副总裁Matt Watson表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应该力求从实质上消除这种高效能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关报告
  • 《美国制定《2017—2021年北极研究计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1-24
    • 2016年12月15日,美国跨部门北极研究政策委员会(The Interagency Arctic Research Policy Committee ,简称IARPC)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秋季会议上公布了《2017—2021年北极研究计划》,规划了未来5年的北极研究计划,在IARPC领导下,为非/联邦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分享知识、产生新思想和报道研究进展的平台。IARPC欢迎计划中合作组织的广泛参与及所有希望参与北极研究事业的人士加入。 前期已取得的成果 此前“2013-2017年北极研究计划”的实施,在跨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重点研究进展有: 1、建立分布式生物观测站,监测北极太平洋地区对气候变化的生物物理反应,监测范围从白令海北部,经楚科奇海到博福特海东部。 2、部署先进的传感器和平台(如无人机系统、基于声学通讯和导航技术支持的无人水下航行器),对北冰洋边缘冰带的海洋表面波浪与海冰的相互作用有了新的见解。 3、研究海冰可预测性的一个海冰预测网络,探索提高海冰预测的方法。 4、分布于北极的10个观测站组成的国际北极系统通过采用通用的元数据标准,实现自动化大气数据发现。 《2017—2021年北极研究计划》主要内容 与美国北极区域政策(U.S. Arctic Region Policy,2009年)和美国北极区域国家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Arctic Region,2013年)一致,从北极居民和社区到全球层面,此次计划在多个方面继续贯彻美国的北极政策。计划的内容包括4个政策驱动、9个研究目标、34个研究任务和134个实施要素。 4个政策驱动 (1)提升北极居民福祉。研究成果将为当地、州和国家共享,实现健康、经济、机遇以及当地和北极其他地区居民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目标。 (2)增进北极环境管理。研究结果将为理解陆地和海洋环境运作以及预测全球驱动下的环境变化及其对当地的潜在影响提供必要知识。 (3)加强国家和地区安全。致力于提高短期内环境预测能力和北极地区的长期计划,确保预防和应急机构环境预测能力提高和北极地区长期安全、有效运作的必要工具。 (4)作为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对北极的了解。应进一步意识到北极在全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变化的冰冻圈对海平面、全球碳循环、地球辐射收支和气候系统的影响。 9个研究目标 (1)健康和福祉:加强理解影响北极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并提升北极居民的福祉。 研究任务: 1.1 促进人类健康综合方法研究,研究人、野生动物、环境和气候之间的联系; 1.2 加强可持续发展和地区修复力相关研究,解决健康和福祉相关的健康问题; 1.3 保障北极农村或偏远地区的食物、水和能源安全; 1.4 关注阿拉斯加州妇女和年轻人暴力行为的流行和性质,注重联邦、州、部落和当地机构对暴力行为反应有效性的评估,并为提高有效性提出建议; 1.5 促进和支持阿拉斯加州青年人心理健康、药物滥用和福祉的相关研究,关注青年人的心理健康; 1.6 减少北极地区居民的职业安全隐患和健康危险,特别是从事商业捕鱼、水、和航空运输行业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危害职业的工人; 1.7 提高北极地区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有效性和价值。 (2)大气:增进对北极大气成分及动态过程和系统的理解以及其对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的影响。 研究任务: 2.1 增进对北极大气过程及其对地表能量收支综合影响的认识; 2.2 进一步理解北极大气(水汽、云层、降水、气溶胶和气体)的组成及其对北极气候、地表辐射的效应和影响; 2.3 增加对北极云形成、周期、降水和物理性质、不同气溶胶类型的时空分布以及北极云和气溶胶调节地表辐射收支的认识。 (3)海冰:加强对变化的海冰覆盖情况的研究和预测。 研究任务: 3.1 对大气-海冰-海洋系统进行综合观测和研究,了解海冰厚度、范围和体积的时空变化,研究其与大气-海冰-海洋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多时间尺度影响(每小时、每天、每周、每季、每年、每十年); 3.2 改进海冰过程研究模型,增加海冰行为预报、预测的时空范围; 3.3 促进研究人员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网络(包括北部居民在内),增强对海冰系统的认识、理解和预测。 (4)海洋生态系统:加深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它们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 研究任务: 4.1 加强了解所有营养级结构的北极海洋物种的分布和规模,包括对生物学热点和近因的形成和维护的深入研究; 4.2 了解北极海洋物种的基本生活史以支持跨机构决策; 4.3 加强气候变化、不同尺度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相互作用对北极海洋资源以及依赖这些资源的人类社会影响的认识。 (5)冰川与海平面:加强研究山岳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及其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研究任务: 5.1 通过协调、综合的观测,进一步了解控制北极陆冰质量平衡的措施; 5.2 改进数值模型,提高北极陆冰损失的预测及其对全球海平面的影响,加强可预测性。 (6)永久冻土:研究冻土动力学过程控制及其对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和气候的影响。 研究任务: 6.1 加强永久冻土气候、地貌、地形条件、植被的认识及其相互作用控制冻土动力学模式; 6.2 加强研究气候变暖和永久冻土消融如何影响土壤碳循环,包括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等温室气体的潜在释放; 6.3 在陆地生态系统目标的共同努力下,继续提高实地冻土测量实验与模型集成,预测气候变化、水文、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破坏与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北极永久冻土的演化、退化、反馈; 6.4 研究气候变暖和冻土消融对北极基础设施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7)陆地生态系统:综合地、景观尺度地研究北极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及其未来潜在变化。 研究任务: 7.1 提高引起变化的一系列过程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的建模和解析能力(如气候、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7.2 研究生态系统变化如何改变动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和赖以生存的活动; 7.3 评估火灾活动如何影响农村和城市社区、大气排放、碳收支及其他气候问题。 (8)沿海地区修复力:提高沿海地区修复力和自然、文化资源管理,开展相关人文、自然和建筑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研究任务: 8.1 促进沿海地区文化、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和研究; 8.2 通过监测和生物过程建模,促进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和环境健康发展; 8.3 深入研究物理海岸过程对自然及人工建造环境的影响; 8.4 提高数据监测、比较和分析能力以支持沿海地区相关研究。 (9)环境智能(监测、数据管理和建模):加强环境数据获得、情报收集、解析和应用能力,支持决策制定。 研究任务: 9.1 促进跨部门和外部合作者参与新的和现有的活动,形成一个综合的跨部门北极观测网(U.S. Arctic Observing Network); 9.2 利用详细的全球和区域模型,了解北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进而对整个气候系统进行研究; 9.3 通过改进地球系统模型,提高每季度及每十年时间尺度的北极系统预测能力,甚至百年尺度的气候预报能力; 9.4 提高北极研究数据和工具在联邦数据中心间的可用性、识别性、理解性和互用性; 9.5 发展相关前沿、工具和策略研究,提高研究成果支持北极科学决策的可及性和相关性。 4个政策驱动、9个研究目标和34个研究任务之间的联系如下: 为保证《2017—2021年北极研究计划》实施,IARPC合作团队将被组织成九个专题协作组,每个专题协作组负责九个目标其中的一个。各协作组将定期会面,讨论具体实施要素的更新和完善,并分享完成研究任务的情况。 此次《2017—2021年北极研究计划》新举措 1、有利于健康和社会活力的因素识别:本次计划提出要更加侧重北部居民的健康和福祉,还强调了北部居民在共同探索科学知识中的角色。 2、一个全球关注的新目标—“永久冻土”:IARPC计划促进基本地球物理、修复力以及适应性研究的结合,提高冻土过程预测模型的处理能力。“沿海”话题也是新计划的一部分,将整合一系列现有行动形成更协调的运作机制。 3、“环境智能”的概念也是本次计划中新增部分,但将借鉴成熟领域的技术:监测、建模和数据管理,环境智能研究框架拟在此5年计划中促进这三方面的研究,提高相关研究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 IARPC简介: 1984年,根据《北极研究政策委员会法案》,IARPC得以成立,整合了16个联邦机构的研究工作加速了美国对北极研究的步伐。自2010年以来,IARPC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环境、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Committee on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Sustainability)下的工作小组。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直属于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th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后者为美国总统办公室(th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下设机构。IARPC负责与美国北极研究委员会( U.S. Arctic Research Commission)、阿拉斯加州州长、北极当地居民、私企以及公共利益集团磋商,制定并实施五年北极研究计划。
  • 《日本公司纷纷发力功率半导体》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5-18
    • 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电装上月末表示,将与台湾代工厂联电(UMC)建立一个主要的功率芯片生产工厂,此举突显出对这些专用半导体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半导体用于从电动汽车到火车再到风力涡轮机等各个领域。. 但该公告也是日本政府和行业专家所说的国内芯片行业最大弱点的另一个迹象:碎片化。 电装选择与一家台湾芯片制造商的本地部门合作,而其四家国内同行也在投资自己的生产工厂。 功率芯片是一种用于调节电流的半导体,对于从电动汽车和空调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工厂机器人的所有事物都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数据,到2021年,该细分市场占全球5550亿美元芯片产业的近10%,预计需求将随着更广泛的半导体市场增长。东京理科大学教授、经济产业省(METI)顾问小组成员HidekiWakabayashi说:“它们是全球从化石燃料过渡不可或缺的设备。” 日本芯片制造商面临的问题是,他们能否保住自己的利基市场。全球最大的功率芯片制造商——德国的英飞凌科技——拥有21%的全球市场份额,相当于日本前五名厂商的总和。 专家表示,日本芯片制造商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扩大生产和营销规模。日本制造商也对进行大笔投资持谨慎态度,以免他们的同行做同样的事情并导致供过于求。 专家表示,在日本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进一步下滑之前,需要进行整合——日本从2020年到2021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有些人正试图将言辞化为行动。 FumiakiSato是一家精品投资银行公司SangyoSoseiAdvisory的联合创始人,旨在建立一家芯片代工厂,为所有日本功率芯片制造商提供制造服务。美林日本前副董事长佐藤表示,这个想法是创建一个与全球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相当的功率半导体。 “每家公司都投资于其生产能力。如果他们需要更多,他们可以来找我们,”佐藤告诉日经亚洲。他说,建造一个芯片工厂的成本高达1000亿日元(7.65亿美元)。“公司认为这是一项冒险的事业,即使在人们普遍预计需求会增长的时候。总是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 佐藤正在考虑从美国安森美半导体(Onsemi)手中收购位于日本中部新泻的一家旧芯片工厂,他的举措去年获得了METI的补贴。但到目前为止,该计划尚未推进。 佐藤列举了诸如获得更多资金和潜在客户等挑战。 阻碍产能扩张的一个因素是功率半导体本身的性质。它们专为处理高压设备而设计,通常是根据个别产品规格制造的,而不是批量生产的。 但富士通半导体业务前负责人MasaoTaguchi表示,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开始,该行业可能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导致需要更便宜的标准化芯片。“功率半导体可能会变得更加标准化,从而使能够扩大生产规模的公司主导市场,”他说。“这就是DRAM市场发生的情况,”他补充说,他指的是日本芯片制造商在存储芯片市场上输给了韩国竞争对手。 德国英飞凌在规模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它经营着两家大型300毫米晶圆制造厂,一家位于德累斯顿,另一家位于奥地利菲拉赫。电装的设施要到明年上半年才会上线。 东芝正在建设两个300毫米生产设施,一个计划在本财年投产,另一个在2024财年投产。三菱电机仅在2024财年开始量产300毫米晶圆。 丰田和本田的主要供应商富士电机表示,它不追逐市场份额,而是严格控制其资本投资。它说它正准备开发一个300毫米的设施,但拒绝详细说明时间框架。 一位行业官员表示,“除非真的有必要,否则不太可能发生整合。” 与此同时,政策制定者正在密切关注局势。 经济产业省于4月14日再次召开半导体产业战略小组会议,讨论加强功率半导体产业的战略等。 METIIT产业部门主管KazumiNishikawa表示,预计对此类半导体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并且“可能超过供应”。 该部最近向日本芯片制造商提供补贴,以帮助他们升级老化的工厂,但Nishikawa表示,这是短期解决方案,而不是长期解决方案。“作为功率半导体的顶级生产国,日本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供应负有责任,”他说。 他说,一旦通过一项加强国家经济安全的法案,政府有望为该行业制定具体的支持措施。这些措施预计将成为明年预算的一部分。 去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帮助说服台积电在日本南部熊本建立芯片厂,取得了胜利,但该部表示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我们已经成功地走到了起跑线上,”西川在谈到台积电的交易时说。“芯片行业进步很快,停下你的努力,你就会落后。” 该行业最大的任务之一将是解决日本的keiretsu系统,在该系统中,公司形成紧密的联系,并且更多地专注于为彼此服务而不是更广泛的市场。打破这一体系将是重组日本分散的芯片产业的关键。 富士通前高管田口认为,东芝是创建世界第二大闪存制造商铠侠的领导者。“东芝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它可以成为日本半导体行业的集结点,”他说。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经济产业省战略小组成员若林也强调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性。 “功率半导体的主要客户很可能是全球汽车供应商——电装、博世和大陆,”若林说。“Denso保持着良好的战斗力,但其他人都是欧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