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日本加强在电池金属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0-15
  • 据路透社网站9月21日消息,加拿大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加拿大和日本加强在电池金属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将共同建立可持续且可靠的全球电池供应链。在日本产业大臣西村康稔访问加拿大期间,双方签署了电池供应链合作备忘录,但并未透露细节。加拿大拥有大量锂、镍和钴等电池金属矿产资源,希望获得电动汽车供应链各层面企业的投资。双方合作内容可能包括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等在加拿大进行镍、锂等矿产的勘探,日本原材料企业和电池制造商在加拿大建厂加工关键矿产并制造电池,加拿大政府以补助金等方式为进驻的日本企业提供支持。由于加拿大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范围内,因此日本厂商在加拿大生产电池有助于提高其在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


    来自全球技术地图

  • 原文来源: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canada-japan-agree-work-more-closely-battery-supply-chains-2023-09-21/
相关报告
  • 《【日经亚洲】日本在电池生产方面的形势》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9-09
    • 丰田、日产和其他公司将投资1万亿日元(合63亿欧元),将日本电池产能提高约50%。这一举措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日经亚洲》报道,这些投资将主要用于汽车电池,将把产能从80吉瓦时提高到120吉瓦时。据报道,经济产业省将很快宣布为该项目提供高达3500亿日元的支持。这将是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该部门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其增加到150gwh。《日经新闻》报道称,日本正在努力确保其认为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零部件的稳定国内供应,从而证明了这种大规模的政治支持是合理的。供应链目前分布在几个国家,重要部件也来自韩国和中国。一旦发生灾害或冲突,破坏的风险就会增加。 对于日本市场领导者丰田来说,有两家子公司参与其中。子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将开发下一代电池(包括“性能版本”),而Primearth EV Energy将生产电池。据报道,Primearth EV Energy(从10月起将继续以丰田电池的名义运营)将在该国西南部的一个岛屿上建立一家电池厂,附近有一家雷克萨斯汽车厂。丰田的固态电池项目也在推进中。据该公司称,总产量为每年9gwh。 日产汽车表示,在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获得了整车用LFP电池的开发和量产认证。该汽车制造商声称其产能为5千兆瓦时。日产将专注于LFP电池,采用LFP电池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提供更实惠的电动汽车。这些电池将在日本开发和批量生产,并将从2028财年开始安装在电动微型汽车上。 日本电池制造商松下将在每年增加的40gwh产量中占据最大份额。该公司宣布,将利用经济产业省的资金将国内产量扩大26.5吉瓦时。其中,斯巴鲁为20gwh,马自达为6.5 GWh。这两家汽车制造商已经提前与松下签订了购买协议。现在很明显,国家将补贴生产。
  • 《美国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加强对镍、钴、锂等电池原料的供应链控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6-29
    • 美国国务院1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宣布,美国和加拿大等主要伙伴国家已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旨在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保障对清洁能源和其他技术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的供应。国际问题专家15日在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个全球高度相互依赖的时代,与其执意追求所谓的供应链“绝对安全”,不如回归常识与理性,以外交与合作的方式推进真正的共同安全、共同发展。这可能是美国政界更应该关心的问题。   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就开始对国内关键矿产和原料供应链进行评估,并不断试图推动与盟友合作和加强本土加工能力,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MSP的目标是确保关键矿物的生产、加工和回收,以支持各国充分利用其矿产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的能力。除美国和加拿大外,MSP的合作伙伴目前还包括澳大利亚、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典、英国和欧盟委员会。   加强对镍、钴、锂等电池原料的供应链控制   报道称,预计未来几十年里,全球对镍、锂和钴等矿物的需求将大幅增长。这些矿物是制造电池、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原料,也广泛应用于从电脑到其他家用电器的多种产品。美国国务院主管经济增长、能源及环境事务的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表示,美国将需要大量的上述关键矿产以达到减排目标,“为实现清洁能源目标,到2050年将需要比现在多出6倍的锂。”   因此,美国政府近些年来不遗余力的实施各种举措,来加强对镍、锂和钴等绿色矿产资源供应链的控制。尤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关键矿产供应链断裂风险进一步加大。拜登政府高举“重建美好未来”旗帜,着眼于国内清洁能源革命和大国竞合,将特朗普时期的供应链安全战略进一步向前推进,并突出绿色矿产资源供应链的战略意义,强化同盟友及伙伴间的合作,一个由美国主导的“绿色供应链联盟”呼之欲出。   拜登政府认为绿色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全球能源转型的物质基础,传统的资源竞争主要集中在化石能源领域,而未来竞争将更多集中在具备战略性的关键矿产领域,新兴能源技术与关键矿产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战略资源规划的一个基本要素。   以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发展转型为代表的新一代绿色低碳资源技术革命,例如电池、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系统等,对战略性矿产资源锂、钴、镍、稀土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美国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基础性矿产资源缺失、整体竞争力不强,难以支撑绿色低碳经济强劲发展,清洁能源革命所需的太阳能光伏板、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严重依赖于稀土、镓和铟,而美国稀土、锗的对外依赖达到80%以上,锂离子电池所用的锂、钴、锰也大部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国。   随着美国拜登政府大力推动绿色新政,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风电及光伏等相关产业,美国在稀土、锂、铂、锌、镍、锰、铬、钼、钒和石墨等关键矿产资源领域严重对外依赖的脆弱性进一步凸显。 2021年2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第14017号行政命令,对四种关键产品的供应链进行为期100天的审查;2021年6月8日,美国白宫发布了一份名为《构建弹性供应链、重振美国制造业及促进广泛增长》的评估报告,该报告认为,美国在关键矿产和原料方面对“外国和对手国家”的过度依赖,已对国家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并提出要去“中国化”;2022年2月22日,拜登政府立足14017号行政命令和和为期一年的各行业供应链评估报告结果,呼吁保障并强化关键矿物的“美国制造”供应链,并连同企业加大对相关重点项目的投资;2022年3月31日,拜登再次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试图推动锂、钴、镍、石墨、锰等五种蓄电池所必须的关键矿物的生产,为国内采矿工业释放了积极信号。   去“中国化”   2022年初,美国根据《2020年能源法案》更新了关键矿物清单,种类数量增加到了50种。按照《能源法案》的定义,“关键矿物”是指供应链易受破坏的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非燃料矿物或矿物材料。许多清洁能源转型所需要的矿物都涵盖其中。就目前的供需现状来看,美国在关键矿物市场中的处境并不乐观。首先,在供应方面,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2年的最新报告,美国在2021年有17种矿物处于100%的进口依赖状态,其中包括石墨、锰等14种关键矿物。在进口来源方面,中国是美国净进口依赖超过50%的非燃料矿物的主要来源国,在至少16种关键矿物生产上占据主要地位。以蓄电池生产所需要的矿物为例,中国是石墨生产大国,是美国石墨进口的首要来源。美国部分的锂矿进口也同样来自中国。尽管近70%的钴矿产自刚果(金),但当地大部分钴矿产区都由中国企业拥有或融资,而且中国是精炼钴矿的主要生产国。此外,中国在镍矿和锂矿的加工方面也分别占据约35%和58%的份额。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对华关键矿物的依赖提升了拜登政府巩固本国关键矿物供应链的紧迫性。   其次,在需求增长、供应链中断以及俄乌冲突的共同作用下,镍、钴、锂等关键矿物的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再次凸显了关键矿物的供应链安全问题。   再次,在需求方面,全球油价飙升的局面推动美国国内电动汽车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较为严重的对外依赖,关键矿物的价格波动,以及电动汽车需求的上涨,共同提高了华盛顿对关键矿物供应链问题的关注,成为拜登政府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的主要动机。